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平凹新作《秦岭记》,以人格化手法讲述大秦岭的灵性,逸趣横生

文·段宏刚

贾平凹先生堪称文坛劳模,以高产著称全国文坛,并且,他在保持高产的同时,又能严格把控作品质量,每一本书都能引起轰动,深受读者的追捧。放眼当代文坛,能跟他相提并论的作家确实寥寥无几。

5月上旬,贾平凹先生又推出了个人第19部长篇小说《秦岭记》,这是一本不到20万字的笔记体小说,全书共有55个章节,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主体,称作“秦岭记”,由31个章节组成。他以人格化的手法,赋予大秦岭的山石草木以灵性,通过它们讲述了不同的故事。

第二部分叫“秦岭记外编一”,由17个单独章节组成,主要讲述了发生在大秦岭主峰太白山及其周边的世事。

第三部分叫“秦岭记外编二”,收录了作者7篇跟此小说主题息息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旧作。

作为笔记体小说,《秦岭记》是贾平凹在文学探索之路上的另一种尝试,他在之前的18部长篇小说中,除了《带灯》带有笔记体小说的影子之外,其它作品则都是传统的写法。可以说,《秦岭记》是贾平凹第二次对笔记体小说文本的尝试和探索。

《秦岭记》的写作手法相当新颖,贾平凹模仿和吸收了《山海经》、《聊斋志异》等名著的创作手法,同时还借鉴了散文的笔法,有意识地突破了文体的界限,旨在给读者传达一种形而上的意念,让读者在云淡风轻间去体悟另一番韵味与玄机。这对一名早已成名的作家来说,还能不断突破自我,实属可贵。

《人民文学》对其评价为:行文貌似实访照录,本事趋于志异奇谈。

贾平凹熟悉国画大写意,在写作之余,经常会拿起毛笔画几笔,按照他的话来说:对精神、思想、情感、意念等形而上的东西,文字总有捕捉不到的地方,只好用绘画来补充。

实际上,在《秦岭记》的创作中,国画里的留白手法多处被贾平凹信手拈来,融入到小说创作里,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读此小说,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贾平凹在《秦岭记》里之所以留白,不是他故弄玄虚,而是因为“留白正是秦岭的无限可能与无法被掌控”

贾平凹出生在商洛丹凤县棣花镇,他的老家属于延绵不绝的大秦岭的一部分。他小时候在老家的山上种地、插秧、割麦、放牛、砍柴、挖草药,凡是常见的农活他都干过。

长到19岁,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省城西安上学,最后在大城市安家。然而,他的根毕竟在丹凤,每年他多次会抽空回到家乡看看,跟族人和儿时玩伴拉拉家常,始终跟家乡有割舍不断的纽带。

正是在一次次回家中,他不断被家乡的人事和景物所熏染,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

由此,读者就看到了他用之不竭的灵感和源源不断的新作,这些作品绝大部分以他的家乡的风土人情作为窗口,进而展现了当代农村生活的全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贾平凹是地道的大秦岭的儿子,大秦岭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的创作离不开大秦岭的滋养和庇护。

然而,大秦岭很大,雄浑开阔,一眼望不到边。它像一条巨龙一样横卧在华夏大地的中央,东边跟大别山余脉接壤,西边跟昆仑山余脉牵手,全长超过1600多里。大秦岭跨度之长,占地之广,气候环境之复杂,动植物种类之丰富,人文积淀之深厚,名胜古迹之繁多,都创造了我国之最。因此,大秦岭享有了“中国后花园”的美誉。

贾平凹虽然在商洛的大秦岭里生活了几十年,但所见所闻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他曾坦言:秦岭实在是难以识得的,面对秦岭而有所谓识得者,最后都沦为笑柄。

在他眼里,大秦岭实在浩大,人们很难认清它的本色。因此,他愿意用朴实无华的、带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借用曲折离奇的故事的外衣,讲述他心中的大秦岭,算是对它的敬畏、眷恋和感恩。

贾平凹曾说:愈是写作,愈明白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越写越有了一种敬畏,敬畏大自然,敬畏社会,敬畏文字。作品常常是在这种敬畏中完成的,只想把自己体悟的东西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用一个传奇的故事或一些华丽句子去取悦读者。

在创作《秦岭记》时,他正是以这种心态完成的,因此,他下笔很顺,去年底他才用了80天就一气呵成,完成了这本10多万字的小说。

实际上,《秦岭记》跟贾平凹在2017年写作的小说《山本》有很深的渊源。当年为了创作《山本》,贾平凹深入大秦岭走村串户,通过采访,以及阅读县志,整理了许多关于大秦岭的草木记和动物记,并且收获了许多流传于秦岭之中的传奇故事。

一些资料启发了他的思维,于是,他萌生了写一本“秦岭志”的想法,当时没有用上的资料,恰好成为他创作《秦岭记》的腹稿。

《秦岭记》的另一个特色是“以实写虚”

他在写作时,有这样一段感悟:我要固执地把意念的心理的东西用很实的情节写出来。写作说到底,都是在写自己。你的能量,你的视野,你对天地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决定着作品的深浅和大小。

从这个层面来讲,贾平凹写《秦岭记》是在写自己,写自己心中感悟了几十年的大秦岭,因此,一些读者也把这本书称作“一个人的山海经”。

他在《秦岭记》里,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大秦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还有它的精气神,以及“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就是“道家思想”所说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大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之窗】贾平凹:新作《秦岭记》是我的厚积薄发
隔靴挠痒的贾平凹新作河山传
梁晓声、贾平凹、孙甘露、石钟山、海飞等名家长篇新作集中亮相,开掘现实主义新鲜表达
每日笔记(5月11日)|秦岭记及其它
你可知,贾平凹因它毁誉参半!读者:这是一部流芳百世的小说
贾平凹:我这辈子,最下功夫的是作家这个角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