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抓捕西安悍匪杜辛福纪实:一人杀死89人,日伪和国民党都抓不到他

晚清以来,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曾经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刀客”。

剧照

“刀客”的由来

清朝末年,社会秩序严重失控,等级阶层不断变化,灾疫频发,流民大批出现,成为社会痼疾。大批流民无法被正式的社会组织吸纳,刀客之滥蔚然成风。

刀客之名的由来,与他们手持临潼关山镇(今属阎良区)所造的关山刀子密切相关。

此刀长约3尺,宽不到2 寸,形制特别,极为锋利。因大多数刀客的活动范围集中在关中地区,故又名'关中刀客'。

随着势力的发展,一些刀客组织与各色势力勾结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区域武装力量,在地方政治生活中均扮演了微妙的角色。

刚开始,这群武艺高强的群体扮演着保护本土乡民,扶危解困,反抗贪官污吏的角色,颇受地方民众敬重。但是到了后来,刀客却成了基层秩序的破坏者。

他们手持关山刀,与官、匪相互勾结,烧杀抢掠,为害一方,在地方已构成“刀害”。

辛亥革命中,陕西出现了一批积极参加革命的著名刀客首领,如王一山、高峻、王绪朝等人。他们引领民众,“一时泉涌风发,如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关中四十余县数日之间,莫不义旗高揭矣”。

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自幼因其父亲杨怀福被官府杀害,愤而投身于刀客组织,与同乡成立了“孝义会”。

辛亥革命时期,杨虎城率“孝义会”会众参加革命,他的最初的兵源,就主要是以“刀客”为基础的。

但是像杨虎城这样的刀客毕竟只是少数。很多刀客在天下大乱的那个年代变成了江洋大盗,打着刀客会的旗号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老百姓谈刀客色变。

在这些刀客中,匪号“双头刀客”的杜辛富就是一名打着刀客的名义,做着杀人越货勾当的惊天大盗。

“双头刀客”杜辛富

杜辛富1905年生于陕西省耀县,自幼酷爱习武。他出生在一个家境优越的地主家庭,是杜家唯一的儿子,所以杜父对这个儿子的爱好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为他遍访名师,请来了不少江湖好汉教杜辛富习武。

杜辛富算得上是个练武的天才。他十几岁时,就凭借着一柄单刀,打遍耀县无敌手,连县城两家镖局的大镖师也不是他的对手。

1920年,他参加了在耀县举行的一次国术竞技,七战全胜,一举夺魁,轰动了全县。

在这次竞技赛上,杜辛富结识了耀县刀客会首领、绰号“老五”的张兴五。这个张兴五和其兄张明轩,是耀县当地一霸,手下有爪牙与打手30多人,平日里素来横行不法,专干些抢霸田产,欺男霸女的坏事,积累了巨额财富。

仅在阎良镇,张氏兄弟便有6座商号,垄断了当地棉花、粮食等行业,还在耀县开设了四家赌场和两家烟馆,可以说无恶不作。

杜辛富虽然家境不错,但和张家兄弟相比差得太远。尚未成年的他,对张家兄弟的生活十分羡慕,于是投靠在张家兄弟手下,也干起了鱼肉乡里的勾当。当地人憎其行径,给杜辛富起了个外号叫“仄楞子”,对他恨之入骨。

十六岁那年,杜家与邻村一位姓王的大地主因田地产发生纠纷,王家暗地里收买土匪,在一个深夜闯入杜家,杀死了杜辛富的父亲。

杜辛富闻讯赶回家,将父亲安葬好之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潜入王家,将王家一家十余口人全部杀死,之后逃之夭夭。

虽然说杜辛富杀人是为了报仇,但毕竟犯下了灭门惨案,受到了官府的通缉,就连他的“大哥”张兴五也无法保他。

几天后,东躲西藏的杜辛富被省城下来的几名警察捉拿归案。尽管杜家花重金请了最好的律师,想救杜辛富一命,但毕竟案情太过巨大,杜辛富最后还是被判开刀问斩。

杜辛富倒也是条汉子。行刑当天,他面不改色,饱餐一顿之后,被五花大绑押到刑场。

午时三刻一到,刽子手手起刀落,杜辛富被一刀砍翻在地。监斩官草草地望了一眼,便确认杜辛富已经死亡,于是带着行刑队打道回府。

监斩官刚走,杜家的亲属便急忙将杜辛富的“尸体”塞进早已备好棺木,用马车拉到一座早已提前租好的寺庙中。

庙里早有几位穿着西装的人在等候,他们围着杜辛富的“尸体”进行了一顿处理,杜辛富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原来这是杜家花费巨金贿赂了当地官府和刽子手,又托张兴五从汉口请来了最好的外科医生,只为救杜辛富一命。

