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山西平遥县衙——老年华夏行2

余闻昔年岁杨义为首十一老者,骑车不畏风雨,行路坎坷艰辛,游览祖国山川风光,其精神令人教佩,有感赋拙诗以敬。

春迎车队百花荣,万里征程浩气宏。

浩浩黄河迎远客,巍巍五岭沐和风。

五台庙宇泽福气,白氏故居长庆情。

岳庙龙门迷醉眼,彩船三峡叹奇峰。

平遥县署耀千载,一路艰辛化彩红。

山西平遥行

汾河浩浩千年碧,太吕巍巍万载青。

盛境平遥风彩异,飞车游子更深情。

平遥县城一览图

平遥县衙概述

平遥古城已有27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市。西周时代,“此”地沿无县、邑的行政区划,但尹吉甫率师北伐时,既“驻兵于此”,营建防御工事,当属首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实行郡县制,置县平陶,属太原郡平遥县汉朝时,平遥为京陵、中都二县及邬县地。北魏太武帝时,徙汉平陶(原址在文水县西南)于京陵城西,并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东迁至今址,平遥城作为县治之所在,是平遥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来源百度)

现存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县衙为明清时期的衙署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山西通志》载,这座衙署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明洪武三年(1370),由当时署理平遥县事的主簿孙在明主持重建,定型于元明清,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平遥县衙(县)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央)、河北省保定直隶总督署(省)、山西省霍州署(州)、河南省南阳府衙(府)、河南省内乡县衙(县)并称中国六大古衙。整座县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 ,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堂后寝室,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

大门、仪门3间、牌坊1座、大堂5间、宅门3间、二堂5间、内宅5间、大仙楼3间、赋役房7间。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房。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间。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

东侧线上由北至南有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寅宾馆、土地祠,常平仓又叫钱粮厅。

西侧线由南至北有:牢狱、洪善驿、督捕厅,马王庙。

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一个有机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

1、县衙正门

县衙大门,三开间,悬山顶,前出檐,檐下挂着“平遥衙署”黑底金字的门匾,门前有石狮一对,廊下东面有一架鼓,名“登闻鼓”,俗称“喊冤大鼓”,是供百姓击鼓鸣冤的。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这副对联告诉百姓要体谅知县的为官不易,无事莫登三宝殿,也警告百姓进这门要慎之又慎,一个不留神,赔了夫人又折兵,吃亏的是自己,所以,衙门还是少进为妙。 

县衙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

2照壁

在衙门对面有一道砖砌照壁,是根据汉族道教习俗修建的,主要用于避邪。照壁北面绘一巨形怪兽“犭贪 ”,形似麒麟,四体生火,周围是宝,但它生性贪婪,不知满足,大张血口,欲吞日月,吞日不成,葬身悬崖大海之中。这画是告诫知县当引以为诫,不要贪赃枉法。

3彰瘅亭

大门外东有“彰瘅亭”,“彰瘅亭”是彰善瘅恶端正社会道德风化之所。“彰瘅”,语出《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意思是表彰善的,憎恨恶的。彰瘅亭是宣讲圣谕、乡规民约,彰善瘅恶之所。

4申明亭

西有“申明亭”,建于明代。“申明”即陈述、说明之意。明初,申明亭是张贴衙门中官员劣迹的地方。清代,这里是代写呈状的活动场所。

5仪门

走进大门,是第一个庭院,这是收赋税的办公场所。

正面第二道门是仪门,即礼仪之门。仪门,中门平时关闭,只在县太爷出巡、回衙、恭迎上宾、重大庆典时方才开启。平时走两侧便门,门东为“人门”,门西为“鬼门”。押解犯人,走鬼门。

这道门旁墙上,有醒目的白底黑字的“公生明、廉生威”大字,为了每时每天每警示官员行止。

6大堂

穿过仪门,就到达了大堂院,进入庭院,两面各有三间平房,这六个房间是对应中央六部办公的场所。正面便是县衙大堂了。

配有月台的大堂在正面。东西两庑各有房11间,统称“六部房”, “六部房”按照“左文右武”的礼制,东边是吏、户、礼房,(由县丞分管),西边是兵、刑、工房,(由典史分管)。

大堂坐北朝南,东为赞政厅,西为銮驾厅。大堂,是知县处理公务的主要场所,也称官阁,阁上悬有“明镜高悬”的匾额。

官台上设案,“文房四宝”、火签筒、惊堂木,官印盒置于右侧。

大堂内陈列着七品正堂的部分仪仗,也称“执事”。按照清代规定“知县,青旗四,蓝伞一,青扇一,桐棍、皮槊各二,肃静牌二”

堂柱左右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此联提醒不要忘记官吏多从井田来,须视民事如家事。谓民父母,要勤劳案牍,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联中匾额上书“亲民堂”三字,“民”字多了一点,意思就是:亲民要更多一点。

明清两代知县多讲求大堂办事,为能日与百姓相见,以加强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有时对一些顽劣之徒要坐大堂,对众杖之,以惩一儆百。

