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不会告诉你,如果没有沐王府,云南可能就是第二个越南

沐王府并不是“王府”,因为沐家一脉,其正经传承的爵位只是黔国公,并没有称王,所以准确的讲,沐王府应该叫做黔国公府。

但是,沐家坐镇云南200多年,贯穿整个明朝,在当地的影响力之大,比藩王尤有过之。当地百姓为了表示尊敬,故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

沐王府的始祖叫沐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更是朱元璋的义子。当然,朱元璋的义子很多,有二十多个,那个时候就比较流行这种。朱元璋贫苦出身,不是什么大家族,人丁凋零。加上自己这毕竟是造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说不准哪天就挂了,所以朱元璋要多找一些义子之类的年轻人,作为接班人的备选培养。但是在朱元璋的众多义子中,沐英绝对是最受器重的那一个。

沐英八岁便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是朱元璋第一个义子,当时朱元璋还没有儿子,所以就是想把沐英当做接班人来培养。只不过后来朱元璋陆续生了太子朱标,还收了外甥李文忠做义子,底下能当接班人的人选也越来越多。由于血缘关系,沐英的继承顺位也不断往后排。

但是,当不了皇子并不意味着沐英就被放弃了,沐英自幼即被朱元璋收留为养子,宅心仁厚的马皇后对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自然也是关爱有加,和朱标感情深厚,兄弟之谊超过血亲,在这方面其他那些义子和义侄绝不可比。此外,沐英从小就跟着朱元璋,所以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再加上自身能力确实尚可。所以年纪轻轻就被朱元璋委以重任,率军南征北战,为朱元璋开创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因功被封为西平侯,世袭罔替。

洪武十四年,沐英以副帅的身份随同颖国公傅友德征讨云南。两年后,云南平定,傅友德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没办法,当时的云南地处偏远,而且在历史上长期属于割据势力,比如唐朝时期的南诏,宋朝时期的大理。后来的元朝虽然灭掉了大理,将云南收归治下,但云南当地的实际管辖还是原来的段氏在负责,颇有些自治的意思在里面。

朱元璋派遣大军平定云南,其实和当初元朝攻灭大理没什么区别。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所以如果朱元璋想要将云南真正意义上的划入明朝版图,单纯的设立行省,建立官制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保证。

然而云南太偏了,一旦放权过多,稍有不慎,那些官员就会割据自立,所以朱元璋必须要留下一个信任的人镇守,而自己的义子沐英,绝对是当时最合适的选择。

首先沐英是他一手养大的义子,除了自己的那些儿子们,朱元璋最信任的应该就是沐英了。而云南地方偏僻,战略地位相对较低,如果派个亲儿子来镇守,有些大材小用了。毕竟当时朱元璋的防守重心还是北方的蒙古人,所以派沐英去相对比较合适。

此外,沐英久经战阵,战场经验丰富,又参与了平定云南的战争,对当地的环境比较熟悉,留下了也能更好更快的开展工作。

而沐英确实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恩威并施,双管齐下,一方面强硬出击,率领大军平定当地的土著势力,一方面推行商业和文化建设,加强云南和内陆的交流,以及当地人的汉化。不仅如此,沐英还在外交上取得了很大建树,让当时与云南相邻的缅甸和泰国向明朝臣服进贡。

总之,在沐英的治理下,云南逐渐成为了明朝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当初安南是明朱棣派张辅率30万攻打下来的,并改名为交趾,但朱棣不愿让张辅驻守交趾,并下召让张辅回京述职,张辅前脚走,后脚安南就又闹独立,并再也没回来,直至现在……所以沐英是被历史低估的民族英雄,不然云南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越南。

朱元璋基于沐英在云南的良好表现,以及他的义子身份,也有心让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毕竟沐英在云南经营数十年,势力深厚,影响力很大。一时间,朱元璋还真不好换人。沐英死后,他便让沐英的儿子沐春承袭西平侯的爵位,并且接替沐英镇守云南。

当然,这里的沐家和明朝的藩王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云南名义上还是明朝的行省,而不是藩王的封地。沐家在这里就相当于朱家的管家,帮他们打理这块地方,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打理得比较好,朱家放权的力度比较大,和地方官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朱元璋驾崩之后,继位的建文帝并没有将沐家算在削藩之列,反而是让沐家人继续镇守云南。毕竟人家干得好好的,不能无缘无故就换了。而且当时建文帝正在推行削藩政策,和藩王们闹得很不愉快,需要拉拢沐家这样实力派,毕竟云南还有着数十万的戍边大军呢。

