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的一年,保持高能量状态

文/锦黎


新年伊始,知乎上有个热门讨论:新的一年,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有条热评引人深省:高能量状态。
 
回望过去,有人因工作郁郁寡欢,有人因生活多愁善感......能量一点点被消耗殆尽。
 
然而,往日不可追,无论遗憾还是不堪,都已是过眼云烟。
 
成年人的世界,要学会为自己充电,能量满满,才能无惧风雨。
 
新的一年,为自己注入能量,才能拥有高质量人生。

高质量休息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三只毛毛虫听说有个地方风景如画,它们准备远行到那里安家。
 
爬了很久,一条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
 
一只毛毛虫主张先找到桥,尽快从桥上爬过去抢占蜜好的花朵;一只觉得应该各遣一条船,从水上漂过去更快;最后一只却说:“爬了这么久太累了,不如先休息两天养精蓄锐。”
 
另外两只毛毛虫一听,火冒三丈:“我们为了家园日夜兼程,现在好位置所剩无几了,你却想睡觉!”
 
说完,这两只毛毛虫气愤地向对岸出发了。
 
另外那只毛毛虫默默找了一个绝佳位置,在一片叶子旁躺了下来。
 
它聆听着叮咚的水声,观摩着婆娑的树影,天地万物仿佛在此刻静止。
 
当下的一切让它无比享受,它也逐渐卸下疲惫,很快便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变成了一只蝴蝶。
 
它伸展着轻盈的翅膀,只是扇动几下便轻而易举地飞过了河。
 
它迫切想找到同伴,可是飞遍花丛都没有找到,原来一只累死在路上,另一只被水冲走了。
 
这三只毛毛虫仿佛人生的写照:若为了目标过度透支,最终可能得不偿失;而懂得张弛有度,往往却事半功倍。
 
然而,身处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许多人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但连轴转地工作,看似高效,实际上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行走半生,愈发明白:一味地耗能,最终结局只能是透支关机。
 
高强度拼命,不如高质量休息,养精蓄锐,才是最好的赚钱之道。
 
正如列宁所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深以为然,拼命工作不是能力的体现,会休息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身体舒展,心灵沉淀,在留白中记录生活、反思成长,未尝不是对工作的助益。
 
累时苦时,不妨给自己放个假:忙里偷闲看部电影,节假日来一场旅行,或是和家人饱餐一顿。
 
懂得为自己节能蓄力,何愁等不到破茧成蝶之日。

 高强度专注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第一次见面时,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二人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专注于一件事。
 
无论任何人,能专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漫画家蔡志忠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个道理。
 
小时候,蔡志忠就忠爱漫画,并将其视为自己毕生的追求,15岁那年他收到了出版社的邀请,便毅然放弃了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开启了职业漫画师之路。
 
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仅仅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此后50多个春秋他更是极致专注并全力以赴。
 
为了一个4分钟的电视片头,他曾经坐在椅子上58个钟头;为了研究名著,他曾经42天没有开门;为了诸子百家的漫画,他在日本耗时4年画了40本。
 
如此专注,得益于他作画时的一个好习惯:一旦开始,不画完10张绝不离开桌子。他的最高纪录是一坐下来连画了34张23厘米×23厘米的小画。
 
光2014年整整一年,他就画了2450张水墨画,卖出了高达2100张,这是有的画家一辈子也画不完的。
 
为了避免分神,直到现在他仍然不用手机、手表,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漫画和学习。
 
秉承着这份高度专注,他不仅在漫画界获奖无数,还对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再创造。
 
蔡志忠曾分享自己的心得:
 
“一个人有两只眼睛,但是只能对一个焦点;一个人有两条腿,只能走一条路,每个人都只有一颗心,只能一心一意做一件事。”
 
诚然,机会无限,奈何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才华却是有限的,要想有所突破,唯有聚焦深耕。
 
光照再强,穿不透一张薄纸;激光微弱,却能够穿透钢板。
 
人生舞台,灯光四散,唯有站在聚光灯下,才最是耀眼夺目。
 

余生不长,专心一处,深耕到极致,定然会发现:乐趣相伴左右,成就精彩纷呈。

 

 高价值输出 

为了证明人脑对输出的重视程度,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4个小组背同样40个斯瓦希里语单词并进行考试,若出现错误则采取以下的措施:
 
1组重新背全部单词,再重复之前的考试;2组只背错误的单词,再重复之前的考试;3组记忆全部单词,只考答错的部分;4组只背答错的单词,只考答错的部分。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各组满分为止。
 
有人猜测1组记忆效果最好,有人则觉得4组最好,可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各小组记忆次数一样。
 
然而,一周后重新考试的成绩再次让人惊讶:
 
1组和2组成绩在80分左右,而3组和4组平均分只有35分。
 
由此不难看出:只记忆不检测,再巩固的知识也会逐渐淡忘。
 
输入是记忆的来源,而输出则是记忆的巩固器。
 
仅有输入而不输出,记忆的过程就成了走马观花,只有频繁调取记忆中的信息,才能让大脑中的海马体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存储。
 
“费曼学习法”就曾指出:学习的本质是输出,而不是输入。
 
学以致用,采取行动,才是检验所学、转化财富的关键。
 
朋友阿龙前几年工作不稳,收入平平,然而就在前年,他合伙创业,一下打了个翻身仗。
 
原来,他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听到有人分享创业的秘诀——合伙加赛马机制,只用了几个业务员,就实现了1亿的年销售额。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阿龙开始了解、学习这种机制,他想用这种理念尝试自己创业。
 
在做足准备之后,阿龙便投身实干中,他尝试通过一套利润分配模式,把自己所在行业的采购变成合伙人,形成利益共同体。
 
事实证明他的策略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一年,他就实现了上百万的收益。
 
后来,他更是把这种机制运用到了极致,短短2年,自己的公司就站稳了脚跟。
 
这正应了克雷洛夫一句话:“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不输出,不知能力深浅;不行动,难抵理想彼岸。
 
世间万物,惯于惰性,大脑越不思考,越不输出,遇事只会就易避难。
 
生活的勇士,从来都是知识做船,实践当浆,在浩瀚之海上检验船帆的效力,及时修补,逐渐做大做强。
 
真正的学习,一定要经过输出的检验,用输出倒逼输入,才能实现能量闭环流动、人生充电续航。

  

写在最后
 
曾仕强教授曾说:“一个人一生努力,就是把自己的能量做大一点。”
 
人生,就是一场能量高低的博弈。
 
只有保持高能量状态,才能在嘈杂的世间怡然独立。
 
最好的蓄能方式莫过于:科学合理休息、高度专注输入、持续有效输出。
 
新的一年,为自己积蓄力量,让人生能量爆棚。

作者:锦黎,终身读书实践者。钟爱写作,以笔书情,用文字凝视内心,以理性洗刷人生。值班编辑:徐子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乎高赞:真正的自律,是把这两件事做到极致
听觉刺激潜意识
创意记忆法——漫画“词根速记” 500个词缀, 秒get技巧
步步升阶:初习吐气法
看漫画记单词
一套漫画帮你记忆六千单词,使用词根词缀快速拆解单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