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男人,怎么能不戴一次「002」?

男人总是喜欢两种东西——更大的,和更薄的。

比如每次一有新款手机和电脑上市,总免不了要在发布会上强调一番,产品又变薄了几毫米。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在不断争取更薄、更轻便和更极致的体验。

「超薄」这个形容词,同样让人浮想联翩。在便利店里买最薄的,总归不出错。

把一切东西做得更薄,是各行各业寻求突破的方向。当然,高级制表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高级制表界名副其实的「002」,超薄机芯的大师——「Piaget - 伯爵」。

2020年,「GPHG - 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的最高奖项——金指针腕表大奖「Aiguille d'Or」,就花落伯爵的Altiplano至臻超薄Ultimate Concept腕表。

既然叫「至臻超薄」,那么这款腕表究竟有多薄呢?

只有0.002米,也就是2毫米。

2毫米是什么概念?大约只有2张信用卡那么薄。我曾经有幸一睹其真容,拿在手上就像一片酥脆的薄饼干。

这款几乎违背机械物理原理的腕表,居然真的被伯爵做出来了。

这块腕表戴在手上,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的重量只有22克,相当于5张A4纸。而机芯与你的皮肤之间,只有0.12毫米的钴合金相隔。

不仅如此,伯爵还支持个性化定制服务。表桥、表盘、指针、螺丝以及主夹板的颜色、表带都能订制,排列组合多达195,000多种排列组合。拥有了它,就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腕表。

但是想买到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Altiplano至臻超薄Ultimate Concept腕表并非限量款,但因为复杂的工艺导致其产量非常有限。

据报道,这款腕表每年的产量只有3枚左右,售价40万瑞郎起(288万人民币)。

伯爵的超薄机芯,才是真正的「002」。接下来咱们就聊聊,为什么它能这么贵?超薄机芯的技术到底有多难?

这枚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腕表,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机械表。

它的厚度仅为2毫米,其中包括表壳和蓝宝石水晶表镜。要知道,普通的蓝宝石水晶表镜的厚度就已经超过1毫米。

各大品牌的超薄系列厚度大多都在4毫米左右。伯爵在超薄的基础上,又把厚度砍掉了一半。这枚石破天惊的腕表能拿奖,也是实至名归。

那么,伯爵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就要从结构和材质说起。

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腕表由167个零件组成,获得了不少于5项技术专利。因为尺寸太小,所以大部分零件都需要在显微镜下制作。

每一个零件都经过了重新设计。一些齿轮从正常的0.2毫米压缩到只有0.12毫米,比一根头发丝儿粗不了多少。究竟有多精巧,请看视频——

正常的机械腕表一般有四层结构——表壳、水晶表镜、表盘和机芯。为了把腕表做薄,伯爵把表壳和机芯融合在一起,手动上链机芯完全集成在表底盖中,一体成形,节省了很大的空间。

表壳和机芯合二为一,其实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儿。在1970年代末,这种设计首次出现在ETA的Delirium机芯里。但Delirium机芯是石英的,与机械机芯的制作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是机芯的发条。发条是腕表的动力源泉,腕表走时依靠的就是发条释放的弹力。

为了节省空间,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去掉了发条盒外壳,把发条直接安装在腕表框架的陶瓷滚珠轴承上。虽然结构奇特,制作困难,但是却仍然保持了足够的动力。充分上链后,动力存储长达40小时。

这颗还不足米粒大的陶瓷滚珠轴承,同样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和加工。它的尺寸精度极高,表面均匀。有了它,机芯无需定期润滑,且不易受到强磁场的影响,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是一个完美的圆形,没有突出的表冠。这是因为它真的太薄了,安装一个支棱出来的表冠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非常不实用。试想一个与其厚度匹配的微型表冠,根本捏不住,更别提调校了。

所以,这款腕表把表冠设计成可伸缩的,乍一看根本发现不了。在三点钟位置,表冠与表壳浑然一体。

只不过这种表冠调校起来有点麻烦,需要使用附带的专用工具。

而传统的滑动小齿轮和表冠齿轮以一颗「infinite screw - 永动螺丝」取代。这使得传动系统的齿轮得以在单个平面上侧向摆放,在紧凑的空间内产生足够的扭矩来缠绕发条。

光是研发这颗「永动螺丝」,伯爵就花了5年。

为了再薄一点,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采用将表盘置于表桥之下的专利设计。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表桥?

