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脊髓病变:感染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
摘录自:《神经影像鉴别诊断:脊柱》
感染性疾病
病变影像学表现点评
病毒感染MRI:髓内病灶或脊髓的多发病灶,TIWI上低一等信号、T2WI上高信号,±轻度脊髓膨胀,±中度强化,±脊膜强化(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的直接病毒感染,常见病因包括脊髓灰质炎、ECHO病毒、肝炎病毒(A,B或C)、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狂犬病毒、西尼罗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I或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SV)复发引起的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CMV)、HIV和JC病毒
脓肿/非病毒感染性脊髓炎
(图1.109)MRI:脊髓炎和脊髓脓肿的早期发现包括T2WI上的髓内高信号区及在TIWI增强上边界模糊的周边强化。周边强化区会随着时间延迟而变得清晰,±遗留的脊髓软化,±脊膜强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梅毒),在T2WI上的高信号及强化灶都会随着抗感染治疗而消失感染灶可由血行播散或CNS内的播散。导致脊髓脓肿或非病毒性脊髓炎的微生物和感染源包括米勒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梅毒、曼氏裂头蚴及真菌(隐球菌、念珠菌和曲霉)
寄生虫感染
(图1.110)MRI:髓内边缘模糊的区域,T2WI上高信号、T1WI上低-等信号,通常+强化。病灶通常位于胸髓内,土脊膜强化。通常可见脑内的伴发病灶脊髓寄生虫感染少见,最常见累及脊髓的寄生虫为免疫缺陷症患者中的弓形虫。此外,弓形体病极少累及脊髓。在亚洲/非洲的免疫缺陷症患者中,曼氏裂头蚴可累及脊髓。寄生虫感染根据脊髓内病灶的部位而快速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血管性疾病
病变影像学表现点评
髓内出血
(图1.111和1.112)超急性期(4~6小时):血红蛋白主要是抗磁性的氧合血红蛋白(Fe2+状态),在TIWI上呈中等信号,T2WI上呈轻微高信号
急性期(12~48小时):血红蛋白主要为顺磁性脱氧血红蛋白(Fe²+状态),在TIWI上呈中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周边带水肿在T2WI上呈高信号
亚急性期(>2天):血红蛋白被氧化成Fe3+状态,高铁血红蛋白为强烈的顺磁性物质。最初,高铁血红蛋白在细胞内时,血肿有周边向中央逐渐演变为T1WI上高信号、T2WI上低信号,周边环绕T2WI上高信号带(水肿)。逐渐地,高铁血红蛋白主要成为细胞外的,血肿在TIWI和T2WI上呈高信号
慢性期:血红蛋白成为细胞外的高铁血红蛋白并且
逐渐降解为含铁血黄素可能是外伤、血管畸形、凝血障碍、梗死、转移、脓肿和病毒感染(单纯性疱疹、巨细胞病毒)所引起
出血后病变MRI:髓内继发于胶质增生和脊髓软化的T2WI上高信号带,土局部脊髓变细,±含有高铁血红蛋白和/或含铁血黄素的T2WI上低信号区(前者在TIWI上呈高信号)。通常没有强化陈旧出血灶有不同的表现,取决于胶质增生、脑软化以及血液裂解产物(高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等)的比例
动静脉畸形(AVM)
(图1.113)MRI:边界不规则的病灶,可位于脊髓(白质和/或灰质)、脊膜或两者均有。AVM在TIWI和T2WI上含有继发于动脉高血流的多发、扭曲、管状流空信号,且有栓塞的血管所形成的多样信号,还有不同时期出血、钙化、胶质增生以及脊髓软化的信号。静脉成分通常具有强化,±静脉淤血所致的缺血(髓内T2WI高信号),±脊髓水肿。通常没有占位效应,除非有新鲜出血或静脉阻塞颅内AVM比髓内更常见。具有年度出血风险。AVM可以是散发性、先天性或伴有外伤病史。脊髓AVM根据解剖结构分为四种类型。I型和N型为动静脉瘘(AVF),即动脉与静脉之间有直接分流。Ⅱ型和Ⅲ型为AVM,即由被称为瘤巢的异常血管聚集而成。I型即脊膜AVF,通常位于神经根束(最常见)。Ⅱ型即髓内AVM,瘤巢位于髓内。Ⅲ型即青少年型AVM,可以累及脊髓、硬膜下髓外间隙和硬膜外结构。N型即髓周(软膜)AVF,位于脊髓表面或马尾,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脊髓病变。髓周AVF和髓内AVM可以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髓内出血。好发于40~50岁的男性,治疗采取手术和/或血管内栓塞
海绵状血管畸形
(图1.114)MRI:单发或多发的髓内多房样病变,周边有源于含铁血黄素的环状或不规则T2WI和T2 WI上低信号带,环绕中央区TIWI和T2WI上的多变信号(低、等、高或混杂信号),取决于出血成分的时相。梯度回波技术有助于发现多发病灶海绵状血管畸形可发生于脑、脑干和/或脊髓的多发病灶。12%病例有家族史,16%髓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患者同时有脑内病灶。患者发病年龄从2~80岁不等(平均年龄39岁)。海绵状血管畸形在胸髓比颈髓更多发,通常10mm大小,症状包括运动和感觉障碍、疼痛以及肠道和膀胱功能障碍,伴有出血风险增高以及症状的进展,针对症状性病灶采用手术或微创治疗可以使临床改善
静脉血管瘤(发育性静脉异常)MRI:在增强后TIWI上,静脉血管瘤显示为强化的静脉引流自髓内小静脉聚集(水母头)。引流静脉在T2WI上显示为流空信号被认为是异常静脉形成且通常不伴有出血。通常为偶然发现,除非是伴有海绵状血管畸形
脊髓梗死/动脉性缺血
(图1.115)MRI:脊髓缺血相关异常的四种MRI模式与脊髓前动脉(Adamkiewicz动脉)的分布有关:①累及脊髓前角灰质的T2WI高信号区;②脊髓前角和后角灰质均累及的T2WI高信号区;③累及所有脊髓灰质和邻近中央白质的T2WI弥漫高信号区;④累及整个脊髓横断面的T2WI弥漫高信号动脉性梗死通常发生于脊髓前动脉的分布区,供应脊髓的前2/3,包括白质和灰质。累及脊髓的缺血或梗死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腹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手术相关的少见异常,伴有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急性发作。脊髓缺血/梗死通常见于胸腰椎脊髓前动脉(Adamkiewicz动脉)的分布区
缺血-静脉性梗死/淤血
(图1.116)MRI:髓内边界模糊、累及的白质和灰质TIWI上低-中等信号、T2WI上高信号,土脊髓膨胀,±强化,以及脊髓表面软脊膜扩张的静脉脊髓静脉栓塞与硬脊膜动静脉瘘或畸形及血栓性静脉炎有关。导致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凝固性坏死(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MRI表现与累及脊髓的动脉缺血/梗死有重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错与误判] “脊髓血管畸形”的相关临床知识、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深度学习] “脊髓内动静脉畸形”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建议收藏)~~~
【聚沙成塔】颅内TIWI高信号病变最全讲解,必点收藏
临床影像综合征(27)—‘Brown-Sequard’综合征
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
颅内TIWI高信号病变最全讲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