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犯罪父母被强制教育,父母“持证上岗”不再是段子

文 | 酒颜君

近日,杭州市强制亲职教育萧山实验基地正式挂牌,职能是对部分涉罪未成年人父母进行强制亲职教育。

人们常说“熊孩子背后必有熊家长”,亲情陪伴缺失、家庭监护缺位,家长的不尽责,不仅给了坏人可乘之机,也让不少孩子走上歧途,对这些不称职的父母,萧山区将要对他们进行强制“补课”了,让不合格父母“回炉再造”。

亲职教育,是一门教育父母如何成为合格、高效父母的课程。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表示,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指导,建议家庭教育立法让父母持证上岗,这一观点遭到很多人反对,认为父母天然拥有生育、教育孩子的权利,还需要“考证”就太奇葩了。如果我们把“持证上岗”换个说法,让父母多接受亲职教育,可能接受程度会高很多。

大家之所以对类似说法反感,是因为亲职教育在我们国家普及度不是很高,它的作用自然也就被弱化了。实际上亲职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发展成熟,他们教育类型丰富、组织体系完备、立法保障有力、经费支持充足。

英国1998年《犯罪与扰乱秩序法》中规定,法庭有权对被指控犯罪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发出亲职令(Parenting orders),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遵守命令中规定的有关要求和参加一定期限的咨询指导计划。

美国在亲职教育上属于探索早、立法早的国家,早在17世纪初就有了亲职教育的意识,无论是早期的殖民地的立法还是由民间慈善组织推动成立的协会,都非常注重父母对孩子教养的重要性。20世纪3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开设亲职教育课程,让亲职教育开始从非正式教育逐步向正式教育发展。

此后,美国亲职教育与时俱进,通过实施教养技巧开发方案向父母亲传授教养知识和技巧,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建立了国家亲职教育网络组织。个别州政府还要求公立学校实行教师给父母评估打分的计划,要求不合格的父母接受学习。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论,美国亲职教育在改善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行为和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仅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培养了家长积极的教养行为,促进了家长的个人发展,而且减少了虐待儿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

问题少年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少年犯错可以接受少管所的收容教养,而法律上对监护人的规制举措:剥夺监护资格和训诫显然是不足以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增设“强制亲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对于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的规定,公众比较担心的一点是怕流于形式,在实践中失去意义。其实,在浙江杭州之前,江苏早前也有过类似的探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和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在2020年印发《关于联合开展亲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介绍亲职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这些课程内容乍一看起来很虚,可是仔细想想,由于家长和孩子成长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事物不同,在教育上产生最大分歧的地方也就是这些“沟通方式”“价值观”“自我意识”等等很概念化的内容,这些无法量化的东西,才是家长们最迷茫的,也是最需要重新构建认知体系的地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有跟孩子好好相处,尽职尽责的决心,只是社会变化太快,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跟上时代脚步消除代沟的能力,强制亲职教育给问题家庭的辅导是有针对性的,由专业的机构提供帮助,为家庭制定合理的沟通方案,学习专业性的教育内容,总比家长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要好的多吧。

强制亲职教育实验基地正式挂牌,意味着我们国家开始注意到亲职教育的重要性,民众也乐于见到这一规定不仅是在各地方进行试点,而是能够全国推广,从未成年人犯罪家庭逐渐普及到所有家庭中,相信到那时,“父母领证上岗”也不会被当做段子一样质疑调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官建议:孩子犯罪 强制教育家长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有双胞胎妹妹了,呵呵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监护缺失成隐秘的角落
亲职教育||沟通零距离
强制“亲职教育”让不合格父母“回炉”
过年孩子被宠坏的5个征兆,你家中了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