「Bridge - 表桥」亦可称为「夹板」,是用来固定机芯的零件,通常是两个以上的插梢或螺丝固定在主机板。表桥一般是在背面的,如果是背透的款式,把表翻过来就能发现它。表盘和指针通常都被放在表桥的上层。

但是,这款腕表的表底盖和机芯一体成形,表桥被放在了正面。而这也是它最奇妙的一点——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是一款非常叛逆的表,打破常规,颠覆传统。

说完结构,我们再聊聊材质。高级腕表是贵金属的天下,其中黄金出现的最多。但是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既不是黄金,也没有镶钻镶宝石,凭什么这么贵?

不是不想用黄金,而是因为它太薄了,黄金太软了。这么薄的黄金戴在手上,一使劲就弯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伯爵采用了一种新材质——钴基合金。钴基合金的强度是黄金的2倍多,也更耐磨。就算你不小心一屁股坐上去,腕表也不会弯。

但是,超强的硬度导致加工难度也更高,光是打磨工具的磨损都是一项很高的成本。

可即便如此,倒角表桥、环纹缎面打磨底壳、太阳射线缎面打磨表桥、环纹或太阳射线打磨齿轮...这些传统的瑞士制表装饰工艺,在这款腕表上一样都不少,精致至极。

蓝宝石水晶表镜则压缩到了0.2毫米,比标准的1毫米表镜还要薄80%。鳄鱼皮表带的厚度仅为1.5mm。

很难想象,如此复杂的机械结构,能够组装进2毫米的厚度里。伯爵的制表大师们苦心研发了4年,才让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腕表变成现实。

把机芯做薄,其难度并不亚于大复杂功能。制表师在纤毫之间,近乎吹毛求疵的追求,绝非易事。

制表里最会做珠宝的,珠宝商里最会做表的,就是伯爵。近年来,伯爵的珠宝似乎知名度更高一些,风头也盖过了腕表。但其实在这两个领域当中,伯爵都有绝技。从设计到交货,品牌工坊一手包办,良心品控。

拥有147年历史的伯爵,最初是靠机芯起家。所有机械机芯的设计、研发和制造全部在伯爵工坊内部完成。

1874年,创始人「Georges Piaget - 乔治・伯爵」在瑞士汝拉山区的仙子坡成立了一间钟表工作坊,专门制作怀表,并为瑞士各大的钟表品牌提供机芯。

伯爵的制表师

家族传承之下,伯爵一直顺风顺水,不断扩大。创始人的孙子「Valentin Piaget - 瓦朗坦・伯爵」是超薄机芯的爱好者,也是从他执掌品牌开始,超薄机芯成为了品牌腕表业务的王牌。

1957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伯爵的9P超薄手动上链机械机芯一鸣惊人,成为了当时最薄的机械机芯之一,厚度只有2毫米。2021年回看9P机芯,依然是全球领先的水平。

同年,伯爵Altiplano系列腕表问世,以超薄的机芯和优雅的设计成为了经典。

紧接着,1960年,伯爵又拿出了世界上最薄的自动上链机芯——12P机芯,厚度仅2.3毫米。18K金偏心摆陀「也就是『珍珠陀』」的设计独具匠心,堪称制表历史上的里程碑。

这种称赞并不过分,国外的钟表媒体称:「12P开启了超薄自动机芯的时代」。直到1976年,Jean Lasalle才制造出厚度为2毫米的2000机芯,险胜伯爵。(Jean Lasalle品牌已经破产)

