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说赋能,到底应该怎么做?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未经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荐读


BANI时代,世界变得更加复杂,组织管理要如何应对?

通过装备精良的美军王牌海豹突击队,竟然会败给看起来一盘散沙的恐怖分子的寓言,将一种自主决策、灵活应变的“赋能型”管理模式带入我们的视野,成为很多企业管理者的案头宝典。

但是,《赋能》畅销多年,如今人人都在说赋能,到底要如何做到?

大部分企业都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最近,《赋能》作者之一克里斯·富塞尔,推出了新书《使命》。这本书被誉为“《赋能》实践版”的新书,为“赋能个人,打造敏捷组织”的概念,提供了真正的落地方法论。

可以说,这本书回答了全世界正疲于应付的难题之一:大型组织如何才能迅速响应变化,保持敏捷行动?

环境变了,组织管理要如何应对?

作者克里斯·富塞尔

来源: 中信出版社

一、快速适应,需要四个关键驱动因素

商业如同战场,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一个领导者想要完全随时掌握前线情况极其困难。环境变化得太快,而传统的上传下达的管理模式,无法将意见及时传达到组织中的每个角落,这无疑加剧了领导层制定决策时的混乱和迟缓。

克里斯·富塞尔相信,灵活的组织形态当下必须的选择。他在反恐作战经验中形成的“小团队构成的大团队”的管理方法,同样可以有效应用于商业领域。

这种管理方法所形成的组织形式,是由许多高度自主性的小团队所组成,小团队高度灵活、自主决策,但彼此之间却能构建出相互关联的网络,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大团队。

这一类的混合管理模式,既能够保证小团队间战略统一、使命相连,又能够保持独自作战的强大能力,面对变化的环境和需求迅速响应。

如何做到?所有希望构建团队快速适应能力的组织,都必须从以下四个关键性驱动因素着手:

第一,团队成员相互信任。

第二,团队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因此团结在一起。

第三, 所有成员对彼此的问题有着共同的理解,共享关键信息,彼此协调,共同向着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前进。

第四,将决策权下放到组织的边缘,提升小团队的自主决策权。

二、构建团队间的互信关系

让人意外的是,建立自主决策的小团队,第一步要做的是构建小团队的互信关系。

克里斯·富塞尔提出,只有在互相信赖的情况下,领导层才能真正放心地讲决策权下放,各个团队之间,才能形成高度透明和坦率的信息共享。

那么,构建互信的要点是什么?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将可信度进行量化。

可信度 = 已证明的能力 + 诚信 + 关系

我们会相信一个优秀的组织中,每个人都是经过了千挑万选才能进入团队之中。因此,很多时候,能力和诚信并不会成为组织的限制因素。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已证明的能力”,也就是向其他部门证明自身能力,赢得决策者和各部门信任的机会。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对于越是熟悉的人,就越是信赖。因此,形成跨团队的“关系”,才是提升可信度的核心突破口。

因此,在组织管理规则的制定中,以下几个要点就显得尤其重要:

① 要注重在组织等级结构之外形成彼此交织的人际关系。

② 关系还需要延伸至其他团队和重要的合作机构中去。鼓励员工加强跨团队的联系,向组织中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展示自己,并将这些联系转化为每个团队有形的行动效益。

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个体具有共同目标并相互认同并时,强大的社交网络就形成了。他们的交流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组织统一的使命愿景、文化氛围,也能够加强互相之间的认同。

三、如何顺利地将权利下放?

决策空间,就是一个团队能够自主的决策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领导讲全力下放给小团队的范围——这就相当于高层领导者发话说:“这是我给你的权威和决策权。”

权利在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善用的。

美国学者克劳斯·朗弗雷德曾经评估了自主性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他撰文指出,违反常识的是,有人把自主决策看做一种微妙的控制方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必须要对自己的表现负责,从而承担更多责任。因此,自主决策权如果超出个人期待的范围,也会导致负面的结果。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想要调动小团队自主决策的积极性,就必须保证两个方面:

