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0幅 苏轼说画  贡献巨大

(1)我的诗画

       标题:黄河之水
      题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诗句)
      诗意:黄河的流水好像是从天上倒下,奔腾而来;接着往大海汹涌奔去,不会再回来。站在大堂上照着镜子,看自己满头白发而生悲伤,感觉是早晨的时候还是满头黑发到了傍晚就白雪满头。感慨啊:人生苦短,匆匆而过,过去了就不会重来。


(2)我说诗画

      我对苏轼的崇敬是浸入骨髓的。他不仅为“仁”而坚守政坛,不仅诗歌散文达到历史巅峰,在绘画、书法、音乐、饮茶、烹食等等领域也曾是神般的存在。他不能超越那个时代的人间际遇,却能够把握灵魂,将文化变成灵魂的拐杖。
      本文单提诗书画。苏轼所在宋朝,画工们为了生存,模仿、守旧、程式化严重。苏轼以他的艺术视野与境界说了很多。
      他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跋宋汉杰画》)他将士人画与画工画区别开来,强调士人画追求神韵,不拘形似,重在抒发自我心意。
      他首提的“士人画”,导引了后来“文人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他说王维的画“画中有诗”。他认为画与诗一样,不仅要写物,还有写意。自然界的一切物象在诗人眼中无不具有独特的情调,以满怀诗意来画画,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诗意。他说“诗画本一律”,画中是否有诗意应当在于画家是否有诗情,是否画画时有情感的波澜。
      苏轼还将书法引入绘画,成为文人画突出的艺术手段。到后来,“笔墨”逐渐成为文人画最重要的标志。
      他说,“常形不失,人皆知之,常理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欲得妙笔,当得妙于心”。他对绘画的“似与不似”“新意与豪放”“妙笔与妙心”的审美理解,清晰明确,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与后来的绘画界。
      他偶尔画一些枯木、丛竹、怪石等,作品洒脱、奔放、无拘无束,超脱名利,追求精神的享受。
      苏轼将诗书画结合起来,提出文人画说法,不仅对中国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更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轼作品《枯树怪石图》。

                  2022.9.24

       @友情合作:建州高山岩茶(北苑贡茶)推介,茶室茶店书屋诗书画创作,图书印制前改润稿,各种活动文案写作,友情联系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苏东坡的标准,什么样的画才有资格称文人画?
苏轼:艺术家是诗人,而不是画匠
【觅画记】苏 轼:笔力跌宕于风烟无人之境(上)
刍议苏轼的几种绘画理论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
从苏轼题画诗看文人画的文化根源(翁旨远 王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