大堂的背后是内宅,两边有门子房,往里面走是二堂。

7二堂

大堂背后之二堂,自成四合院落,且同后面内宅相通,所以二堂院门也称宅门。两边有门子房,看门差役称“门禁”,也叫“门子”。 门子日夜值守,有事求见县老爷,须门子通禀方可。

东为“间房”,礼房下设,掌管知县的信件、名片、帖子;西为“招房”,刑房下设,放司法诉讼方面的各种文书档案。

二堂明万历十九年的建筑,是知县办公,处理日常公务,会见来客等。二堂上悬额匾思补堂,正中屏风上绘有松鹤延年图” 公案上的令签也只有黑色令签,没有红色令签,在这儿不判死刑。
   
堂上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请看,联中“愧”字少了一点,“民”字多了一点,意为给民多一点爱,少一点愧,与宅门上的“天理国法人情”匾额一起,时刻警示知县在办案时要“爱民如子”,既要符合天理、国法,又要多体察百姓疾苦。

愧少心安稳,亲多民乐和。

           愧无天地立,法网惩群魔。(编者)

  天理难容恶,国法火炉燃。

              人情虽可重,百姓盼清官。(编者)

衙门审理案件,总离不开刑讯,刑讯常用的刑具是讯杖,即“打板子”。常用未经刨削的毛竹板、荆条等来施刑,有的在杖上装上刀、铁钉等拷打犯人;还有“老虎凳”等。女性刑罚的刑具,“拶指”。俗说“十指连心”,疼痛难忍,连忙招供;有的惨死在拶指的酷刑下。这是“天理难容,国法如炉”!

8、牢狱

县衙西南角是监狱,是衙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1700平方米,有“重狱”、“轻狱”、“女狱”、“狱神庙”、“子孙房”。狱字从二犬,取守备之意,从言,言者讼也。监狱的主要功能是关押等候审理、判决的犯人以及其他违法人员和有关人员。犯人入狱时,往往要先吃上一顿“杀威棒”,如果花些钱,可以免吃“杀威棒”。

请看,牢狱的墙壁的“法”字,的写法和“演变”可知“国法如炉”。“犯人”在“百刑”下悲惨遭遇。

皮焦铁烙红, 鞭打惨叫声。

             枷锁魂天外, 难逃铁站笼。(编者)

 最后是一间重刑牢房,看不到窗户,里边没炕,暗无天日了,墙壁坚固,比普通牢房厚两倍。

9察明

快班房往北,前面是一个叫“察明”的随墙门,里面是督捕厅,督捕厅共两进院子。前院是个20平米的小院,有厢房3间。

这座题着“察明”的建筑应该相当于县检察院。古代作为地方的父母官,也想管好自己的属下,防止“冤假错案”,保持官员“清正廉明”、“明镜高悬”风范。县衙许多楹联都反映了这个官场理念。

案情千万万, 鱼目混难清 。

             明镜秋毫辨, 冤民幸逃生。 (编者)

10督捕房

县衙督捕厅与牢狱南北呼应,主要是便于随时提审犯人。

正面是一间中厅,三阔间悬山顶有台基,没有匾额,只有一副楹联:“只愿厅中差事少,但求世上好人多”

 过了中堂,是督捕厅,挂有“威严不矜”的匾额。两旁楹联:“违法者无隙可趁,行凶犯有罪难逃”。

1644年,清军入关,在十七省设置督捕厅,主管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之事,隶属兵部。

   督捕房简直就是刑具库,各式枷板、三人木枷、五人木枷、铁脚跟、铁鬼衣、竹手铐、脚铐、夹棍、杠子、老虎凳、脑箍;女性刑具——乳夹、木驴。还有站笼、槛车等。凡缉捕的盗贼,审讯所羁押的人犯,经督捕房登记造册戴上刑具后,被解往监狱。

县衙离不开衙役,他们在衙门中从事站堂、行刑、拘捕、查脏、催科、验尸、押解囚犯等各种差事。他们手中的铁链就代表王法,那些凶狠的公差,百姓视如虎狼。衙役之害,甚于盗贼。

牢狱、督捕房是人间最黑暗的炼狱,九死一生的鬼门关。

衙役无常鬼,黎民性命悬。

            案情山岳重,方孔可通天。(编者)

千家万户期盼父母官:

威严明国法,断案晓神明。

           无愧黎民事,清廉安众生。(编者)

11大仙楼

内宅最后的一个院落是大仙楼,原名观云楼。知县每日茶余饭后休憩场所。楼上悬挂“大仙楼”匾额,下面厅柱左右有幅楹联“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

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高官、百姓都离不了的生活必需品。而孝、悌、忠、信、礼、义、廉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的做人的基本道德。此联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伦理标准,使人可亲可敬可守可循。