所以刽子手在刑场上那一刀并没有砍中杜辛富的要害,监斩官也根本没有验尸,杜辛富就这样神奇地死里逃生。

在庙里养了两个月的伤后,杜辛富痊愈了。迈出庙门的那一刻,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双头刀客”,意思是自己已被砍过一次脑袋,现在的脑袋是第二颗。

他的心里定下了目标,一定要成为一名“威震陕西”的刀客,让官府看看,自己脖子上那一刀不是白砍的!这一年是民国十二年,杜辛富刚刚18岁。

数日后,杜辛富潜入省城,将捉拿他的那几名警察尽数杀死,将他们的脑袋挂在了警察局院子里的旗杆之上。他还在旗杆上贴了一张纸条:“双头刀客,刀过头落!”

从那之后,杜辛富便彻底成为一个杀人恶魔。他打着“双头刀客”的旗号,只要人家给钱,便替雇主杀人,二十年间作案频频,犯下了累累血债。

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中,至少有89人死在这个恶魔手下。尽管国民政府一直都在通缉他,但狡猾的杜辛富总能凭借高超的武艺,屡屡逃脱。

1940年,我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也曾对杜辛富展开抓捕,但由于日寇的扫荡,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一直没有将杜辛富捉拿归案。

杜辛富去哪了?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此回到了人民怀抱。从1950年1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对陕西地区的土匪展开连续进剿。

至6月底结束,陕西匪患基本肃清。但是杜辛富好像凭空消失了,我军虽然四处查访,也没有他的消息,甚至连他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幸好在这次剿匪中,我军击毙了“刀客会”的头目张兴五,活捉了另一头目张明轩。经过审问,张明轩供认1949年9月,他还在西安见过杜辛富,杜辛富告诉张明轩自己准备隐姓埋名藏匿起来,并自信地说:“共产党抓了我十几年也没抓到我,他们不可能能抓到我!”

面对杜辛富的嚣张气焰,刚刚成立的西安市公安局的民警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剿匪追逃队长毕克俭望着同志们一张张气得通红的脸,将捉拿杜辛富的任务交给了年轻的民警陈增福。

十九岁的陈增福是刚从部队调入公安局的。在此之前,他是榆林军分区第五团的一名班长,人很机灵,又有点文化,所以被组织上安排进了西安市公安局剿匪追逃队。

当时公安局几乎没有任何有关杜辛富的任何资料,也没有杜辛富的照片,只知道几个月前,他在西安出现过,此外别无线索。所以面对领导“务必捉拿归案”的要求,陈增福一时竟无从下手。

毕克俭给陈增福派了一个名叫周梦公的搭档,是一个刚参加革命的新同志,经验还没有陈增福多。

根据张明轩的供词,他是在西大街“万福瓷器行”前最后一次看到“双头刀客”杜辛富的。

当天杜辛富身穿一件白竹布短褂,头戴白色帆布帽,手里提着一个竹盒。

两位侦察员研究了半天,突然想起一件事:国民党当年对杜辛富发过通缉令,那上面应该有照片,找到这些通缉令,不就知道杜辛富长什么样了吗?

可当他们来到档案室后,却大失所望。原来在解放西安前,国民党警察局接到通知,将以前的卷宗都销毁了。所以档案室根本没有杜辛富的照片!

两人没办法,感觉还是得从杜辛富的社会关系入手。毕竟杜辛富在西安呆了很久,一定会和人交往的!

两人走访多日,终于找到了一个名叫范庸的生意人,他是杜辛富的远亲,西安解放前,杜辛富还在他家住过几天。西安解放后,杜辛富再也没有来找过自己。

据范庸说,西安解放后,杜辛富应该没有离开西安,就居住在西安市内。因为在西安快解放时,有一天杜辛富还来他家喝过一次酒。当时杜辛富提着一个竹制的食盒,里面装着些酒肉,两人喝了一下午。

这种食盒防尘保温,当时西安不少饭馆都用它送外卖。只不过范庸问起杜辛富今后的打算时,杜辛富绝口不提。从那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

有了这个线索,陈增福十分开心。他认为只要一家家馆子去访查,就一定能找到杜辛富点菜的饭馆,也一定能查到他的下落。

西安城区面积很大,饭馆很多。陈增福两人一连跑了好多天,却没有任何突破。两人无奈之下,只得向毕克俭队长救援。

“梁有道”是何许人也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毕队长听完这些线索后对两人说:杜辛富去提着食盒去范家吃饭,里面的饭菜还没有凉,证明他点菜的饭馆一定离范庸住的地方不远。你们以范家为中心,在附近几条街仔细查找,一定能找到线索!

