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振林教授:老年人身高变矮,是脊柱最后的“求救”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胡鑫

编辑 | 袁月

“人老了,身高缩水啦。”你是否听到老人常开玩笑,调侃自己人老了开始越长越矮,他们认为,出现驼背、身高降低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实际上,这种观点不仅不对,还预示着很大的健康隐患。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和骨病专科主任章振林指出,老年人身高变矮,是脊柱最后的“求救”。

身高一年变矮两厘米,警惕椎体压缩性骨折

章振林教授告诉搜狐健康,当老人身高变矮时,例如一年矮两厘米以上,或是比年轻时矮了3—5厘米,就很可能已经出现锥体畸形或压缩性骨折,如果没有有效治疗,发生意外跌倒,三年以内的骨折风险高达50%—80%,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锥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导致的最常见骨折。但导致身高变矮的锥体骨折不一定是前期患有骨质疏松症,也有可能是肿瘤转移的白血病骨,或者胃癌、肝癌转移到锥体也会导致锥体的骨折,因此,当老人身高变矮时,我们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让医生筛查病因。

除了发生锥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还会面临髋部、腕部、椎体等多处脆性骨折威胁。所谓的脆性骨折就是站立的高度和较低处的跌倒造成的骨折,严重情况下有时候咳嗽一声就造成了脆性骨折。脆性骨折具有高致残致死率,髋部骨折后每5人中就有1人在1年内死亡,因此被称为“生命中最后一次骨折”。

另外,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发生了第一次骨折,很可能会接连出现多次骨折。而老年骨折中一半以上都是因为跌倒后发生骨折到医院就医,如果能预防老年人跌倒,基本就能预防一半以上的老年骨折。

章振林教授建议,对于有头晕、视觉障碍的老人,外出尽量要有人搀扶陪同;对于老人居住的环境,要保持地面干燥平坦,卫生间要设置防滑垫、扶手等。

预防骨质疏松,40岁可做第一次骨密度检测

如果老人身高既没有变矮,也没有感到骨骼疼痛,是不是就不用担心患上骨质疏松了?没那么简单!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大大的提高。我国首次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女性患病率为51.6%,男性患病率为10.7%。因此,骨质疏松是高发病率,高患病率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想要早发现和早诊断,有效的方法是要定期检查骨密度。章振林教授建议,男性50岁、女性绝经以后每年都要注意骨密度检查,有条件的甚至可以40岁就做第一次骨密度检查。

在9月20日举行的2020年防骨折大会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在会上正式发布2020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为“强健骨骼,远离骨折”。借此,章振林教授等专家、中央电视台评论员白岩松一起呼吁大家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应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远离骨折威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变矮的秘密(上)
协和内分泌教授:防骨松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为什么人老了身高会变矮?
长期碰这物警惕让你越变越矮
身高变矮 是脊柱发出的呼救信号
爸妈为什么变矮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