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纯素之美——评王利军其人其画 

纯素之美

——评王利军其人其画 文/刘吉维

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实际上是在同画家的心灵做直接的沟通,若能把其中的画面内容、绘画之美、画外之音、画家心境都能一一地解读出来,那才是最为快意之事。因此,我喜欢结交各类画家,享受他们生活和绘画中的各种滋味。我走进王利军的国画世界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每每相约,我只见他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作画。他在那里专注地画,我在那里静静地欣赏,谁也不会打扰到谁,偶尔交流几句,内容也离不开绘画。我们经常会聊到一些话题,如:作画应当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绘画应当追求什么样的风格?

其实,这些问题很难回答,也许每个画家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竹林七贤》(98cm×196cm,2017年作)

《松下问童子》(68cm×68cm,2007年作)

《知音图》(136cm×68cm,2013年作)

自由由己的作画状态

在与利军的交流中,我将他的作画状态总结为“七八分论”:

按照利军的观点,绘画既然是一门艺术,当然要“以艺为先,以术为基”。“艺”是文化现象,是主观与情感的表达,是作品的灵魂;“术”是实现艺的方法,是表现方式。所以“艺术”是“艺”与“术”的完美结合。绘画就像舞蹈一样,如果舞蹈失去了“艺”,就变成了普普通通的人体运动,反之,舞蹈如果失去了“术”,也就失去了身体语言所表达的心智交流,所以两者缺一不可。那么在绘画中如何才能将两者完美地结合为“艺术”而不是分裂开来的“艺”和“术”呢?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技法纯熟,练功当然要练到自己能力的十分,甚至是十二分,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但创作时最好是把握在七八分的能力上,这样发挥起来才会像庖丁解牛一样运用自如,才能做到“自由由己”。

作画如唱戏,隔行不隔理。老一辈戏曲家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七分为吟,八分为唱,十分为喊,十二分为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拿出自己七八分的能力来演艺,是游刃有余的,也容易发挥得恰到好处,而如果过于勉强,达到了能力的极限甚至想超过自己的极限,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上而不是艺术上,会出现大失误,会把握不住。王利军的创作状态也正是这种“七八分”的状态,就是游刃有余的恰到好处,是心神坦然的单纯朴素,没有浮华,不带装饰,不刻意求工,只是坦坦荡荡、自然而然地把真正的理解表达出来。

《人间事不知》(68cm×68cm,2007年作)

《竹林七贤雅集图》(136cm×8cm,2018年作)

《雨过琴书润》(68cm×68cm,2007年作)

《知音》(68cm×136cm,2014年作)

《听竹》(68cm×68cm,2014年作)

纯素之美源于人品

正是这种“自由由己”的作画状态,才造就了王利军绘画作品的纯素之美。纯素的画面,初看时未必会让人感到夸张和振奋,但其中的温文尔雅却会慢慢地渗透进观者的内心,越看越会被画面所蕴含的真情所打动。

这种纯素的真情是画家本人性情的外露。利军曾说“没有风格的风格”就是他的追求和艺术特点。其实,他这里所说的“没有风格”与我们平常在评价一幅没有特点的作品时所贬斥的“没有风格”并不是一个含义。没有特点的“没有风格”是指没有个人特征、没有时代特征、没有美学个性、没有特殊内容的作品,这种作品是普普通通的,是随大流的,所以是没有风格的。利军所说的“没有风格”,是指在“不刻意”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形成的特点,实际上说来是有风格的,他是在强调:风格不是做作的样式,风格是源于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流露。

利军的内在是纯素的优雅:

初见其面,其人文质彬彬,如谦谦君子之沐和煦春风;

又见其面,其人涵养深深,如贤贤君子之敞坦荡胸怀;

再见其面,其人纯素真真,如乾乾君子之求返朴归真。

利军的谦和是天生的,是发自内心的。内心的谦和流露于绘画,就是广学、博览、写生。在他的心中,不仅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而且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辨断:他尊敬当代人,故在交往中别人亦敬之,会以真学相授,所以他会在与朋友的切磋中获得真知灼见;他尊敬前人,故在博览先贤之萃华时能如饥似渴,所以他从前辈的积淀中汲取了无尽的营养;他尊敬自然,自然之理处处相通,所以他从自然中感悟到了人生与绘画的真谛;他尊敬描绘的对象,注重走进生活和亲身感受,在写生中体会那些动人的画面。

利军的贤才与坦荡的胸怀是修养的结果,他通过“敬人”的谦和达到了“净己”的状态。多年来,他经常策杖于山林,扁舟于江湖,深入于生活,感受自然、风情与人物,在完善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绘画素材和认识,更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利军有个习惯,他常常把自己的感悟、别人的经典记录下来,闲暇时便翻一翻,看一看,或再读一读,再想一想,他的这个习惯保持了许多年,渐渐的,这些感悟在自己的内心积淀下来,如水之沉净,使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净化。

