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国保”古建楼阁赏析

楼阁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外形恢弘、结构繁杂、风格多样,是中国古建艺术中绽放的一朵瑰丽奇葩。

中国古建之楼阁建筑

关于“楼”与“阁”的咬文嚼字,有必要解释下,因为涉及古人对楼阁的称谓,有楼有阁,后人经常对此概念含混不清。《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楼,重屋也。”即泛指两层及以上的建筑;那什么是“阁”?《礼记》曰“阁以板为之,度食物者也。”也就是说它最初是储存物品的木隔板,“束之高阁”中的阁就是指这东西。再衍变到后来,阁越做越大,在屋顶做出了一定私密专属的小空间,完全可以住人了,称之为“阁楼”。此时对于“阁”引申出了许多象征意义(多有架高保护之意),例如对于未出嫁女孩的卧室叫“闺阁”,中央政府最高机构叫“内阁”。

左阁右楼,这就是早期的显著区别之一,“四敞”才为阁,不过后期多数楼也变成四敞的了,且也有平坐

左为阁,右为楼,并无本质区别,仅沿用原楼与阁的称谓

既然“阁”也变成了多层建筑,那与“楼”的区别在哪里?从唐代开始有几处形式上的区别:第一是否有“平坐”,有“平坐”为阁,无“平坐”为楼。所谓“平坐”,就是多层建筑挑出的平台或走道,一般外沿设栏杆,它的作用就是供人凭栏眺望,观景之用;第二底部是架空还是建在高台上,底部架空为“阁”,建在高台上为“楼”;第三,叫做“重屋为楼,四敞为阁”,即四面皆有门窗和平坐,才能称之为“阁”。最后补充一点,早期比如唐代,“阁”是专属皇家的建筑形制,地方和民间建筑绝无“阁”的称谓。例如滕王阁,滕王李元婴为了显示自己仍是皇室中人,特地将其建成阁的样式以区分楼的形式。

滕王阁

注意这是早期的区分,如按这标准划分后期很多楼应该称之为阁,比如现在的黄鹤楼因称之为“黄鹤阁”,标准的四敞有平坐。所以衍变至后期,多数楼阁二字互通,并无严格区分。

黄鹤楼

从结构形式而言,古楼阁建筑有个衍变的过程,是从独立单元的叠加逐步走向整体构成的确立。从缠柱造到叉柱造、永定柱造,再到至通柱造,建筑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楼阁整体结构稳定性有了极大提高。

阁楼式建筑的缠柱造与叉柱造示意

从使用功能用途看,楼阁建筑比较多元化,具体可分为宗教、祭祀类,城防军事类,游赏娱乐类,另外还有用途特殊的文化藏书类、钟鼓楼建筑,大部分以复合功能居多。以下,主要按功能以面的方式极简介绍,近现代的仿古建筑不在此罗列范围之内。

这里注意图片中标注的“国保”并非全部单独性建筑属性,有的只是整个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另外国保第一批次(1961)至第八批次(2019)有什么区别?区别还不是一般的大,公认的评价是“文物价值国一、国二是经典中的经典”,含金量极高;从国六开始,出于提高文物保护级别、扩大保护面的角度,国保数量急剧上升,尤其国七公布近2000处,占现有国保总数近40%。

01 宗教、祭祀型楼阁建筑

我国国保级文物单位截止2019年10月前后八批次,总计5058处,以古建筑最多,共有2162处。而这当中又以寺庙建筑最多,所以相应的宗教、祭祀型楼阁建筑在这里也是最多的一类。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为雍和宫最后一进大殿楼阁,其内万佛汇聚,建筑恢弘雄伟【1961年国保】

广西玉林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其内柱悬空、杠杆串联,结构独特罕见【1982年国保】

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普宁寺藏汉帝佛合一之格局【1961年国保】

河北蔚县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1996年国保】

河北正定隆兴寺,古楼阁建筑群之经典宝库【1961年国保】

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重建于金代(1154年)【1961年国保】

山西介休祆神楼,始建于宋,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据考证为中国唯一仅存的祆教建筑【1996年国保】

山西陵川崇安寺山门、钟鼓楼等,明代遗存【2006国保】

山西朔州崇福寺千佛阁,原为藏经楼,明代重建后改为千佛阁【1988年国保】

山西长治玉皇观五凤楼,始建于元代的道教宫观建筑,其出檐深邃、四角翼飞、构造精奇如五凤翱翔【2006国保】

陕西大佛寺石窟护楼,现存为明代重修清代扩建而成,护楼依山而建据窟造楼,结构精巧气势恢宏【1988年国保】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重建于辽代(984年),内置16m的辽塑11面观音像【1961年国保】

