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味,是什么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传说,是灶王爷上天禀报、述职的日子。

据说这位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人们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所以,在这一天,人们有祭灶王爷的习俗,希望这位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回宫降吉祥。

从小我们就唱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过了二十三,离春节也只剩下六、七天了。

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一过二十三,准备过年的气氛也显得更加浓烈了。

小的时候,这几天母亲开始压粉条、生豆芽、蒸花馍,还要扫家,忙里忙外,清理箱、柜底下的尘土,拆洗被褥,粉刷墙壁,擦洗玻璃,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买花窗,买年画。

站在花花绿绿的年画摊前,我是挑花了眼。手里捧着新买的年画我一蹦三跳。而最高兴的是把年画贴到粉刷的白的耀眼的墙上,母亲和邻居再夸上几句,那种喜庆感从心底里咕咕的往出冒。

然后再拿上剩下的钱,邀约上小伙伴们,再买上一提灯笼,几盒摔摔炮,几把铁花炮,小孩子的年就圆满了。

而最大展我身手的还是在父亲做好的西瓜灯上,用墨汁点上几颗西瓜子。那西瓜子点的多了不好看,点的少了又不像,所以啊,这可是一个集品味与手艺为一体的活,一般人还真不行。“云云点的西瓜子就是好。”当然,这是父亲夸的。

大年三十,贴好了对联,当父亲把西瓜灯高高的挂在门上的时候,穿着新衣服、扎着两大大蝴蝶结的我,早乖乖的等候在一旁。晚上一开灯,黑色的西瓜子映衬着红红的西瓜瓤,暖暖的灯影照得人心里好亮腾。

宁穷一年,不穷一天。父亲像个搬运工,骑着他的那辆二八大自行车,一过二十三,就往家里拿年货和各种肉食,光猪肉就有扒肉、小酥肉、过油肉、丸子……而凉牛肉是我最喜欢吃的,时不时的我会揪一块凉凉的,还带着点冰碴子的牛肉,塞满嘴帮子,那味道,永远难忘。

家收拾妥当,母亲的大豆也泡好了。我和哥开始伺候这些泡的圆滚滚的大豆。大豆一半剥皮,一半不剥皮,用小刀划开一道口子,空干水分,就等着用油炸了。

而父亲的炸麻花更是一绝。酥酥脆脆,放多少天都不会干,不会硬。炸麻花的日子,一早父亲就用称量好了面和油、糖的分量,活好面后,经过好几次的醒发,在父亲的手里,面团变成了面条,然后又被盘成了麻花,像变魔术一般神奇。

夫唱妇随,母亲的炸麻叶也是一绝。母亲用萝卜丝焯过的水经过长时间熬制后的糖心先活一部分面,再用白糖活另一半面,面里加入苏打,油,出来的麻叶就是两种颜色,不但好看,还好吃。

小的时候,家里过年准备的糕点还很多,有糕花,有闪(好像不是这个字),有金疙蛋,有蜜酥……反正,父母的手艺和准备年货的讲究,以及那些眼花缭乱的吃食,让左右邻居都艳羡不已。

在父母看来,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吃好一点,穿好一点,因为这不仅是一时的事,而是象征着未来一年的幸福与否。

而我最期待的,当然是大年三十晚上接过神后给父母拜年的压岁钱了。

父母是讲究的人。三十下午,父亲和哥哥垒好了旺火,记忆里每年的旺火垒的都特别精致,从不马虎。父亲把旺火冲天的对联往上一放,就等着晚上的接神了。

晚上吃过年夜饭,大人们开始串门。我和小伙伴们则提溜着放着蜡烛的小灯笼到处疯跑。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开始接神。大人们都各回各家,陆续点燃自家的旺火,然后就看见火光冲天,再然后就是烟花爆竹震耳欲聋的声音,烟花灿烂,礼花满天,过年的氛围达到了高潮。

接神的时候,必须要回自己家。所以我和哥哥在外头不管怎么玩,到点旺火的时候都好像小鸟归巢。

我和母亲准备着接神的水果和糕点,父亲忙着点旺火,哥哥把炮竹搬出来,在院里摆好。

齐齐整整的一家人响过炮后,我们围着旺火转着圈,母亲拿着父亲过年的新衣服和花馍在旺火上烤一烤后,父亲把烧得红红的碳用铁锹铲回了家里的灶,母亲说这样就把各路神仙都接回了家。

