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崇信回归:铁军是阿里面对寒冬的底气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未经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内容来源 |  本文为中信出版社书籍 《阿里铁军》宋金波 韩福东 著


6月20日,一条重磅消息震动了互联网界: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通过全员信宣布,将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与此同时,蔡崇信回归,将接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

平淡的618刚刚过去,这个爆炸性的动作让很多人认定,市场的变化让一向敏锐的阿里巴巴,再次嗅到了寻求突破、自我变革的紧迫性。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面对互联网寒冬的考验。

在20多年前,帮助阿里巴巴走出最低的谷底,熬过世纪之交互联网寒冬的,是一支被命名为“中国供应商”的队伍,后来被马云称作阿里的“铁军”。


阿里巴巴集团的诸多高管,包括蔡崇信,都是出自这支“铁军”。

马云曾说,他最感谢的人,就是蔡崇信。当年,蔡崇信放弃了年薪70万美金的高新工作,毅然接受了500元月薪的工资加入阿里,成为一段传奇。

如今,蔡崇信的再次回归,让人们不免好奇,他会把阿里带向何方?

《阿里铁军》这本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在2000年的互联网寒冬中,马云、蔡崇信、关明生等人的抉择和变革。回顾过去的变革与求生,也许会给今天再次面临变局的互联网人,带来一点启发。

一、寒冬中的变革

在1999年前后的互联网投资大潮中,阿里巴巴刚刚拿到了2500万美元投资,迅速开始了国际化征途。

整个2000 年,最初被当成阿里巴巴扩展海外市场的关键年。阿里巴巴很快在香港、伦敦设立了办事处,在美国硅谷成立了研发中心,甚至干脆把名义上的总部从杭州搬到了香港,马云也到香港去上班了。日本、韩国……阿里巴巴都设立了合资公司。

这些毫无疑问,都需要人才,需要钱。阿里巴巴不惜血本,给香港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出了6 位数以上的价码。当时的阿里巴巴,确实放眼世界,志在全球,并且“挥金如土”。

不到一年的时间,阿里巴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变成了一家影响力开始凸显的跨国公司。

然而,危险往往就在最高潮前迫近。

公司扩张太快,整体过于分散,各处机构的诉求不一,比如美国研发中心倾向于要钱投入新技术,而香港“总部”那些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们,期望则是公司尽快上市……

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热潮,仅仅维持了两年多,就急速跌入了低谷。当时,除了顶级的投资银行之外,大部分风险投资对中国互联网经济都抱着过强的投机心态。2000 年,缺乏优秀业绩支撑的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

大多数网络公司把风投资金烧光后停止了交易,很多公司甚至还没有一分钱盈利就已经夭折。

内外危机交迫,当年9月,马云宣布阿里巴巴进入紧急状态。他说:“未来半年是非常严峻的半年,随时做好加班准备。”

随后,阿里巴巴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收缩。

到2000年底,阿里巴巴账面上只剩下700万美元的现金了。问题在于当时的阿里巴巴还没有找到赚钱的办法。这也导致在阿里巴巴的资金链即将崩断时,风险投资商不愿再掏一分钱了。

2000 年底到 2001 年初,阿里巴巴陷入自创业以来最困难的境地。

在华尔街 ,分析师们追问蔡崇信的只有一个问题:“阿里巴巴如何赚钱?”

为了能活着,活得长一点,阿里巴巴的当务之急,是开源节流。

首先是节流,控制成本。撤站裁员、全面收缩是必然的选择。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样的决定,总要有人做的。

蔡崇信告诉关明生,阿里巴巴的账面上只剩下 700 万美元 ,按照当时的支出速度只够烧半年。于是,两人辗转从杭州到香港、韩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裁撤。

不仅仅是裁人,马云、蔡崇信等把自己的工资减了一半,并且在公司中提出零预算:广告一分钱不花,出差只能住三星级宾馆。 

事后马云说:“虽然人少了,但我们的成本控制住了。现在公司的成本处于一个稳定的阶段,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做到低于预算 15 %左右。

控制成本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做到花每一分钱都很小心。我们的公关预算几乎为零 ,公关部门请别人吃饭是自己掏钱 。我自己应该是网络公司里最寒酸的 CEO 了,出差住酒店只住三星级的。”

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就是考虑阿里巴巴如何赚钱。

2000 年 10 月,阿里巴巴决策层在西湖西子国宾馆开了三天会。随后,“中国供应商”项目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主打产品。马云决定采用项目直销方式,组建直属阿里巴巴公司的直销团队。

阿里铁军,在阿里巴巴的危机中诞生,也因应危机而来。阿里巴巴得以度过这次“生死存亡”的严冬,阿里铁军功不可没。也正因此,“中国供应商”销售团队能以“阿里铁军”之名,在阿里巴巴的历史簿上刻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指哪儿打哪儿:高执行力的来源

狭路相逢勇者胜,军纪严明者胜。铁军以执行力强闻名。超强执行力的一个体现是“指哪儿打哪儿”,这就不能不提到铁军另一个有军队文化特征的传统:区域调动。

自铁军建立之日起,区域经理以上层级的管理人员全国范围内调动,就作为一个基本经验被总结、沉淀下来。区域销售主管和经理的调动极为频繁,少则几月,多则一年,平均半年调动一次。

