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5年一老农挖出两副红棺材,嫌晦气将其烧掉,专家:烧了5个亿

2005年,在河南省的一个偏僻小乡村里,发生了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

村里有个老农准备在自家挖地基盖房子,没想到在地里挖出两副血红色的棺材,看起来异常阴森恐怖。

老农心里越想越害怕,觉得不吉利,于是他一把火将两副棺材给烧了个一干二净,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准备盖房子的事情。

老农挖到血色棺材的事情,很快惊动了省里的考古专家。专家乘车一路颠簸,终于赶到老农家里,却只看到烧完的灰烬。

专家当即痛心不已,向老农说道:“你这一把火,可是足足烧掉了五个亿啊!”

老农不明所以,这两副棺材到底有什么名堂,竟会如此值钱?

一、挖地基挖出血色棺材

老农姓刘,村里人都叫他老刘。老刘家里世代都是农民,起初祖辈们是为地主种地,后来土改分了田,便种起了自己家的地。

到了老刘这一辈,家里的农田面积足以支撑一大家人的生活,一年到头,还能攒下点余钱。

2005年,老刘的儿子准备结婚,于是老刘就专门辟出来一块地,留给儿子盖婚房用。

村里其他人家都起了小楼房,老刘也准备有样学样,给儿子盖幢两层小楼。

为了确保楼房稳固,需要打地基,老刘便雇了一群人,浩浩荡荡动起工来。

不料就在挖地基的时候,工人挖到一块非常坚硬的“石头”。石头很大,没办法绕开,只能挖出来。于是工人们纷纷围上前来,齐心协力想将它挖出来。

随着周围的土一点一点被铲走,“石头”渐渐露出了原本的形状。

这时众人才慢慢发现,这哪里是石头啊,分明是一副棺材。

这下可给干活的工人们给吓坏了,他们想着赶紧把棺材挖出来,随老刘处置。

结果随着挖掘的深入,他们发现旁边的土地里竟然还埋着一副棺材。

村民们听说老刘家地里挖出棺材了,都纷纷赶来看个稀奇。等工人将这两副棺材全部挖出来整齐摆到地面上时,周围已经围得水泄不通了。

只见这两副棺材通体散发着暗红色的光泽,在褐色的泥土之间交错,像血一样,看起来异常恐怖。

寻常的棺材都是黑色的,只有喜丧的老人的棺材是红色的,但那也是正儿八经鲜亮的红。村民哪里见过这样像血一样暗红的棺材,都觉得不吉利。

更诡异的是棺材的正上面还镶嵌着一面古铜镜,镜子里折射出昏黄的光线,给这个棺材更添了一层阴森森的感觉。

老刘活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这等稀罕事,没想到这回竟然发生在了自己身上,难道是什么不好的预兆?老刘心里越想越害怕。

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年轻人,撺掇老刘把棺材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一帮年轻人跟着起哄应和。

老刘哪里敢打开,他满脑子都是一些诅咒之类的东西,吓都吓死了。于是他将看热闹的人一股脑全轰走了,跟儿子商量对策。

经过一番商量,最终两人一致决定把棺材销毁。担心夜长梦多,老刘当即点起一把火,将这两副棺材烧了个一干二净。

虽然老刘家对这件事闭口不谈,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甚至惊动了省里的考古专家。

河南省在古代一直是政治经济中心,开封和洛阳都当过很多朝古都。

这些年来,河南省内挖掘出的王侯将相陵墓不计其数,有很多地方都被划为遗址。

比如说郑州的商城,是商朝早中期的遗址;河南安阳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遗址;还有洛阳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等。

所以考古专家听闻此事,立刻重视起来,当即便乘车赶去老刘家。然而等到他们来到现场,棺材早就付之一炬,什么也没有了。

极度惋惜之余,考古专家对老刘家准备盖新房的地方展开了一番考察,最终他们发现这块地是一片古代陵墓。

挖掘工作随之展开,一件又一件陪葬品在墓穴里被挖掘出来。陪葬品里有精美的玉器、金银首饰、青铜制品等,无一不彰显出墓穴主人的尊贵身份。

根据专家推测,该墓主可能是明清时期的一位身份显赫的将军。

然而仅凭这些陪葬品并不足以推断出墓主人的确切身份,如果棺椁还在,说不定凭借里面的陪葬品以及文字等,可以掌握更加准确的情况。

然而最重要的证明材料已经彻底被焚毁,墓主人的身份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了。

专家将此事告诉老刘,老刘这才意识到自己到底干了一件多么大的错事,为了尽量挽回错误,他将自己知道的两副棺材的详细信息都告诉了专家。

专家早就已经了然,听完老刘的描述以后更加确信,这两副血色棺材其实就是金丝楠木棺

二、珍贵的金丝楠木棺

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极为珍贵的木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楠木都可以成为金丝楠木。

