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人最好的姿态:外表紧致,内心松弛
文/弓桥听过这样一句话:“成年人的感情,都是易碎品。”
有人曾说:“中年,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的确,步入中年的我们身体不再像年轻人一般强健灵活,内心也被压力层层包裹,步履匆匆,忧心忡忡。
殊不知,我们看待生活的眼光,决定了生活的模样,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状态。
人生下半场,想要被生活温柔以待,就需要将自己调整成最好的姿态。
行为自律,是抵抗衰老的良方村上春树曾在自传中写道:“自律是人生信条,行动是最好的自我救赎。”
1982年,33岁的他完成作品《且听风吟》后,决定卖掉酒吧,全职写作。
刚成为全职作家时,他颇为兴奋,觉得生活多了自由的时间,可以尽情挥霍。
一段时间后,他却感到力不从心。
由于缺乏时间安排,尽管他一刻不停地写作,仍然完不成相应的任务,为了完成写作目标,不得不日夜颠倒。
而作息不规律导致他常常失眠到天明,哪怕第二天挣扎着来到书桌前写作,也感觉头昏脑涨。
为了抵抗疲惫,他每日要抽很多支烟来提神。
一位朋友上门拜访,当看到他吃力地从书桌前直起腰时,忍不住说:“为什么你看起来这么疲惫?好像一下老了好多。”
朋友的话,彻底点醒了村上春树,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消耗身体,想通以后,他决定彻底改变生活规律。
从那天起,他坚持四点起床,五点写作,写够四千字后便停笔,出门跑步。
下午午休一小时后,开始读书听音乐,在晚上九点准时休息,保证十小时充足睡眠。
随着作息逐渐正常,他的身体不再困乏,每日的运动让他感到神清气爽,烟瘾也成功戒除。
更惊喜的是,在写作之余,他还参加了九次马拉松,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人到中年,总有理不清的烦恼,前有紧锣密鼓的工作,后有一地鸡毛的家庭,为了挑起生活的重担,我们常常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
殊不知,中年的我们,精力不再那么充裕,不能再靠透支身体扛住压力,而要用自律来富养自己。
忙碌时不慌张,先将任务剖析排序,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闲暇时不颓废,坚持读书健身,才能不断储蓄健康,刷新技能。
忙中有序,闲时有趣,才是中年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唯有生活井然有序,日子才能有声有色,我们方能在岁月的磋磨下保持年轻。
读者
,赞105
内心松弛,是治愈焦虑的灵药毕淑敏曾说:“人要像烟灰一样放松,全部的潜能才能释放,任何一阵风吹过,都能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驭风而行。”
生活不是拔河,一味较劲只能精疲力尽,张弛有度才能游刃有余。
俞飞鸿在拍摄电影《爱有来生》时,经历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电影的拍摄地位于云南山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为了如期完成拍摄,他们早早将仪器转移到山区,提前完成了布景。
没想到云南的雨季也提前来临,暴雨来袭,引发了泥石流,刚完成的布景全部被摧毁。拍摄因此中断,剧组陷入瘫痪,预算资金消耗殆尽。
就在这时,主演的合约也到期了,焦灼的气氛里,大家面面相觑,都认为这部电影的拍摄就要止步于此。
多重打击降临,俞飞鸿却没有被焦虑打败,她和颜悦色地和主演谈拢了续约的事,有条不紊地指挥剧组人员将布景拆除。
安顿好剧组后,她静静地站在房间里,一边等雨停,一边继续读书写字。
她说:“看着那场大雨,我突然意识到,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谁加快了脚步就跑赢,于是我选择慢下来,让雨继续下,让生活不紧不慢地向前。”
在她的影响下,大家都平静下来,虽然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一个月后乌云散尽,天空放晴,剧组在俞飞鸿的带领下重回拍摄地,顺利拍完了全部的戏份。
中年的我们,人生的马拉松已行半程,身上的负重越来越多,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沉。
扛着工作的烦恼,顶着生活的压力,当意外来袭,更容易陷入焦虑的漩涡,行差踏错。
可生活事事如意终究是理想,一波三折才是真相。
生活里,我们更需要拥有松弛的内心来稳定情绪,平定风波。
生命无非就是,苦来了,我把它安顿好了。
当我们试着松弛下来,坦然面对生活的坎坷,释然接受命运的颠簸,反而能打破焦虑的枷锁,与生活握手言和。
中年人最好的姿态:外表紧致,内心松弛著名书商松浦弥太郎中年时,决定从杂志行业跳槽到IT界有名的Cookpad公司。
刚进入公司时,由于对IT行业陌生,他听不懂老板的任务,和同事无法沟通,常常独自加班到深夜。
年近五十岁的他,身体衰弱无力,加班回家后步履沉重,脑子昏沉,躺在床上又焦虑得难以入眠。
时间久了,他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医生建议他吃药治疗,他却觉得吃药未必有效,为了走出困境,他想了很多方法。
为了增强身体素质,他开始改变作息,每天五点起床,十点入睡,每隔一天便出门长跑。
刚开始跑步,他几乎是以走路的速度前进,跑不了多远就满头大汗,但挥洒汗水间,他紧张的心情终于舒缓。
而坚持早起,让他每日都多出了三小时的空余时间学习IT知识。
随着身体变得强壮,他下班后不再困乏无力,而日复一日的学习,也让他在处理工作时游刃有余。
一年后,他的焦虑不药而愈,事业也步步高升,成了公司的CEO。
提起往事,他感慨地说:每个人都应该在工作或生活之余找到心中所热爱的事,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这不止排解了压力,也帮我们找到生活更多的美感。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加尔韦曾讲:“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放松地专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松弛地自律。”
松弛与自律并非水火不容的极端,而是一种和谐并存的状态。
中年是人生的转折点,我们的身体大不如前,却面临更多难关考验;我们的心智愈发成熟,却也被压力和责任羁绊。
行为自律,帮我们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遇事能抗,内心松弛,帮我们找到自己的节奏,处事不慌。
身体强了,困难就弱了,心态好了,烦恼就小了。
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将生活从苦海中抽离。
有句话说得好:花到荼蘼始探看,人到中年藏锋芒。
中年的我们,虽没有迎来火树银花的盛景,却也拥有在黑暗中提灯前行的勇气,虽没有寻到歇脚的屋檐,却也练就了遮风避雨的能力。
行为自律,是我们抵御衰老的金钟罩,内心松弛,是我们缓解焦虑的速效药,日复一日地淬炼身体,沉淀灵魂,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才会渐至佳境。
往后余生,愿我们能以最佳的姿态面对人生风雨,收获雨过天晴的美景。
作者:弓桥,躬耕笔墨,以文为桥,希望在文字的世界认识有趣的你。值班编辑:徐子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你越自律,反而越焦虑
如何看待中年危机 ?
别瞎忙,这才是生活正确的打开方式!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提醒:50岁后,牢记“4不做”
中年男子高铁上嚎啕大哭:中年人的辛酸都深藏心底
最顶级的自律,藏在这三件事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