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古人喜欢说“填词”,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说“写诗”很正常,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如果说“写词”是不是很容易引起歧义,标准的说法应该是“填词”。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词是填出来的呢?

填,本意是把空缺的地方补满。有个词叫“填写”,在表格、单据的空白处写上相应内容。

填词也是如此,文人根据曲谱,填写文字。由于文字优雅,音韵和谐,读起来口舌生香,就成了一种文学形式。

早在汉代,就有了官方机构乐府。

其中的官员根据音乐旋律变化琢磨如何配词,通过长短不一的语句,贴合音乐的旋律。由此出现了歌、曲、词、调等不同的创作形式。

乐府中常常排练新的曲目,由官员负责审查。为了加速审查流程,对文字的内容格外重视。

就这样,词传下了很多,大部分曲子都失传了。到了晚唐五代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

关于词的起源,有学者认为和汉代的“倚歌”有关。

倚歌是一种音乐创作形式,先作曲,再配词,然后在民间流传。《汉书》中有“上自倚瑟而歌”的记载,有学者这是倚歌的一种形式。

一直到唐宋时期,湖南一带还有倚歌这种音乐形式。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词不能瞎写,要配合音乐旋律。

有了规矩,有了要求,就要去符合。用一个“填”字,说明了文人的创作方法。

接下来大家也许会有第二个疑问了,未必所有的文人都懂音乐。对于那些不懂音乐的人,他们如何填词?

词刚刚出现的时候,跟音乐关系密切。在这个阶段,不懂音乐绝对无法填词。

到了宋代,随着人们对词的熟悉程度加深,有了“偷懒”的办法。

比如,一个曲牌代表一个曲调,曲调的快慢节奏都被标注出来,文人创作的时候按照固定格式要求就不会出错。

也就是,文人将其定型,就像写诗那样用平仄代表旋律,用句式长短表现节奏。

纵观两宋文人,精通音乐的不多,但会填词、能填词的文人数不过来,就是这个道理。

又懂音乐又会填词的才子,首推姜夔,人称“白石道人”。

品一品他填的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平仄转化流畅自然,读起来仿佛天籁一般。这就是音乐家填的词,朗朗上口,不费劲就记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词简介
怎样创作出好的歌词 - 歌词创作 - 百皇音乐网
较完整的流行歌曲词曲创作-了解词曲关系 - 论坛 - 红袖添香
在宋代,词是主流吗?
文人音乐
草东鼓手突然离世,但只要有人还在听草东,她就一直活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