只有上好的桢楠老料,树胶经过上百年以上的漫长氧化过程,才会形成犹如黄金一般的纹路,生成这种纹路的概率极低,只有百分之一二。

根据清朝的选料标准,整块木头上的金丝覆盖面积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才能够被称为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根据其纹路的形状,价值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祥瑞之相:比如云纹、龙纹、凤纹等,价值极高。由于其稀缺性,常常是有价无市,一木难求。

金丝楠木色泽温润,随着光线的转换,表面纹路产生的图像也会随之而改变。所以有“步移景换、一步一景”之说。

不仅外观好看,触感柔和细腻,金丝楠木还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幽香。这种幽香经年不衰,令人沉醉。

综合以上的优点,加上古代运输条件不发达,运送成本很高,所以导致金丝楠木的价钱十分高昂。一般只有身份极为尊贵之人才用得起,常被用来建造宫殿、家具、陵墓等。

金丝楠木结实、耐腐蚀、防虫蛀,埋在土里千年不腐烂。如果把水果密闭放在金丝楠木匣中,水果可以始终保持新鲜。

由于这么一种特性,古代很多贵族便选择用金丝楠木来制作棺椁,从而保证尸身不腐。

一直以来皇家都用金丝楠木来建造宫殿、制造棺材,对金丝楠木的消耗量巨大,甚至导致后来清朝时期皇室想要用上乘金丝楠木制作棺材,竟然找不到合适的木料。

古代民间甚至流传一种说法,乾隆皇帝所用的棺材的金丝楠木料,是从明成祖的陵墓里取来的。

之所以流传这种说法,是根据《清史稿》中记载的一段话:“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临阅,申禁樵采”。

乾隆皇帝想要用金丝楠木棺椁,可是栽种的楠树尚未长成,只好以修葺明十三陵为理由,偷梁换柱,运一些金丝楠木出来。

近些年也陆续有证据表明:清朝陵墓中的许多建筑材料,和明朝皇陵里的别无二致,显然就是从明陵里运出来的。

所以乾隆偷用明陵金丝楠木来制作自己的棺椁,似乎也不是毫无根据。

乾隆皇帝花这么大力气也要打造一个金丝楠木棺椁,足以说明古代人对金丝楠木的喜爱。

古人有一种“生死并重”的观念,认为人死以后,和生前的生活毫无二致,无非就是换了一个世界。他们依然需要活动,需要吃穿,需要一切生前用的东西。

所以人死以后,要用好的棺材。棺材里要有珠宝首饰,还要备好足量的衣物,以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年四季都有合适的衣服穿。

修建坟墓的时候,还要参照生前的住所;下葬以及平时祭祀时,还要焚烧大量纸钱,以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衣食无忧。

由于古人对丧葬的重视,所以古代有着非常严格的丧葬等级制度:坟墓的大小和高度,随葬品的数量,墓碑的规格等,都有着细致的要求。

比如《说苑.修文》中就有记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如果丧葬规格超出了墓主人的身份,就会犯“僭越”的罪名,朝廷专门官员便会勒令墓主家人进行更改,严重者甚至会将尸体从棺材里搬出来,让犯“僭越”罪名的家属心理上受到难以承受的处罚。

所以根据珍贵的金丝楠木的棺椁,以及陪葬品的数量和规格,足可见老刘地里的那个墓穴主人,身份有多么显赫。

由于古代人十分重视丧葬,墓里常常有许多陪葬品,这也给想发不义之财的人提供了新的生财之道,由此发展出一种专门盗墓的行业。

从古至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盗墓贼越发猖獗。他们昼伏夜出,无论是平原还是深山老林,只要是有价值的墓穴,基本上都会被他们光顾。

