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树一帜的写意楼阁“山水画”技法全面,功力深厚

何镜涵(1923-2008)号君望,堂号冷雨书屋,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北京人,满族。何先生自幼习画,师承家传,曾任建工出版社美编,1958年进入北京画院,成为职业画家,毕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

何镜涵生于满族书香世家,自幼天资聪慧,受其父熏陶,琴棋书画均有涉猎,尤喜爱中国画并阅读大量古典书籍,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对他的艺术人生有着及其重要影响。

他与徐燕荪、王雪涛、溥雪斋、吴光宇、吴镜仃、蒋兆和等著名画家友谊甚厚,非师即友。与王雪涛先生合作出版连环画《炮大哥》,也与吴光宇、吴镜仃等先生合作绘制《首都之春》大幅山水,并给古典文学故事画了大量插图。

曾任职于建筑出版社美术编辑的何镜涵先生,跟古建筑打了多年的交道,有着深厚的古建筑功底,他对古建筑进行过解剖式研究,因此勾画它的一梁一柱,一檐一脊,都可以信手拈来,造型、透视、比例、明暗无一不准。

1957年,年仅36岁的何镜涵被原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聘为终生画师。从此他在中国画创新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从60年代中期开始,何先生100多次走出家门,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画了无以数计的速写,仅在颐和园画松树就画了7年。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人物、山水及花鸟画,尤其以写意楼阁山水画著称,开创了中国写意楼阁山水画派,在当代群星璀灿的中国画坛,何镜涵的名字极为响亮。

何先生认为:中国的楼阁亭榭是一种典型的东方艺术形式。它的造型,它的比例、它的韵味,它的曲线美,都是独具匠心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凭着一个艺术家的胆略和气魄,一种全新的楼阁写意法终于崛起,给传统山水画注入了新的生命。2008年12月9日13点7分,何镜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6岁。

宣显古人艺,纸尽墨宝藏。“多少楼台烟雨中——何镜涵绘画作品展(太仓站)”遴选了写意楼阁山水画派创始人、传统人物绘画名家何镜涵先生的诸多著名画作,重点展示了用写意手法描绘亭台楼阁掩映在园林山水之间的盎然意境和古代人物跃然纸上的奕奕神采。讲述了何先生终其一生刻苦钻研所创造的非凡成就。

何先生是一位技法全面,功力深厚,视野广阔的画家。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以下两个方面尤为突出:一,何先生在继承传统古装人物绘制技法与观念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实践经验与探索成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古装人物绘画风格。二,在长期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现代写意楼阁山水画派,为楼阁山水画种注入新的活力,开拓了广阔前景。

“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传统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古典园林造园意境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何镜涵先生经过多年刻苦的研究与探索,将写意亭台楼阁融入山水画中,生动准确地表现出传统建筑的面貌与结构,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写意楼阁山水画派,创作出诸多代表古典园林艺术的绘画精品。气势恢宏的造型布局,空灵幽远的意境营造,将亭台楼阁与园林山水完美融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传统园林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镜涵的“写意楼阁山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何镜涵《写意楼阁山水 独特的水墨技法》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山水画,生机勃勃!
情寄清晖 笔写太行一一北派山水写意大家耿春江
何镜涵画家《写意楼阁山水 独特的水墨技法》
何镜涵:写意楼阁山水第一人,独树一帜的山水画画家|人物画|画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