云冈五、六窟木檐,清顺治八年(1651)【1961年国保】

宗教型楼阁建筑内,例如佛教建筑为供奉极其高大的佛像,因佛像高度尺寸过大只能设置成多层楼阁的形式,其往往为寺院的最核心的中心建筑,例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等。某些大组群的配殿也常采用楼阁的形制,以其高耸挺拔的形象与大殿的恢弘庄严相得益彰。

贵阳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其九角形制风格奇特【2006年国保】

湖南江永上甘棠村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2006年国保】

徽州东舒祠宝纶阁,是安徽省迄今保留明代彩画及祠堂最完整的一组家庙建筑,建于明万历间【1996年国保】

山西解州关帝庙扛鼎之作春秋楼,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1988年国保】

山西曲沃望母楼,始建于明(1615),由邑人李济沆兴建,其性至孝,母去世后葬城东郊,李思母心切,建楼凭望

山西万荣飞云楼,现存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东岳庙内建筑之精华【1988年国保】

山西孝义中阳楼,四面临街,过街楼形制,重建于清宣统年间【2006国保】

四川成都都江堰离堆伏龙观,为祭祀李冰父子而建,一侧为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1982年国保】

四川芦山汉江侯祠平襄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时期蜀国镇西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2006年国保】

榆次城隍庙(始建于1362年,是国内现存最古、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内玄鉴楼,【1996年国保】

云南石屏企鹤楼,滇南建筑之精品,为石屏人民感戴名士陈鹤亭先生对当地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建【2006国保】

重庆彭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渝东地区仅有的一座保存完整、建筑最奇特的晚清地主庄园【2013年国保】

祭祀型的楼阁建筑,主要用以纪念先贤圣人或作出历史贡献、受世人推崇敬仰的人物,例如孔庙、关帝庙、武侯祠等;还有一种,并没有纪念的特定含义,而是纯粹表达祈求夙愿,例如追求科举仕途风水信仰、全国到处可见的“魁星楼”、“奎文阁”、“文昌阁”等。“魁星”或是“奎星”为古神话的主文运之神,“文昌帝君”也是主管文运盛衰之神;另外还有一类祭祀楼阁,祭祀的是城隍,城市的守护神。其盛于唐代,而宋代更是将城隍祭祀纳入官方祭祀的范畴,但一般建庙较多以示重视,建城隍阁比较少见。例如杭州城隍阁这样的建筑形制,并不多见。

02 军事城防楼阁建筑

这类建筑有门楼、箭楼、敌楼等,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它只是古代城防建筑组成的一部分。例如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西安城防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其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公里;有四个城门,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

山西万荣秋风楼,于清同治九年重建(1870年),因收藏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碑而得名【1996年国保】

西安古城楼之一,建成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连同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1961年国保】

山东聊城光岳楼,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我国现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楼阁建筑之一【1988年国保】

山西代县边靖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为靖边安民、守敌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2001年国保】

河北宣化镇朔楼,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宣府军事冲要之地的标志【1996年国保】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镇东楼,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由名将徐达建关设卫构筑关城【1961年国保】

广东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1年国保】

城防建筑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又如北京正阳门的箭楼,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当年城防建筑的一部分,在上世纪初1916年正阳门改建后,为改善内外城交通,瓮城月墙及东西闸门均被拆除。

北京正阳门箭楼,明正统四年(1439年),系北京城中轴线重要建筑之一【1988年国保】

北京城东南角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1982年国保】

又比如北京东便门,同样类似的命运,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出于城市改善交通的需要,于1958年遭毁灭性拆除,仅留角楼与部分城垣建筑(其角楼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

03 游赏娱乐居住型楼阁建筑

世人均津津乐道的“四大名楼”、“十大楼阁”,皆属于这类性质。但让人尴尬的是,只要在前缀加上“古建”二字,去之大半,倘若再加上“国保”二字,几乎凤毛麟角,有的甚至连文物单位都不是。例如黄鹤楼,现龄38岁;滕王阁,现龄34岁;鹳雀楼,现龄21岁。又如南京阅江楼,23岁;绵阳越王楼,年仅10余岁。另外有趣的是这些楼阁一处比一处高,唐代的“危楼高百尺”,堪堪达到现在的30米左右高度(也是越王楼最早的记录的高度),而仿古的越王楼更是上到了99米,结合其规模,堪称仿古建筑高度、形态和面积之最,估计这一纪录今后很难被破。

仿古的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阅江楼

越王楼,99米,创仿古建筑高度之最

古代的文人骚客,以其华丽的诗篇与辞藻创造了中国独特的人文景观文化,或吟诗作赋,或绘画题韵,使之广为传颂、名垂千古,造就了一代名楼(阁)。消失的遗迹与历史实物信息,往往给人们造成了莫大的遗憾,但钢筋砼的仿古架构与电梯,让人从古韵诗意与现实中来回穿越,突兀尤显,心中五味杂陈。

