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古诗词之美,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那个传统社会,已有很大变化,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扬其中体现的永恒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体味中式审美,更要注重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而言,一般诠释学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符合论,西方文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符合论占有较主流地位。中国的文艺批评基本也是以符合论为主。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著名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它要求理解创作者的原意、作者和文本发生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要素。现在一般语文教学要求的理解也基于此。

另一种是视界融合论,这种理解较强调阅读者的阅读体会,重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而尤以现代诠释学的主要人物伽达默尔提出“视界融合”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理解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应该兼有符合论和视界融合论两种眼光。

另外,在传统中国的诗论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情感价值,《尚书》说“诗言志”,陆机说“诗缘情”,“志”为情志,“情”为情感,都属于现代所云的情感范畴。因此古代诗歌中大部分都是抒情诗,但诗歌并非不能说理,说理诗在宋诗中较为多见,此外魏晋的玄言诗、唐宋禅诗也多有说理内容。只是说理诗和抒情诗一样,必须有鲜明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还应该兼重情感和哲理两个向度,而不必厚此薄彼。

注重以上三点,则读古诗词可说具有了文化意识和现代眼光。不妨以这样的眼光,欣赏和分析几首古诗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古诗词?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古诗词文本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解读
诗歌与音乐是什么关系?
中国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语文素养的渗透
根植传统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订阅 2021年12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