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球日:话说十堰地下的秘密

@秦楚刊号

十堰不仅空间位置特殊,就连地下地层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十堰位于秦岭褶皱系东段南缘,扬子准地台的北侧,横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其中秦岭褶皱系面积占 80% 以上。出露有12个系及相关系的3个群。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多旋回发展阶段,主要构造运动有晋宁和印支运动。境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主要为地槽阶段的火山岩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侵入岩,包括基性、酸性、碱性火山岩及相应的侵入岩。武当地区为湖北省的重要成矿区带,其矿产受地层、构造、岩浆岩和沉积环境控制。

境内陆层出露面积约 22510平方公里, 分布着元古界(距今24亿—57亿年)—新生界(距今6500万年)12个系。除三叠系(距今25亿—23亿年)、侏罗系(距今约25亿—14亿年)、白垩系(距今约7000万年)发育不全外,其余地层发育良好。

青峰断层将全境分为南、北两个地层区。南部扬子地层区,下元界—中元古界为地槽型沉积,晚元古代以后为地台型沉积。该区除志留系发育不全外,尚缺失泥盆系、石炭系、第三系、侏罗系、三叠系。北部秦岭地层区,三叠系以前为地槽型沉积,除三叠系、侏罗系及二叠系上统未出露外,缺失下白垩统。境内陆层以秦岭地层区发育较好,分布范围广。

(一)前震旦系(指下古生界和元古界之间的地层)

分布于武当山群和神农架群,均属变质岩系,且前者较后者变质稍深。

秦岭地层区武当山群出露于郧县、郧西、十堰、竹山、丹江口市和房县等地,面积约6890 平方公里。由变酸性火山岩、变基性火山岩及正常沉积碎屑岩组成,属优地槽建造。自下而上分楼台组、挡鱼河组和杨坪组,受多期构造变动及区域变质作用改造,形成一套复杂的变质岩系。其中,杨坪组正常沉积岩夹炭、磷条带,挡鱼河组下亚组变基性岩发育浅色岩夹层。挡鱼河组为武当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床主要赋矿层位。

扬子地层区神农架群,系指马槽园群及震旦系以下地层,本区出露有下亚群乱石沟组及上亚群石槽河组等,分别分布于房县与神农架林区交界的高桥和板仓坪等地。全群分上下两个亚群11个组,由经轻微区域变质的正常沉积岩组成,属冒地槽建造。

(二)震旦系

震旦系底层在十堰全境出露广泛,除十堰市区外,其他各县市均有分布。该系于扬子地层区仅局部经受区域动力变质,而秦岭地层区普遍遭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改造。

秦岭地层区该系主要分布于两郧及丹江口市北部,其次是两竹地区。下统耀岭河群由一套海底喷发的火山岩构成,以发育砾岩、含磁铁矿变角斑质火山岩为特征。上统由陡山沱组、灯影组构成,为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出露厚度,在两郧、丹江口市北部较其以西及两竹地区大,且西部常缺失下统高庙组或石门沟组。上下统分别为金、铁及铅锌和蓝石棉等赋矿地层。

扬子地层区震旦系分布于房县五台沟—金斗河一线,包括下统莲沱组、南沱组,以及上统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缺失下统古城组和大塘坡组。下统主要为大陆冰川沉积,上统虽与槽区同名,但形成环境不同,为本区主要赋磷层位,并普遍发育铅锌矿化。

(三)寒武系

寒武系是寒武纪(距今约 615亿—5亿年)形成的地层,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分下、中、上三个统,共有九个阶。代表古生代第一次海浸,多为浅海相。

寒武纪在十堰境内较为发育,主要分布于武当隆起周缘。槽区和台区寒武系形成于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二者在沉积建造、矿产及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等方面也有明显区别。

秦岭地层区寒武系主要为一套浅海相泥质碳酸盐岩沉积,其底部发育炭硅质沉积建造,与下伏震旦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主要矿产有绿松石、石煤、石灰岩、重晶石、钒和铁等。

扬子地层区寒武系广泛分布于两竹和房县以南地区,分三统八组,主要为浅海和浅海近岸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