但是,沐家并没有因此而站在建文帝这边。靖难之役时,时任西平侯的沐晟选择了中立。正是因为这样,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后,并没有对付沐家,而是让其继续镇守云南。当然了,这里面其实也有着拉拢沐家的想法。朱棣是藩王造反夺来的皇位,他对于藩王更加忌惮,所以他需要得到沐家的支持。

比如当时就藩云南的岷王朱楩,和沐家有隙,朱棣则站在了沐家这一边。

初,岷王封云南,不法,为建文帝所囚。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帝以王故诏诫晟,贻书岷王,称其父功,毋督过——《明史·列传第十四》

为了使沐家更加忠心的为自己效力,朱棣不仅没有对付沐家,还对其大加封赏。由西平侯加封为黔国公,还赐下世系铁券,由此真正确立了沐氏一族永镇云南的地位。

(沐晟)论功封黔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明史·列传第十四》

当然了,朱棣的行为只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明朝不可能真正放心一个外姓人当云南的主人。

沐英、沐晟这些人倒还好说,毕竟是当初朱元璋带起来的,知根知底。等到后面一代代传下去,关系疏远之后,谁能保证沐家不会有二心?同理,朱明皇室这边传承了几代之后,又会对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沐家保有几分信任?

此外,云南虽有布政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统管当地民政和财政、检察、司法和军政,也算是划走了沐府的一部分权力。但云南三司互相扯皮,办事效率极低不说,更难对抗沐家。

所以,到了明英宗时期,明朝政府就开始着手分化进一步沐家的权力,拿回云南的控制权。这就相当于一个公司里面,股东换人了,不信任这个CEO了,想要削弱他的权力,或者换人。当时明英宗借着沐家平定麓川叛乱不利的机会,向云南派出了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丁璿,巡抚云南,乘机揽走了云南的军政大权。战事过后,丁璿完成了巡抚任务,回朝复命,沐家则继续接手云南。

但经过丁璿纠合过的三司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沐家对抗,当时沐家又因为之前征讨麓川失利,声望掉落低谷。所以,沐家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同时沐家也明白朝廷的心思,自己怎么说也是外姓,沐英和太祖的感情再好,算算到现在多少辈了?朝廷会怀疑沐氏的忠心,但沐氏又不可能主动放弃云南的统治权。权衡利弊,沐家以无法调节和云南三司的工作为由,主动邀请朝廷派巡抚来监管,等于是自己将云南的控制权给交了出去。

自此,云南不再是沐家的一言堂,而是需要和三司商量,以及向巡抚报备,大家共同治理。

不得不说,沐府的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非常妙。虽然失去了部分权力,但是保全了家族。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沐家凭借多年来在云南的经营,仍然还是当地的最强势力。三司虽然地位高,但是却无法在根本上动摇沐家在云南的统治地位。

当然了,这里有个前提是沐家自己不要惹事儿。天启年间,第十五代黔国公沐启元轻狂不法,府中家奴仗势欺人,残害百姓,当时的云南巡抚余瑊依法将其抓捕入狱。可是这沐启元完全不将官府放在眼里,居然召集大军包围了巡抚衙门,还调来大炮,准备强攻衙门要人。

好在沐启元的母亲宋氏识大体,毒死了沐启元,否则云南就乱了。当然,沐启元死后,朝廷也并没有再过多追究,只依然让沐启元的儿子沐天波继承爵位。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沐家在云南的势力。

当然了,总体说来,沐家对于明朝还是非常忠心的。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在明朝灭亡后,依旧誓死效忠明朝,后来甚至追随永历帝朱由榔一起逃入缅甸,流离异域。当然,既然是和永历帝一同入缅,自然没能咒水之难。

咒水之难指的是明朝永历帝在清军和吴三桂的追击下,逃入缅甸。缅方设计于咒水伏杀永历帝。为了保护永历帝,沐天波和缅兵死战,最终以身殉国,也算是捍卫了家族荣光。至此,沐王府的故事便算是结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沐英八岁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为报恩情,沐家为明朝镇守云南280年
整个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个什么来头?
朱元璋义子沐英封王后世代镇守云南,为何能在200年里长盛不衰?
小乞丐被朱元璋收养为义子,长大后成为名将,子孙效忠明朝300年
明朝让沐英子孙世守云南,为什么还要设立云南巡抚?
朱元璋收养一个孤儿,小投资超大回报,替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