2014年,在品牌成立140周年之际,Altiplano 900P诞生了,整个腕表的厚度仅3.65mm,再次创造了世界纪录。

Altiplano 900P的结构首次摆脱了常规机芯和表壳组装的构造,把表壳变成了机芯的一部分,是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的初代版本。

从1960年到2014年,伯爵花了54年的时间,好像只把腕表的厚度压缩了几毫米。但是,这其中的技术难度是无法想象的。

尤其是Altiplano 900P的独特构造,让伯爵不得不改变了传统的制表方式。

市面上的绝大多数腕表,都是把机芯做好之后再装上表壳。但是它的表壳即表盘,只能一体成形。连精度的调校都只能在表壳内部,一边制作一边调校,这对于制表师的手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900P机芯构造

在这期间,「Bulgari - 宝格丽」也在不断研发Octo Finissimo系列超薄机芯,与伯爵你追我赶,争当最薄。

直到四年之后的2018年,伯爵为了庆祝Altiplano系列诞生60周年,发布了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和Altiplano Ultimate Automatic两款腕表,再次证明了自家的制表实力。

这两款表,创造了两个新的世界记录——一个是「最薄手动上链腕表」,一个是「最薄自动上链腕表」。

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前文已经介绍过了,需要手动上链。而Altiplano Ultimate Automatic是自动上链,整个表的厚度只有4.3毫米。

左一: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中间、右一:Altiplano Ultimate Autom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因为自动上链比手动上链在结构上要多一个摆陀,所以自动机芯无法做得像手动机芯一样薄。

摆陀会在佩戴者手腕的运动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为机芯提供动力。为了提高效率,摆陀需要选择密度大的材料,做得尽量重。

举个例子,2010年伯爵推出的1200P机芯,厚度仅为2.35毫米。1200P是12P机芯的后代,也是世界上最薄的自动上链机芯之一。刻有伯爵徽章的半圆形零件,就是摆陀。

1200P机芯

在超薄机芯的领域,伯爵一直没什么对手。精湛的制表工艺和奇思妙想的机芯结构,让机械腕表拥有了更多可能。

除了腕表,伯爵的高级珠宝也不遑多让。而且伯爵还擅长把腕表和珠宝结合起来,展现出更强烈的美感。

1959年,首家「Salon Piaget - 伯爵沙龙」在日内瓦落成,专业的金材质与宝石镶嵌工艺工作坊也在这里。

伯爵璀璨夺目的大胆设计,受到了「Jackie Kennedy - 杰奎琳・肯尼迪」、「Elizabeth Taylor - 伊丽莎白・泰勒」等名流的青睐,还有艺术家「Salvador Dalí - 萨尔瓦多・达利」和「Andy Warhol - 安迪・沃霍」等也是品牌的忠实拥趸。这也奠定了伯爵奢华、高级的品牌风格。

1967年,伯爵发布萨尔瓦多・达利限量系列

总而言之,制表界的珠宝大师,伯爵当之无愧。

伯爵是个很有工匠精神的品牌。和流水线作业、大批量生产不同,伯爵的每一个作品都精致无比。在消费品爆发的时代里,显得如此特立独行。

我更愿意用「打磨」来形容它。用5年研究一颗螺丝,再用半个世纪把薄做到极致。

匠心和耐心,是我们的时代匮乏的东西。奢侈品的背后,不止是品牌效应带来的所谓「面子」,更是每一位工匠穷尽一生的追求与梦想。

正是这些漫长的、不断追求极致的时间,才是一件奢侈品的真正意义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IHH 2018最受关注的手表
超薄腕表强势归来之三足鼎立篇|伯爵|宝格丽|爱彼
不止是薄,伯爵制表塔尖之舞
伯爵手表到底有多薄?
制表行业史上十大最薄机械腕表
破纪录 | 仅厚4.3mm,世界最薄的机械腕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