阿里巴巴的销售都是从零做起的。多少心血,多少付出,好不容易才打下一块“地盘”,客户有了,人脉有了,资源有了,队伍有了,但一道调令,很快把你调到一个新区域,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有的撇家舍业,有的举家迁移,但他们居然毫无怨言,居然不计较利益,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区域经理负责一方销售,以销售行当的性质,一个区域主管做得太久,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和诱惑当然都会加大。但对阿里巴巴来说,“轮调”制度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和锻炼管理者。

中供强调提供给管理人员不同的工作应用场景,不断更换自己的工作地点。线下业务的特点就是没有标准化。每个城市,每个区块,人、商业环境和业务的形态,本地化之后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不断调动,其实是在不断磨炼人的心智。因为调动的时候,会突然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调动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那时候面对的挑战就很多。

铁军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人都对此记忆犹新。谢德忠2007年4月到武汉开发市场的时候,老婆已经怀孕四个多月,大儿子是8月5日在武汉出生的。8月29日,谢德忠接到公司电话,要把他调回福州,处理一个重要事件,9月1日上岗。

那时候,谢德忠妻子月子没过完,还躺在床上。这么多年,每次调动,谢德忠都是“一部车带着老婆和娃”,所有家当就在车里面。谢德忠的大儿子在三个地方读的幼儿园:在江西读的小班,广西读了中班,在湖北读大班。

家人随军“南征北战”的日子非常辛苦,但谢德忠完全理解:“这就是阿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特色。今天很多公司的一个管理层调动,下面的人全部会换一遍。但今天去中供全国所有团队,会发现团队的味道都是一样的。管理者调动只会带来不同的管理风格,带来新经验、新方法,文化方面不需要更多的适应过程。

正是因为有意识的调动,才让这个团队活力十足,管理者本身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今天说句实在话,如果两年里我一个位置也没动过的话,可能我自己也要离开了。”

当然,在中供的人员调动上,也会尽可能照顾到一些具体的困难。有些真的为了家庭,选择了相对安逸和稳定的生活,不愿调动。虽然公司对他们不会有特别的处理,但成长性确实会差很多。

中供一贯的理念是给人提供舞台,包括在不同区域磨炼提升的舞台。这种执行力,并不是靠强压获得的。

三、使命与价值观,打造铁军灵魂

2001 年,马云、关明生、彭蕾、金建杭、吴炯五个人一起聚在办公室,提炼阿里巴巴最核心、最不能丢的东西——目标、使命和价值观。

当天,大家把创业的所有感受、教训、血泪都写在纸条上,贴了整整一面墙。然后他们从100 多条中筛选出了20多条,最后精简到9条。

这就是阿里巴巴价值观最早的“独孤九剑”: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群策群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简易。

马云说:“没有这9 条,我们活不下来。有的公司企业文化是尔虞我诈搞办公室政治。我告诉新来的同事,谁违背这9 条,立即走人,没有别的话说。”

阿里巴巴文化的建设从形成到固化,从口口相传到固化为文字,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独孤九剑”的提出是在2001年2月,从9条到6条,又用了两年。

2004年8月,比“独孤九剑”更为精简的“六脉神剑”得以确定。当时,邓康明刚刚来到阿里巴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此时,阿里巴巴已经从18 人的创业团队变成300 多人的跨国公司。

在邓康明的建议下,阿里巴巴将“独孤九剑”简化为六大价值观: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不仅是“百年大计”课堂上讲讲,而是要持续考核的,而且在考核中,价值观与业绩的比重各占50% 。

2016 年,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这样回顾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考核: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需要考核的,不考核这价值观就没用。

企业文化是考核出来的,如果你的企业文化是贴在墙上的,你也不知道怎么考核,全是瞎扯。我们十多年来每个季度都考核价值观,我们的业绩和价值观是一起考核的。每年的年终奖、晋升都要和价值观挂钩。

你业绩好,价值观不行,是不能被晋升的。你热爱公司,你因为帮助别人,自己业绩没有完成,那也不行。只有这两个都做好了才行。这是一整套考核机制。”

价值观是一个团队的灵魂。“百年大计”的“植入”以及日常考核,使中供铁军成为一个有灵魂的团队。

2008 年,马云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在座所有的人,你们是阿里巴巴的铁军。你们都有创新精神、艰苦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你们所到之处都代表了阿里巴巴的精神。”

当下的阿里巴巴和铁军,或许也正在一个转型变化的节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铁军所代表的阿里巴巴的文化基因——艰苦、创新、勇往直前、在一次次危机中自我变革,才是阿里巴巴能够缔造20年商业传奇的核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1年,阿里巴巴的背水一战
救了马云的五个人
弃70万美元年薪跟着马云每月只拿500块,如今他混的咋样?
蔡崇信为马云打下大半壁江山,为何马云却把阿里巴巴交给张勇?
马云背后的人物,每一个都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关明生、蔡崇信、张勇,阿里是怎么把良将聚齐的?这些猎头费值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