所以现存的古墓很多都被盗墓贼挖过,只有那些做过防盗处理的墓穴,免遭此一劫。

在墓穴的防盗方面,最为突出的便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由于机关重重,而且面积极大,至今考古人员没敢动工。

老刘家地里的这个墓穴不像秦始皇陵那样森严,好在由于被深埋地底,长久以来作农家的田地,不为盗墓贼所知,这才逃过一劫。

墓穴里的物品完整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情。然而原本十分完美的墓穴,却由于老刘的无知,将最重要的东西给毁掉了。

三、小无知铸大错

之前考古界也挖掘出过金丝楠木棺,其中有一副,重达一千五百多斤,当时给出的价格是人民币两亿元。

所以专家根据市面上的金丝楠木的价钱,估算了一下老刘烧掉的这两副棺材的价值,约合人民币五亿元。

这么一算,老刘就是再无知也明白过来自己犯的错有多大了。他捶胸顿足,大骂自己不该搞封建迷信,因为害怕就随便把这棺材给烧了。

可是后悔也没用,老刘也只能揣着愧疚,一天到晚地唉声叹气了。

其实像老刘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很多人由于无知,损毁了珍贵的文物。有的文物流传至今,可能就是孤品,一旦损坏就再也不会有了。

比如说2012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礼泉县骏马镇的几位老年人想要行善积德,便擅自将村里一对唐代的石佛像进行了修缮。

(唐代石佛像)

他们以为自己做的是大好事,将佛像休整一新,村民们看见了必定会感谢他们。

然而到了庙会的时候,村民们去拜佛,却被“改头换面”的佛像吓了一跳:原本巧夺天工的石佛像变成了粗糙的水泥像,而且上面涂得五颜六色,实在难以欣赏。

据当地村民声称,这一对石佛像是经历千难万险才完整保存下来的。上世纪社会动荡,这对石像被偷偷藏到地下,一直到世道太平以后才敢拿出来,重新摆到庙里面。

经当地文物局一番说明与训话,这几位“行好事”的老年人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错误,简直是追悔莫及。

好在如今的技术手段可以将覆盖在石像外面的水泥剥脱,不过想要石像完好无损,实在就有点困难了。这对石佛虽然可以很大程度恢复以前的外貌,终究还是达不到原本的模样了。

当然,不光是我们国家,国外由于无知导致文物损毁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

挪威的特罗岛上,有一个五千多年的岩石雕刻。这个雕刻描绘的是一个滑雪场,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滑雪场的标志之一。

就是这么一个珍贵又罕见的标志,在2016年的时候,被两个无知顽童给破坏了。

这两个小孩说自己只是加深了一下雕刻的纹路,让它变得更加清楚,他们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

后来当地专家表示,这种损毁是不可逆的,雕刻没有办法再恢复成原本的面貌了。后来的人如果想要知道这个雕刻的真实样子,就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影像资料了。

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无知的人有很多,他们不懂得文物本身的价值,所以才自作主张,破坏了原本十分珍贵的东西。

当然,除了由于“无知”而破坏文物的行为,还有很多人,明明知道文物的价值,偏要逞一时之快,故意搞破坏。

就拿各处名胜古迹都随处可见的“某某某到底一游”来说,他们当真不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无非就是想彰显自己罢了。

后来根据老刘的经验教训,专家对群众们展开了一场关于保护文物的教育课。

专家们劝说村民不要封建迷信,遇到这种自己不了解的物品,不要擅自处理,一定先拨通有关部门的电话,让专业人员来鉴定。

群众们深受教导,保证在遇到老刘这样的情况时,一定不会鲁莽行事。

这也给我们广大群众提了个醒,以后我们在地里挖出个什么不认识的稀奇物件时,也得多留一份心,说不定就是什么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兰台世界2012年04期 魏登云 陈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3年许世友回乡探亲,特意申请了43辆吉普车,为何最终未能成行?
宁波挖出南宋大官墓,距今755年,出土1500斤棺椁,专家:最少2亿
金丝楠木棺材究竟有多奢侈?乾隆帝的棺椁都是从朱棣陵墓上偷的?【图文】
此木历来是无数皇帝的最爱,其棺椁都是它,为何独得专宠?
浙江发现“最贵棺椁”,价值堪比黄金,竟还解开了一千古谜案
一口金丝楠木棺材在浙江被挖出,价值千金,专家:一千古谜案解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