心灵的洁净使他的作画状态达到了“静心”的境界。静心,使其踏实认真,在日复一日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静心,使其一心一意,不求名,不争利,一心只为追求艺术;静心,使其以造化为师,画面自然且富有生生不息之美;静心,使其精足神远,其思远大,其画面境界也就博大深远;静心,使其心手合一,画面源于内心,自然流畅,不受技法之阻碍,不造作,不阿昵;静心,使其真心求索,于漫漫人生之路上不断感悟真理,不断完善自己。总而言之:静心,使其纯素,纯素使他逐渐走向返朴归真的境界。这或许就是王利军的书斋之所以命名为“心一轩”的缘故吧?

敬人,使其求有所得;净己,使其感悟良多;静心,使其艺术如花。

《徐州四大才子》(180cm×150cm×4,2013年作)

《悟道》(68cm×68cm,2016年作)

《溪山兴会图》(180cm×50cm,2009年作)

纯素之美归结于返朴归真

王利军国画的纯素之美表现在画面上就是穿透心灵的感受,他是用自己的纯素去发现、抽象并描绘物象的纯素。在他的画面中,可以看出纯素就是内容,纯素就是意义,他在追求用纯素表达客观物象的同时,也把纯素当作自己绝对的精神追求。这样的纯素之美,实际就是追求返朴归真的结果。

在追求返朴归真的道路上,他始终信仰老子的一句话,那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同时他更加懂得:没有“为学日益”作为前提,就无法实现“为道日损”,更无法得到真正的“道”。

“为学”只有做到日日“益”,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使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加、扩充、丰满、完善、深入,只有让知识和技术在自己身上生了根,才会变成自己的修养。这个“学”不单单是指绘画知识和技术,也包括对绘画对象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对绘画哲学的探索。

“为道”就是寻求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是纯粹的,不含细枝末节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的发现是在对事物的总结中不断删繁就简,渐渐显露出来的。“为道日损”就是要把各种庞杂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现实与非现实因素的阻碍一一剪除,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损之又损,渐渐地使“道”显露出来。寻道的过程是发现新规律并敢于摒弃世俗的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渐进过程,是舍与得的过程,是一个去华存朴的过程。

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表现道,是画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自己对世界的根本认识。人类在初步掌握绘画时首先发现的大道是“形”,在之后的绘画探索中又不断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大道,比如西方绘画逐渐发现了颜色、点线面、体积、空间、材质、光与影、透视、色彩、光、维度、时间、情感、时代,等等;又比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逐渐发现了颜色、线条、夸张、散点透视、笔墨情趣、寓意、阴阳观念,等等。在这些探索过程中,凡是能发现这些“道”并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道”者,就能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凡是在寻道的过程中能将一己之道发扬光大者,也足以能成为艺术大师。

《 唐诗小品之一》(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二》(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三》(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四》(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五》(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六》(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七》(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八》( 68cm×45cm,2018年作)

《 唐诗小品之九》( 68cm×45cm,2018年作)

纯素之美的画面表现

王利军的纯素之美表现在画面上就是:简约而不简单,概括而不失变化,抽象且富于幻想。

惠安女系列是王利军的代表作。在早期的作品中,王利军通过多次前往福建惠东半岛写生,把惠安女的形象抽象成符号化的表现:黄斗笠、花头巾、小装饰、短上衣、露肚脐、软腰带、肥裤子、光脚板。这样的形象是完全忠实于生活的,也是与其他画家笔下的惠安女没有过大差别的。王利军喜欢画惠安女,是因为他被惠安女的勤劳、善良、纯朴所打动,他也非常喜欢惠安女的服饰、生活和环境,他始终冥思苦想,决心一定要表现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内心的惠安女形象。

直到有一天,他再次走进惠安女的生活,并亲身加入她们的劳动中,亲身感受她们在生活和劳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在劳累过后同他们一样临风观海,看着海水涌动的波浪,他终于灵感爆发:“惠安女就像水一样美”,她们生活在海边,以海为家,她们应当有水一样的面容、水一样的柔情、水一样勤韧、水一样的动作。

从此,王利军笔下的惠安女的形象被他幻想得很美,已经不再是对面貌的直接写照,而是对惠安女心灵的写意,他把惠安女写意得如同亭亭出水的芙蓉一般:瓜子脸细润润的、柔情似水,眼睛水灵灵的、如含秋波,动作俏爽爽的、如蜻蜓点水,腰肢曼妙妙的、如风拂水。这种写意之美,是在高度抽象与幻想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如同母亲经过十月怀胎一样的艰辛和痛苦后诞生的。

