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瓷器”?康熙釉下三彩的特点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什么是瓷器?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并长期铸造的一种用品,后来传遍全世界,瓷器一般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第一用细腻而白皙的特殊泥土作材料,最优质的瓷土是景德镇附近高岭村所产的白土(俗称高岭土),经过人们的加工以及选择使之成为含有铅高铁低的优质胎土!

瓷器一般均是有耐高温的釉!

烧造瓷器的火候一般温度比较高,普通的陶器烧成的温度一般在600℃到800℃之间,而瓷器通常在1200℃之上,有的高达1300℃到1400℃,由于温度较高,所以轻击可以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高温瓷器釉色永不会褪变消退,可以用水洗,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千百年来中国瓷器的烧造从低级到高级技法也是提高了很多,而现在瓷器已经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品,一些祖传下来的瓷器,更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水平。

什么叫瓷土?

瓷土的种类非常的多,他们因为种类的组织性质不一样,所以在矿物学上也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是陶土工人们都习惯把制作陶器用的土叫做陶土!把制作瓷器的土叫做瓷土!

陶土的功能是助溶剂含量特别的高,烧成温度不超过1000℃。瓷石高岭土的助溶剂含量就比较低,铁的含量也是比较低的,因此在1200℃以上能够烧结成瓷,多以这些都称之为瓷土!

当然这些定义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朝代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就比如商朝的白陶和唐代的三彩陶都是用瓷土制作而成的,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宜兴的紫砂壶助溶剂含量和瓷土一样都是比较低的,烧成性质也和一般的陶土不一样,因为主要用于制作陶器,所以就成陶土而不是瓷土!

这里还是给大家做一个延伸,因为是讲瓷器,所以延伸也是瓷器,今天的知识是康熙釉下三彩瓷器的主要特点!

康熙时期釉下三彩的烧制水平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就算是后来的乾隆烧制的水平也是大大不如,可能也是因为手艺失传,康熙时期的釉下三彩的制作水平可以说是工艺非常的复杂,温度也不好控制,烧造的难度非常的大,很难仿制,不然釉下三彩肯定出了很多仿制的,后来仿造的釉下三彩不仅在胎质上发生了变化,就连造型也是变化,而且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最主要的是纹饰的发色上不如康熙时期的漂亮!最主要的是青花的晕散没有真品的自然,豆青的发色也没有真品的纯正,这主要是由于在烧制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控制温度所导致的,因此在坚定康熙釉下三彩瓷器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器物表面的纹饰的发色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与瓷的区别?
陶瓷的分类与鉴别
从印纹硬陶到原始青瓷,温度决定一切
中国陶瓷历史文化简述(1):释义:何谓陶瓷?
瓷器的成长(1)最早的瓷器:原始青瓷
陶器与瓷器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爱问知识人 - 潇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