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趣话]汪遵的三首咏屈诗

[诗词趣话]汪遵的三首咏屈诗

(2012-01-02 14:58:22)

汪遵的三首咏屈诗

  汪遵,是唐代诗人,祖籍安徽宣城。幼为县吏,昼夜苦读,曾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7)登进士第。汪遵善写咏史诗,现存五十余首诗中,皆为咏史七绝,其中咏屈原故事者计有三首,其一曰: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这是一首咏三闾大夫庙的诗。全诗写屈原为官的处境,流放的憔悴,写他留下了《离骚》这样的名篇为后人所咏唱。陶陶,指沉醉于安乐;浪交,交,即教,浪交,即浪教,意为竟教;浪,没来由的意思。
  其二曰: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这是一首咏招屈亭的诗。屈原死后,人们建招屈亭以纪念屈原,据史载,常德东门外就有屈原庙、屈原巷、招屈亭等。所以开头两句说“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而以下二句,则完全是作者就实地以抒情;两重恨,一恨屈原怀沙自沉,一恨楚国覆亡,“远天秋色暮苍苍”,既是实地写景,也是虚笔抒情,表现了作者情感的悠远和思绪的深长,汪遵的这首诗是唐人最早咏招屈亭的诗,颇具新意。
  其三曰: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这是一首咏屈原祠堂的诗。开首二句,写出了屈原的忠梗气骨,写出了屈原的品格及他为国为民的精神。迂回,意为隐瞒自己的观点,随波逐流。后两句则勾勒了“猿啼月”的凄凉画面,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同情及对楚王的谴责。
  汪遵咏屈的这三首诗,一首比一首写得好,可以说以最后这首咏屈原祠堂写得最好,较之上面二首,不仅情感灌注,而且手法奇特,既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又勾勒了形象的画面,可以说是一首成功之作。这三首诗的递进,正是因为他对屈原及其作品有一个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而这最后一首,也是汪遵对屈原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之后才写出来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趣话17
诗词趣话之中西合璧诗
唐宋诗词趣话(172)
诗词丨群友合辑:明光的端午,不只是有假期,还有诗和远方
【雅人韵士】常树理|条山寓翠增豪气,涑水争流荡激情。
汪明通 | ​第一场秋雨(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