毕队长的话,提醒了两位侦察员。两天后,两人终于在西大街找到了一家名叫“万福酒楼”的饭店,他们家的食盒经范庸辨认,正是杜辛富每次去自己家拎的那种。

目标既然曾在西大街一带出现,现在又没有其他线索,陈增福两人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也就是蹲点守候,希望杜辛富能再次出现。毕竟现在还没有惊动过杜辛富,杜辛富也不知道公安局已在这家饭馆外设下了埋伏。

1950年9月15日午后,陈增福在“万福酒楼”外发现了一个身穿白竹布短褂,头戴白色帆布帽的中年男子,当下就跟了上去。半小时后,这名男子在酒楼吃过饭出来,进入了不远处的一家药材铺,再也没有出来。

陈增福回警局后一查,发现这家药材铺的老板叫“梁有道”,于是立即向领导进行了汇报。毕队长让两人带着范庸来到西大街,躲在一户人家的楼上,等这位“梁有道”出门时进行了辨认,确定他就是杜辛富。

当天深夜,毕队长带着陈增福和周梦公,以及追逃队的十余名侦查员,包围了这家药材铺。一切安排妥当后,毕克俭叩响了药材铺的大门。

杜辛富已经睡下,被叩门声惊醒后,喝问:“谁?”毕克俭说媳妇肚子疼,请老板开门,自己要买点药。

杜辛富刚打开门,众人一拥而入,毕队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杜辛富扑倒在地,大家围上来,将他死死摁住,并用绳子将杜辛富五花大绑起来。

杜辛富到案后,坚持说自己叫“梁有道”,是耀县来西安做药材生意的,拒不承认自己就是“双头刀客”,还拿出国民党警察局的户籍本给自己证明。

毕克俭冷冷地问道:“你听说过'双头刀客’这个人吗?”

听到这话,“梁有道”的脸色骤变,随即又恢复正常,只是摇了摇头。

毕克俭见“梁有道”死不承认,于是慢慢踱到他的面前,猛地托起“梁有道”的脖子。果然,这个“梁有道”的脖子上,赫然有一道长长的刀疤。

毕克俭冷笑道:'双头刀客’,你是上过刑场挨过刀的,你脖子上这道刀疤,你还想抵赖吗?”

“梁有道”哆嗦了一下,长叹一口气,终于低下了头。

剧照

“双头刀客”的覆灭

原来,在我军发起陕中战役,西安面临解放之际,杜辛富感觉末日即将来临,于是解散了手下的喽罗,让大家“各奔东西,自谋出路”,自己则带着这些年抢来的钱财,想逃往河南。

在逃亡的路上,杜辛富偶遇了一位名叫梁有道的药材贩子。这人和杜辛富长得十分相像,当时正好因为贩运药材被土匪抢了而走投无路,杜辛富便心生一计,说愿意和他合伙到西安做生意,将梁有道骗到了西安。

来到西安后,杜辛富躲在暗处,让梁有道出面租下了一间店面,用最短的时间开起了一家药材铺。

之后,他潜入药材铺,将梁有道杀死,自己则冒用梁有道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药材铺的老板。当时正是西安面临解放之际,城里形势十分混乱,所以他的这个“偷梁换柱”的行为并没有被人发觉。

“洗白”身份后,杜辛富自以为安全了,于是又请了两个曾在其他药材铺干过的伙计,负责店里的营业,以免露出马脚。

他的如意算盘是:反正自己搜刮了不少财富,这些钱足够自己下半辈子用的了,就这样“隐居”起来,快快活活地过上一辈子,自己有了合法身份,共产党再也抓不到自己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凶残狡猾的杜辛富,终归还是落入了人民的法网。1950年12月,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匪徒,在西安被人民政府镇压。这次他就算他有两个脑袋,也不可能逃脱正义的制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抓捕西安悍匪杜辛富纪实:一人杀死89人,日伪和国民党都抓不到他
古代精美食盒
老照片:外国人镜头下70年代西安
西安荐福寺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我与前进2698(2694)机车的不解之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