(四)奥陶系

指奥陶纪(距今4.9亿—4.4亿年)形成的地层。中国奥陶系分下、中、上三个统六个阶,是古生代第二纪。

奥陶系在十堰市出露于两郧北部、房县南部及两竹地区,无论槽区或台区,该系均不发育。在秦岭地层区,该系主要由一套变质的碎屑岩、泥质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组成,分三统三组。武当地区西部,由南而北,在竹山至得胜铺一带厚度明显减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在扬子地层区,该系分布于竹山大坪新码头—房县瓦房湾一线,分三统九组,为一套浅海及滨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与寒武系整合接触。汉江以北,该系产重晶石、硅石矿等。

(五)志留系(距今约4.6亿—4.3亿年)

志留纪形成的地层在十堰市主要出露于两竹、房县南部,其次为郧西西部。该系槽区发育齐全,台区缺失上志留统。在秦岭地层区,该系主要由一套浅变质的泥质岩组成,下统以发育基性、碱性火山岩,中统以发育硅质岩夹层为特征。北部分三统三组,与下伏奥陶系为整合接触。南部两竹地区上统未出露,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在扬子地层区,该主要为一套类复理石建造,缺失上统,中、下统共分三组,与奥陶系平行不整合接触。

(六)泥盆系(距今4亿—3.5亿年)

泥盆纪形成的地层十堰市分布于槽区郧西上津—关防一带,台区缺失。该系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碳酸盐岩沉积。其间夹少量碎屑岩及泥质岩石。自下而上分为上、中、下三个统八个组,其中,中、上统为锑多金属主要赋矿地层。本区缺失下泥盆统下部,下统西岔河组与上志留统呈微角度—平行不整合。

(七)石炭系

石炭纪时期(距今约362亿—29亿年)沉积的地层。十堰市主要分布于秦岭地层区,局限于郧西县四峡口一带,出露范围较泥盆系小。据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资料,该系主要为一套轻微变质的浅海相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分上下两统四个组。上统产煤及优质石灰岩,与下伏泥盆系为整合接触。

(八)二叠系

二叠纪为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距今约2.95亿—2——5亿年。此期形成的地层在十堰市境内分布零星,局限于槽区郧西四峡口一带,以及台区两竹、房县南部瓦沧—瓦屋湾一线。前者仅出露下统南沟合组,为浅海陆棚碳酸盐岩为主夹页岩建造,与下伏石炭系羊山组呈整合接触。后者发育齐全,分上、下两统四个组,以深水陆棚相硅质页岩建造为主要沉积特征。该系下统瓦屋湾组与志留系中统纱帽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九)三叠系

三叠纪时期(距今2.5亿—2.03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崛起)形成的地层,在十堰市秦岭地层区没有出露,其中的扬子地层区仅见于两竹、房县瓦沧—瓦屋湾一带,其层位相当于下统大冶组,主要岩性为碳酸盐岩,与二叠系大隆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十)侏罗系

侏罗纪(距今约2.05亿—1.44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形成的时代)形成的地层,十堰市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层区,出露于青峰断层南侧房县五山、五台山及青峰至榔口一线。未见上统,属内陆河湖相沉积,角度不整合于志留系一震旦系之上。

(十一)白垩系

白垩纪时期(距今约1.45亿—0.65亿年)形成的地层。该系在十堰市扬子地层区未见出露,秦岭地层区缺失下统,上统胡岗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不同地层之上。零星分布于郧西县城、竹山宝丰、郧县刘洞、郧县至丹江薛桥及丹江口市区等,主要由一套河湖相沉积的碎屑岩、泥质岩组成。

(十二)第三系

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万—2330万年)形成的地层。十堰市出露于秦岭地层区,下第三系分布范围较白垩系小,主要限于郧西县城、丹江口市习家店—三官店、房县城附近等地。上第三系分布于郧西县城东部、房县城及丹江口市左绞以东地区。该系为河湖相沉积,其中上第三系碳酸盐岩发育,为本区水泥石灰石的主要赋矿地层之一,与下伏白垩系为整合接触。

(十三)第四系

新生代第四纪(距今260万年)形成的地层,境内不发育,分布面积约占全境的 5% 。除缺失下更新统外,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均有出露。其中,中、上更新统分布于汉江两侧,构成阶地。全新统分布于郧西、郧县、丹江口市、竹山、房县等县城郊附近。该系沉积物除武当山附近见有山谷冰川堆积外,其余均为河流相沉积。汉江两岸中、上更新统含砂金。

下期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南地质构造
香港观赏石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岩溶湖的形成过程
湖北省靳氏宗亲分布村落
十堰市道教活动场所
石油观察|为什么阿拉伯板块的油气如此丰富而多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