接回了神仙,地上就不能洒水了。母亲和父亲坐好,我和哥哥跪好,母亲切着苹果,一边分给我和哥哥,一边说着:一年平平安安。

我和哥哥说着祝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吉祥话,然后就看到母亲拿出一叠早几天专门就换好的崭新的票票,有时母亲会用花手绢包好,有时就那么厚厚一沓明晃晃,递到我们手里,父亲边喝着他的果干茶,边乐呵的看着我们。

小时候的年,过得无忧无虑,记忆里除了吃就是吃。

其实,不管什么节,过节过得就是一个气氛。从小耳濡目染,我也传承了过年的一些习俗。

因为今年在单位的时间多,所以备年货都在周末。一进腊月,我就买好了红红的春联,而红包是必定要准备的,至于包多少不是太讲究,这是礼数不能少。

也许是遗传,也许是天赋。生活不易,更要多才多艺。对于我的厨艺,我那是相当的自信。

上个周末打扫了家,洗了窗帘,玻璃擦的铮明瓦亮,备了各种干果,买了各类生肉,煮好了五香牛肉,炸好了带鱼、丸子……冰箱里塞的满满当当。

这个周末,做了熏乳鸽、熏鸡,还做了粽叶八宝饭,往年还自己蒸一些花馍,今年在家的时间少,就免去了蒸花馍,但收拾家的时候看到了那瓶用来在花馍上点红点的曲红,还是看了又看。

收拾妥当,晚上在玻璃上挂上了串灯,一闪一闪五颜六色,看得让人好高兴。

泡好了绿豆,再生上一桶绿豆芽。零零碎碎准备妥当,就等着大年贴对联了。

一辈一辈都是这么过,住校的姑娘看到我的朋友圈,说家里浓浓的年味。

你如果问我什么是年味?我记得曾经有一位作家这样解释: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就是走在街上乡里街坊见面道着过年好的那种氛围……这就叫年味!

年,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文化的传承。

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愿望、情感、理想与追求。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还是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代代延续,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团圆、亲情、祥和,此中包含着无比强大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说现在的年是越过越淡。其实,淡的不是年,而是你的心态。

心态不好,人生易老。有什么样的心,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人,不怕容颜沧桑,就怕心的苍老。把自己内心整得精致了,真的会遇上好多很精致的东西,人最需要的是迷上自己的生活。

相由心生,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人生改变,你的相貌跟着改变。

过节,过得就是一种气氛。年味啊,就是一种气氛。

一片云:文字的堆砌者,语言的搬运工。时光可以慢慢苍老,时间却永远不会为谁停留,它是最好的写者。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baiyunyun4472

我的连载:

《得胜堡三部曲》:穿越得胜堡(一)穿越得胜堡(二)穿越得胜堡(三)穿越得胜堡(四)穿越得胜堡(五)穿越得胜堡(六)穿越得胜堡(七暂结篇)春临得胜堡(一)春临得胜堡(二)春临得胜堡(三)春临得胜堡(四)春临得胜堡(五暂结篇)

女人好命》:短篇连载:《女人好命》(一)短篇连载:《女人好命》(二)短篇连载:《女人好命》(三)短篇连载:《女人好命》(四)短篇连载:《女人好命》(五)短篇连载:《女人好命》(六)短篇连载:《女人好命》(七)短篇连载:《女人好命》(八)完

狗蛋之死》:狗蛋之死(一)狗蛋之死(二)狗蛋之死(三)狗蛋之死(四)暂结篇

《催婚》:催婚(一)催婚(二)催婚(三)催婚(四)催婚(结局篇)

我的荒诞小故事:

顺我者昌,逆我者娼》《万圣节,对门的一家子……》《这瓶抑郁药怎么这么甜》《好紧张,我的名字是不是也被顶替了?》《大郎,快,喝了这碗红毛药酒》《宦海里的女人——妇联主任的烦心事》《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这是一根魔法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临沂作家 / 冯云香《搜寻那些遗失的年味》
故乡的年味儿
「大寒特刊」大寒里的春节
【老事旧人】年味就是和父母一块过大年
过大年
崞县风情录|暖暖:过年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