第一、团队中的个人必须要充分了解,组织允许他们做些什么

第二、他们必须感到自己真正有义务去做这些事。

充分的信息共享,清晰的沟通和决策流程,对于保证这两点而言都至关重要。

四、清晰的沟通和决策流程支持

如果缺乏沟通和决策流程的支持,很可能出现两种不利后果:

① 犹豫,或者说人不愿采取行动,原因是害怕操作失误或逾越自己的权力范围。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选择的悖论》中指出,当一个人被给予更多选择的时候,这些选择很容易造成过大的负担并降低决策者的整体表现。

犹豫不决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个人对安全感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员工往往不愿意完全接受权力下放。他们不想得到太多授权,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而且当他们不可避免地犯下错误时,他们也不愿意为此负责。

② 偏差,也就是小团队的自主决策,并不符合组织的集体利益。这是决策者害怕出现的。

实际上,偏差的结果有可能是正面的, 也有可能是负面的。

正向偏差:积极的叛逆者具备自主判断的能力,他们从获取的信息中形成新的见解,通过对操作规范不断地一点点突破,主动去解决一系列时间紧迫的复杂问题。

沟通结构的透明度使这些新发现能够迅速得到高层领导者的认可,并被与组织中的其他人分享。

负面偏差:员工不负责的冒险行为造成组织损失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胜枚举。

因此,组织要应对的挑战,就是通过透明和清晰的流程,在促进正向偏差的同时,减轻负向偏差。

以下四个要点,能够帮助团队最大程度地管理自主决策的偏差:

① 决策流程制定:每当一个人遇到问题,认为有必要“打破”现有规则时,他就需要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报备,上级可以批准或拒绝他们的请求。

这就大大扩大了个人施展身手的范围——他们不再受限于听令行事这个简单逻辑,相反,团队中的个人需要思考的是:考虑到我们的决策权和我们组织的战略方向,在可能的范围内会发生什么?

②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使用易于理解的决策指导方针。“简单的规则” 创建了一个易于扩展且便于理解的框架来进行内部操作。

③ 划分决策空间:设立“边界规则”,这有助于决策者清楚地传达必须满足哪些条件才能采取行动,以此来划定小团队的决策空间。

④ 决策空间必须一直是可变的。这种变化应该取决于团队能力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已证明的能力、表现出的优良素质,将转化为团队更广阔的决策空间。与此同时,新的团队或领导者应该被置于更严格的操作约束之下。

五、确定合理的运行节奏

偏差的存在也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小团队自行做出的决策有可能与组织战略不一致。

虽然权利的下放可以让小团队实现快速行动,但每一次权力下放,都会让出现失误和偏差的风险非线性提高。

因此,当小团队拥有了决策权,还必须周期性地对领导者进行信息的同步。

明确的运行节奏,保证了领导者对于团队决策的知悉程度,有助于规避负面性的偏差。

就像是一场球赛,球员在赛场上不断地自主决策,进攻、回防,下一个球应该传给谁。他们不可能每一个动作都等待教练的指挥。但时不时的,当教练员意识到需要调整队员的战术时,则会把他们聚集到一起,同步信息,给他们具体的指导。

回到商业领域也是一样。

“小团队构成的大团队”管理模式创建了分权和授权,但在小团队自主决策的同时,仍然需要在关键的洞察力和战略意图上定期重新同步。

在内部同步和自主行动之间找到平衡,就是运行节奏所要实现的意义。

很显然,我们的节奏不是一个季度或一年进行一次回顾,而是保证领导每天都能对整个企业的变化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领导者及时对于小团队的决策偏差进行调整,让正向的行为得到突出和加强,负向的偏差或犹豫行为则被实时根除。

① 组织内一系列不同级别的每周例会,是最常见的一种运营节奏——战术团队

开“销售会议”,运营部门领导每两周更新一次部门绩效情况,战略领导则每个季度对整个业务单位的情况进行一次评估。

② 如果要评估运行节奏是否合理。首先有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我们的环境变化得有多快?其次是,在目前的状态下,我们的组织适应变化的速度能有多快?运行节奏应当保证两者能够互相匹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始人》—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成功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领导者的特质和不适合担任领导的五种人
什么是领导者,领导者的资质
组织行为学新思考题
一把锤子打天下、误将权力作能力 领导干部怎样破除思维定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