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禁渔显成效?时隔30年,长江嘉鱼段发现1尾刀鲚,这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共同的“家园”。并且地球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及生物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因为生态环境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朱鹮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迈入工业时代,由于人类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生物入侵泛滥成灾等问题不断加剧,对生态系统尤其是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全球荒漠化面积持续扩大,每年以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尤其蒙古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境内荒漠化和退化的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6.9%,且受全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蒙古国中等、严重以及非常严重的退化面积正在扩大。

而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实施了包括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治污治沙等一系列举措,许多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得以生长,如今又出现了野猪出没林间、鸟儿回归山林、东北虎和金钱豹等重回人们的视野、湟鱼(学名为“青海湖裸鲤”)种群数量逐渐恢复等良好的态势。

湟鱼洄游产卵

并且在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国除了每年的人工增殖放流以及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外,今年1月1日又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全面禁止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进行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旨在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之趋势。

时隔30年,长江嘉鱼段再次发现刀鲚上溯

长江禁渔计划实施后不久,农业农村部于今年2月10日公布了一项数据显示,长江十年禁捕涉及渔民23.1万人,共需退捕上岸渔船11.1万艘。而如今长江禁渔计划已实施半年有余,可以说初显成效,长江嘉鱼段发现1尾刀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科学研究团队在长江水系考察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现。

6月4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课题组科研人员,在长江中游干流嘉鱼站位的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和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过程中,调查监测到1尾刀鲚,这是今年首次(第一次)监测到刀鲚洄游到长江干流中游嘉鱼江段,同时也标示着刀鲚生殖洄游群体最早上溯到达嘉鱼江段的时间。

据了解这是近30年来,继2020年6月7日和6月8日各调查到1尾刀鲚之后,科研团队第二次在刀鲚生殖洄游上溯时间窗口内在长江中游干流江段调查到刀鲚,属于长江嘉鱼江段1991年来首次发现,居然时隔了30年,是嘉鱼段非常罕见的一次重要发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没有说在长江干流中游的嘉鱼江段仅仅只有这一尾刀鲚生存,但是在滔滔江水中发现一尾上溯到这里,说明刀鲚在这个区域具有恢复的迹象,并且由于尚未发现大规模的群体上溯现象,这也说明刀鲚这种鱼类在长江中还是非常稀缺的。

刀鲚是什么物种,有多高的价值?

刀鲚(dāo jì)也被称之为刀鱼、毛花鱼、野毛鱼、梅鲚、长江刀鲚等,中文名称为长颌鲚(英文名:bigmouth grenadier anchovy),因其身体扁平而狭长,酷似一把银白色篾而得名。

长颌鲚是一种生长较为缓慢的鱼,且寿命不长,其最大个体仅长41厘米,一般也只有4-5个冬龄。尽管长颌鲚是一种体型扁平且狭长的鱼类,但是其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从分布范围来看,长颌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东海近海半咸淡水区、我国黄海以及日本、韩国、朝鲜的西太平洋浅海(近海)海域,可以在海水、淡水这种半咸半淡的海域生存,属于广盐性鱼类,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渗透压来适应不同的水域的含盐度。并且由于这一大片区域长江水量最大,饵料丰富,因此长江中下游及我国东海一带刀鲚分布最为最密集。

长江入海口

既然是广盐性鱼类,长颌鲚也与中华鲟等鱼类一样属于洄游性鱼类,具有洄游的特性,不过在洄游过程中长颌鲚却很少进食,而是一门心思使性腺达到成熟。每年春季长颌鲚成熟的个体会成群结队由海入江逆流而上作生殖洄游,最远可达洞庭湖,并选择水流平缓、水质混浊且有泥沙底质的水域进行产卵。

长颌鲚虽然体型较为细长,但它却属于肉食性鱼类,是名副其实的“肉食类物种”,处于稚鱼和幼鱼阶段时主要摄食小型甲壳动物及其幼体如桡足类、枝角类等,而成鱼则主要以大型甲壳动物如虾类和其他大型动物为食,例如银鱼、梅童鱼、黄鱼、鲳鱼、乌贼等的幼体或成体都是它的菜,并且这些家伙彼此之间自食现象也非常普遍,与眼镜王蛇捕食同类的现象有得一拼。

长颌鲚

它有多高的价值?长颌鲚是咸淡水两栖鱼类,与“四大家鱼”等定居类江鱼不同的是,它在淡水中产卵繁殖后返回大海,因其上市最早,且肉质特别细嫩腴肥营养非常丰富,故而排在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均为洄游鱼类)之首(第一位),宋朝名士刘宰曾曾设“刀鱼宴”饯别友人,并赋诗“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以赞刀鱼之味美就可见一斑。

长颌鲚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鱼类,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且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同时在其肌肉游离氨基酸中还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尤其含有γ-氨基丁酸这种高比例的活性氨基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刀鲚备受人们的青睐,在以前允许捕捞的时候,需求一直十分旺盛,价格也是非常高。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如今已经到了资源枯竭的程度。为了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部署,农业农村部已于2019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禁止其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同时禁捕的还有凤鲚(凤尾鱼)、中华绒螯蟹(河蟹)。

刀鲚为什么到了资源枯竭的程度?

实际上早在1977年的时候,长江里的刀鲚还是随处可见的鱼类,一潮水下来就能捕获100-200斤,而之后年年锐减,2010年后最多也就捕获1-2斤,也就几条而已。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整个长江刀鱼的总体捕获情况为:1973年3750吨、1983年大约370吨、2002年不足100吨、2010年80吨、2011年12吨。

而从中游往下游看鱼汛也是逐年向海岸线方向撤退,1990代初“两湖”江段几乎很难看到洄游的刀鲚、1996年前后安徽江段也形成不了鱼汛、1998年前后南京江段也没了鱼汛,就连下游的扬州和镇江江段的产量也急剧下降。

由此可见,不仅刀鲚的种群数量在大规模减少捕捞数量年年锐减,而且刀鲚在长江干流各江段的分布也是越来越少并逐渐向东海方向退缩。

那么长江曾经盛产的刀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资源枯竭地步的呢?其实这主要是与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的。

由于近几十年来,受过度捕捞(毁灭性捕捞)、环境污染以及水利设施修建、采砂作业、航道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仅大量刀鲚被捕捞上岸成为盘中菜,而且随着葛洲坝、三峡大坝的修建,一定程度上调节了长江的径流量,导致洄游鱼类失去繁殖的必要条件“洪峰”,造成其自然繁殖时间推迟和规模下降。而环境污染、采砂作业等直接导致刀鲚产卵地被破坏,从而影响了刀鲚的正常繁殖。

总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刀鲚也是一种被人吃到濒临灭绝的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不过好在从2019年年2月1日起国家已禁止刀鲚等长江水生生物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再加上今年又正式实施长江十年禁捕计划,这给包括刀鲚在内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很大的“喘息”机会,虽然目前禁渔期较短,但是一些物种的种群数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趋势。而在10年禁捕期内,大多数鱼类基本上能繁殖2代,有的甚至可以繁殖3-4代,到时候长江里的鱼类会非常多。

并且三峡水库堪称鱼儿的天堂,里面的鱼也会更多、更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刀鱼为什么会那么贵?
“人类世”时代的长江:生命衰减的社会动力|张玉林
鯮:河神的黄昏
当存在1.5亿年的白鲟灭绝后……
濒危长江鲟现身赤水河,一网42条!局部已绝迹,禁渔后能恢复吗?
长江刀鱼 百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