湖南岳阳楼,几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也是我国仅存的盔顶式楼阁建筑【1988年国保】

山东烟台蓬莱阁建筑群,始建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1982年国保】

昆明大观楼,建于清康熙年间,因清代孙髯翁180字的“天下第一长联”而闻名【2013年国保】

贵阳甲秀楼,始建于明,“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现存为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2006年国保】

成都望江楼古建筑群,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2006年国保】

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始建于清乾隆,光绪年间复建,园林楼阁建筑的经典代表,颐和园的标志【1961年国保】

上海豫园楼阁建筑,豫园,古典园林,始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1982年国保】

湖南洪江芙蓉楼,现存为1839年复建,其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2013年国保】

湖南凤凰古城堡楼阁建筑群,其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2006年国保】

山西平遥市楼,清康熙1688年,市楼为古时建于集市中,以为市吏候望之所,为市井装点性建筑【2013年国保】

畅音阁大戏楼,坐落于故宫宁寿宫阅是楼院内, 乾隆年间(1776)建成【1961年国保】

安徽亳州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1988年国保】

并非针对仿古,恢复性仿古建筑的意义在于让人感受历史环境、重现历史,展现古建的美学价值,向人们提供了解历史、研究建筑历史信息的场所。这仅仅是指“恢复性”,但如果扛着振兴旅游经济的旗号,争创“4A”、“5A”,那是另一说。

04 文化藏书类楼阁建筑

我国藏书楼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藏书楼的历史变迁、典籍的兴废聚散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传承息息相关,记录了中华文化发祥、发展的历程。

文渊阁,故宫中清代皇家藏书楼,建于1776年,用于专贮《四库全书》【1961年国保】

宁波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年间(1561年~1566年),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2年国保】

曲阜孔庙奎文阁,藏书楼,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1961年国保】

湖南岳麓书院御书楼【1988年国保】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一层为清代改建,二层年代考证有争议【1988年国保】

山西解州关帝庙御书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1988年国保】

浙江玉海楼,是中国东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创建【1996年国保】

五台塔院寺藏经阁,清代遗存【1982年国保】

藏书楼由官方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四个系统组成,现存的藏书楼多见于明清两代。官方藏书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的文渊阁,始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坐落于北京故宫内,是四库七阁中最有排面的一家;私人藏书的代表为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乃至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名列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至于寺观、书院藏书那就相对多了,例如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曲阜孔庙的奎文阁、岳麓书院的御书楼等。

05 钟鼓楼建筑

从功能上看专属性较强,因此钟鼓楼建筑单独分类。它一般是建在高台城墙之上,因此沿用“楼”的称谓,但也少数有例外,比如山西大同的这座,平地而起。

山西大同鼓楼,始建于明,是明清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2019年国保】

自古有“暮鼓晨钟”的说法,鼓楼的作用主要是计时,而钟楼则用于报时。在古时它最初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报时,但它不仅仅是方便城中百姓知晓时辰,更是出于治安宵禁管理的需要;在特殊情况下,例如遇有劫盗悍匪时它还有传递警报讯息的作用;此外边关要塞矗立的钟鼓楼还彰显着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其“耸峙严疆”、“震靖边氛”无不突显了其存在的军事氛围和战略价值。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它的弥足珍贵之处在于年代,经考证部分为晚唐遗存【1988年国保】

北京鼓楼与钟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20年),现存为清乾隆年间重建【1996年国保】

西安钟鼓楼,上为钟楼,下为鼓楼,始建于明洪武(1380~1384年),古城西安的象征【1996年国保】

南京鼓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年规模极其宏大,现只剩城阙【2019年国保】

河北张家口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造型别致,结构精巧【1988年国保】

甘肃张掖鼓楼,仿西安钟楼建造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2006年国保】

从江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1672年),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侗家鼓楼【1988年国保】

湖南怀化马田鼓楼,侗族风格建筑,建于清顺治年间【1996年国保】

宁波鼓楼,现存建于明1434年,屋顶钟台时民国1935年加上去的,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

结合历史,钟鼓楼建筑功能用途并非单一,它不仅是报时建筑,且有维系社会秩序、军事巡防、祭祀礼仪、显示王政、观瞻等综合功能,另外由于其形制高大、造型精美、庄重肃穆,亦是历代封建王朝皇权之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古赏葩之:中华名阁
中国古代十大名楼,你知道多少?
山西大同:鼓楼
璀璨夺目的中国古建筑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
【幽雅生活】躲进小楼成一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