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孤立真的那么可怕吗?


“那个女生好像被她们室友孤立了,好可怜哟。”

“肯定是她太孤僻了,要么就是人品有问题。”


在学校,我不时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对话。现在的大学女生似乎都害怕一个人,无论是上课、食堂吃饭、还是取个快递或者去楼下的超市买个水果,她们不是三五成群,也必定有一个人陪在身边。


而那些独来独往、被群体孤立的人就沦为了异类,被强行戴上“不合群”、“人品不好”的“高帽子”。孤立的命运如同洪水猛兽,让很多大学女生都退避三舍,避之唯恐不及。但是,被孤立真的那么可怕吗?


 

(一)不被孤立,你真的很满足吗?


我们先思考一下,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什么?美国学者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认为,个体有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感情需要


支配需要是控制他人与追随他人的需要。感情需要是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此处暂且不表。包容需要则是一种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求,对应着女大学生宿舍或朋友团体形成的心理机制。所以,人际交往的本质是满足个体的需要。


那些害怕被孤立的人,渴望与尽可能多地与他人发生联系,通过接触来保持自己包容需要的高度满足。她们要置身群体之中,要拥有至少一个伙伴陪自己上课吃饭,否则便有一种欲望未被满足的寂寞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他人异样的目光。


大学伊始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融入室友,以前从来不看娱乐新闻、综艺节目的我每天都要花费1-2个小时关注饭圈最新动态,以便卧谈会时能接得上话茬。


曾经立志只看IMDb排行榜上的电影的我,开始每周和室友出入电影院,为漫威的超级英雄们贡献票房。习惯早睡早起的我,周末六点醒来后硬生生地躺了三个小时,只因室友都在睡觉。


这样的我被她们接纳了,我们一个宿舍六个人形影不离,干什么都集体行动,与校园里走在一起的女生们别无二致。那时候的我,不会感觉到寂寞,因为身处喧嚣,被群体包容。但那样不被孤立的状态,真的有利于我的成长和发展吗?

 

(二)交往满足的需要是否大于你的其他需要?


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有问题,是在我发现自己半年看的书只有个位数,上次看IMDB电影还是在暑假,以及,由于熬夜和睡懒觉我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


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大一上期末成绩,我考了班级十名开外。于是,大一下学期,我果断地选择了疏远室友,大部分时间都单独行动。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被剩下的五个人孤立。


刚开始,一个人让我很不适应,总想找个人说话,总想和别人一起玩笑,害怕一个人走在路上,也还害怕自己一进宿舍,原本欢快的气氛一下子急剧降温。但我还是选择了独处。


我固然有与他人交往、参与群体活动的需要,但我更需要的,是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学习,能够看到晨曦和感受清风,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


大学本来是一个提升、发现和开拓自己的地方,如果我因为害怕孤立而选择亦步亦趋,那么我失去的是成长和认识自我的机会,是深化灵魂的机会,是对未来的把握。不被孤立与这些相比,实在无足轻重。 


这个世界是平衡的,你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得失之间,是自己利益之间的平衡。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我选择了独处和提升自己,就必然失去群体的包容和接纳。


但我义无反顾。在小圈子里,她们会对随波逐流的你笑靥如花,而今后步入社会,广阔的世界不会对一无是处的你温情脉脉。

 

(三)在独处中挖掘自己


被孤立的结果是,你必然要学会独处。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独处更让人惧怕的了,他们害怕寂静无声,害怕那种只剩下自己一人与自我思绪及长篇内心独白独处时的静默。”



独处,是一个审视、挖掘自己的过程。远离了从众的无意义活动,我们就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你会和自己对话,明白内心的欲望和恐惧。你会回顾、总结和反思过往,一个更加真实而清晰的你会出现在你面前。


大部分人在独处之后,显得更加平和淡然。因为真正了解到,剥开生活华丽的袍子,真实的自己有多么浅薄与不堪挖掘。有了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你会知道他人的鄙夷嘲讽或阿谀奉承都是无关紧要,因为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独处,也是一个高度专注,灵感喷薄的过程。歌德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1922年,卡尔·荣格在瑞士一个名为柏林跟的村庄建起了寓所,并在其中开辟了一座私人办公室。他随时都带着钥匙,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这个房间。


一年之前,他发表了《心理类型学》,系统总结了自己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思想的差异。


在上世纪20年代,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提出质疑需要惊人的勇气。想要支撑自己的观点,荣格需要高度地专注思考,创作一系列能够支持和发展分析心理学的文章和著作。


“在休息时,我可以独处。”荣格这样评价自己的办公室。正是给自己开辟了独处的空间,荣格才有可能不被打扰地长时间思考,专注地从事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卡尔·荣格后来发展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与其导师弗洛伊德并驾齐驱。


凡此种种,无不告诉我们,一个有追求、会反思的人是不会拒绝独处的。独处的时间赋予他们力量,让他们在日渐平庸肤浅的大众人潮中脱颖而出。


而我们身边牛逼哄哄的大咖,很可能就是经历了独处的磨砺,在静默中厚积薄发,才有了现在人前的万丈光芒。如果你从来不曾被一个平庸的群体孤立,不曾过一种独处的生活,你是不是该反思,也许你跟他们一样平庸。


孤立不意味着孤独,灵魂丰盈,没有谁能真正孤立你。 


校订:吴巍 / 姚色丰 |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一开始被室友孤立,四年后独自考上研究生,大学导员说出实情
大学寝室中的人际关系
不悬浮、就是“干”的青春才能让大家共鸣 | 《二十不惑》首播测评
女生宿舍“最吃香”的3类人,她们不懂勾心斗角,却被全宿舍宠着!
眼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