利军笔下的惠安女从此充满了像水一样的灵性,也充满了像水一样的变化,画面也不再那么复杂,变得简约唯美,在这些简约的画面中却充满了笔墨与情感的丰富变化。

在《牧归》一画中,王利军描绘了惠安女放鹅走在回家路上的生活片段。画面中的惠安女动作夸张,她右手压着担尖,左手勾着挑篮,前身略微前倾,美臀后翘,甩开大步,一副急匆匆的样子,整个身形就像充满弹性一样;那些围绕在她身前身后的大白鹅,一个个也是急匆匆地伸着长长的脖颈往前奔,有的弯颈展翅,好像要多赶几步以便领先,有的脖颈直直地伸向斜前方,一副鼓足努力的样子,有的脖颈伸向前下方,似乎一边跑一边还要寻觅些吃的,这群鹅的动态相得益彰,仿佛一片急急匆匆向前翻滚的水浪一样;右侧背景中的芭蕉树叶也与这些动作配合自然,仿佛也跟着他们一起动了起来;在所有这些“动”的线条背后,远处淡淡的芭蕉林显得平静而松弛,映衬得画面的动感更加流畅了。在这个画面中,“如水之波动”就是纯素的表现,但各种不同的波动中却又富于变化:人体纵向的波动、奔走向前的横向波动、群鹅起伏的波动、芭蕉随风的波动,这些波动在相同的“势”中却有完全不同的“式”样,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自然、简约而不简单、概括而不失变化。凝视着这幅画画面,观者也许会这样思考:惠安女为什么这么急匆匆的想回家呢?也许她是要急着回家去见赶海归来的亲人?也许家中还有很多活计等着她去完成?也许她是急着躲避欲来的风雨?也许……

《 天趣》( 68cm×45cm,2017年作)

《 知音图》( 136x68cm,2013年作)

也许……

也许利军现在还在画室里耕耘?也许利军对自己的纯素之美还有更高的追求……

绘画艺术的山峰如同自然界的山峰,每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们的顶峰一定都是纯粹的,有着与众不同的形式、情趣和思想。王利军的山峰就是心灵与画面的“纯素”。

《 听松》( 68cm×68cm,2008年作)

《 天下书读尽》( 68cm×68cm,2008年作)

《 听风》( 68cmx68cm,2018年作)

《 松下原无语,空翠湿人衣》( 136cm×68cm,2010年作)

《 岁寒孤竹》( 136cm×68cm,2017年作)

《 松下吟诗图》( 68cm×68cm,2018年作)

《 踏雪寻梅》( 68cm×68cm,2005年作)

《 清夏图》( 68cm×68cm,2018年作)

《 清风至》( 68cm×68cm,2018年作)

《 松风赋》( 68cm×68cm,2018年作)

王利军,1962年12月生于河北乐亭,斋号心一轩、惠风草堂。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擅长国画人物兼及山水、花鸟、书法等。现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绿风》参加“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搭载“神七”遨游太空;2011年《无尘的风》、《吉祥海》参加“文明颂天宫一号飞天之旅”遨游太空。2010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人物)画家。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大型美展及各类名家提名展和学术邀请展。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国家各级美术馆、博物馆、驻外使领馆及个人收藏。

王利军长期致力于人物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并在山水、花鸟、书法等领域笔耕不辍,作品呈现出向上、唯美的艺术取向。他在传统与创新中融汇贯通并承前启后,在笔、墨、色法的构成与应用中独具一格而不失法度,在书画特性与意境的结合上章法严谨且气韵生动。其作品无论是主题性的宏大叙事,还是山水、花鸟、的现代演绎,都展现了雄中寓秀、神行兼备、稳健豪放的新写实风格。他不断尝试和拓展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尤以表现闽南风情意蕴的惠安女而蜚声当代画坛。

中国画代表作有《破晓》、《赶海》、《警报》、《姊妹》、《火红的歌谣》、《海风》、《长航日志》、《雪海国魂》、《惠安女》等。其作品入编各类大型画集及专业刊物百余部。

出版有《中国画名家艺术研究·王利军写意人物》、《王利军中国画选》、《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王利军》、《美术家王利军》、《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推荐艺术家·王利军艺术创作状态》、《中国画家精品粹编·王利军水墨人物》、《中国当代学院画风·惠风和畅·国画家王利军专辑》、《中国最具收藏潜力画家系列·国画家王利军专辑》等画集多种。

中央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河北电视台,西安电视台,亚洲美术家网络电视台等为其做了专访和专题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家王利军《当代军人风采 漁家姑娘惠安女》
王利军惠安女作品赏析
南国风情——王利军惠安女系列作品赏析
【战友新报•艺术天地】(总第63期)田黎明|读王利军的人物画 / 续艺斋藏音乐家王莘笔迹
刚柔相济 情理交融——读王利军的画
关注|实力派画家 林怀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