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于忽视药物交叉过敏而引发的悲剧 前上海...
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教育工作的陈老师,不仅热衷于学习教育专业知识,还学习了不少医学常识,凭着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遇到自己或家里人患小毛小病,常常自行投医买药。

但是,就是因为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酿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大祸。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陈老师的母亲因患急性支气管肺炎,医生给注射了一个星期的青霉素。

想不到支气管肺炎缓解以后,全身皮肤突然弥漫性红肿,而且奇痒难忍。

到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青霉素引起的猩红热样药疹。

药疹治愈后,医生发给陈老师母亲一张药物过敏记录卡,清清楚楚写上:青霉素药物过敏。并叮嘱患者今后终身不能使用青霉素极其青霉素类药物。

后来,陈老师母亲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陈老师带母亲到医院就诊,内科医生根据陈老师母亲的药物过敏史,选用红霉素胶囊。服用一周后,气管炎症状没有改善。陈老师凭着平时从医学科普读物上学到的药物知识,认为阿莫西林胶囊是新近一种抗菌作用颇强的抗菌素,于是,陈老师到医药商店购买了一盒阿莫西林胶囊。

陈老师万万没想到,老母亲服了一粒阿莫西林胶囊相隔两个多小时以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老母亲脸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四肢冰冷,两眼紧闭,神智不清,呼吸急促。

老母亲两只眼睛肿得象葡萄,上下嘴唇肿得象兔唇。陈老师全家可慌了手脚,急送到医院抢救。

医院抢救室的医生用胸外按摩、静脉滴注,以至气管切开等一系列抢救措施都用上了,结果都无济于事,老母亲心脏停止了跳动。

医院诊断为: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导致喉头水肿窒息死亡。

这突如其来的恶噩使陈老师昏了过去,她万万没有想到,小小的一粒药片竟会夺去老母亲宝贵的生命。

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用严谨的医学科学原理来阐明其中的道理。

药物有治病作用,也有致病作用,药物过敏就是常见的药物致病作用。药物过敏医学上称药物的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有四种型别,药物过敏常由1型、3型变态反应引起。

陈老师母亲使用青霉素一周以后,发生了药物过敏反应,属于3型变态反应,也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此过程的发生,一般要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8——10天。

陈老师母亲使用青霉素一个星期以后,引起的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就属于这一种。

陈老师母亲第二次发生的药物过敏反应,属于1型变态反应,也称速发型变态反应。

1型变态反应常与遗传素质有关,即遗传过敏素质。
从化学结构上讲,青霉素药物其抗原性比较强,是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青霉素在有遗传过敏性体质的人中容易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发生,多数为8——10天。

如果过去已经对此药物发生过过敏反应,已使机体出于过敏状态,如果再次使用该药,可在24小时内迅速发生过敏反应,或在数小时内甚至在数分钟内发生反应。

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一旦对某种药物过敏,即使重复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以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反应。

对青霉素过敏,主要是对青霉素中的化学基团:B——内酰胺环发生过敏。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药物,都含有共同的化学基团:B——内酰胺环。

所以,对青霉素发生过药物过敏的人,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而重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这里要提醒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人,除了不能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比如阿莫西林,还不能使用头孢类药物,包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类药物。

因为头孢类药物,其化学结构里都有一个与青霉素类药物一样的化学基团:B B——内酰胺环。

这就是药物的交叉过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物过敏
麻醉也过敏
“醉”译献 | 多种药物过敏:围手术期处理的建议
老年人用药须防药物交叉过敏--
药物过敏的误区你知道吗
盘点药物过敏的4个误区及预防处理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