底层三眼窑洞,是知县的餐厅,二层是大仙楼,供奉狐仙。神龛两旁的对联为:仙偌紫印仕途广,楼聚灵气境界宽。此联蕴含保佑县太爷平安、仕途升迁的期望。

大仙保仕途,断案明公正。

             两袖清风沐,民安五谷丰。(编著)

12花园

花园在内宅、大仙楼东侧,是县太爷办公劳累休息、散心的场所,有曲径、幽亭、池塘、垂柳、红花,赏心悦目……

曲径幽亭美,清池花树红。

            翠柳拂人面,长天映水中。(编者)

13土地祠

土地祠设于衙署仪门东侧,称之 “土地爷”、“土地”、“土神”、“福德正神”。在汉民族的信仰中,“土地爷”为地方守护神,反映了中国汉民族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应运而生的宗教文化。

祠堂左右有一幅对联:凭此衷一秉虚公,不近利,不好名,勤勤恳恳,但求无愧所知,无负所学; 愿斯民共行直道,莫吝财,莫滋讼,浑浑朴朴,庶得各安其业,各遂其生。此联借助土地庙楹联,表达了知县对廉政、勤政的追求,表达了知县期望百姓平安、幸福的美好希望。

14酂侯庙 (萧何)

在县衙大堂的东方有酂侯庙,也称“衙神庙”。供奉“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三座神像,萧何居中。汉代建立后,刘邦以萧何功最高,封为"酂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故而,平遥县衙建此庙,表达定邦安国贤相萧何敬仰之意,鼓励官吏效法,尊国法,保百姓平安乐业。

酂侯庙戏台——风雅台楹柱

酂侯拟律,魏相争谏,拟争系国家天下;

包公升堂,海瑞罢官,升罢念百姓黎民。

此联赞扬了汉朝萧何、唐朝魏征、宋朝包公、海瑞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四位贤臣,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扬善惩恶的为官之道,为官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余仅以拙诗颂之酂侯萧何:

沛县风云起, 汉中粮谷丰。

月下追韩信, 乌江歌楚声。

买田解帝虑, 倾业表君诚。

萧荐曹随远, 汉家不朽功。

15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

周长约6200余米,高约10米。民间将平遥称为龟城,并有“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依此为胜”的说法。平遥共开六门,南曰迎熏,北曰拱极,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六座城门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均建有瓮城,四座瓮城外城门朝南开,下东门和北门的瓮城外城门则朝东开。

余站在城楼,遥望四野,感慨万千,仅以拙诗为念:

遥望太空思仲宣, 陶城洪武重良贤。

侯风范民淳厚 ,百业兴隆耀大千。

王玉良

                         燕赵书痴王玉良书于墨香斋2020/2/10

【附】平遥古城墙简介: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28年),《平遥县志》记载,西周大将尹吉甫、严允曾驻兵于此。故旧有夯土城垣,相传为周代将领尹吉甫所筑。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全国各府、州、县城按等级地位普遍建造城垣,以凭防守,平遥城墙即建于其时。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为今日的砖石城墙。这座县城,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修葺26次,清代初期,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 使城池更加壮观。现存城墙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多次的修葺,使平遥古城墙日益坚固、壮观。

平遥古城墙,城池平面呈方形,略偏东南向。城墙形制按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规划、 东、西、北墙为方直,南墙随中都河蜿蜒而筑。城墙周长6157.7米(12.3华里),墙高6-10米,墙顶宽3~6米,底宽9至12米;墙外筑护城壕,深、宽各1丈,复掘堑深阔3丈。城门共有6座,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瓮城就是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或圆或方,平遥的瓮城均为方形,高与大城同,城顶建战棚,瓮城门开在侧面,以便在大城、瓮城上从两个方向抵御来攻之敌。瓮城设内、外门,平时检查来往过客,有可疑时报警即可关上两座门,瓮城内被关之敌人即成“瓮中捉鳖”之势,故名之。城外有护城河环城一周,河上有大吊桥。各城门外曾设吊桥,瓮城上筑重檐歇山顶城楼;四周各有角楼一座;四面墙体,每隔60米,筑观敌楼一座,整个城墙上共有72座观敌楼。环城而行,每隔一段距离,筑有一个凸出的马面,供了望和侧射火力之用,马面上建有敌楼,共计72个,城墙顶面用砖墁铺满,内筑女儿墙,外筑垛口,共计三千个。传说,这城墙上的垛口3000个和观敌楼72处,象征着孔夫子的弟子3000人、贤人72人。军事用途的城墙配以文道之喻意,文武相衬,独成一趣。整座古城墙,垛堞绵延,楼橹耸峙。奎星楼、点将台、文昌阁点缀其上,以“龟城”享誉古今。每座城门均为重门瓮城,顶建重檐木构城楼,城墙四隅筑有角楼。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华北第一城”。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百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平遥古城游
平遥古城县衙——山西游(21)
平遥古城——美丽中国(叶平)
平遥县衙
平遥·县署衙门感慨亲民堂
平遥县衙,中国古代官衙制度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