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美一人”

“有美一人”——历代时尚美人图散记

2014-05-19 中国艺术投资网

中国艺术投资网

中国的人物画自古便有讲故事的传统。明谢肇淛《五杂组》卷七:“宦官妇人每见人画,辄问甚么故事,谈者往往笑之。不知自唐以前,名画未有无故事者。”这里所谓“宦官妇人”,似可泛指不具备士大夫欣赏趣味的民众。



1.《启母涂山》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屏风画


北魏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个例子,是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它创作在太和八年之前,屏风正面图画列女(图1),屏风之背图画先贤。列女图作为屏风画,本来是传统,不过它出在北魏司马金龙墓,以墓主人的出身、婚姻、仕途经历以及相关的若干历史背景,屏风画的题材选择应该还有它的特殊意义。当然司马金龙是政界人物,屏风和他的政治生活相关是清理中事,也许不能代表世风。


2. “天人”画像砖 河南邓县出土


3. 莫高窟第285窟北壁供养人像


南朝宫体诗中的咏美人,由萦回其间的香艳气息可见得诗人入微之观察,诗笔画出的“美人图”,已远离“监戒”之传统。。《历代名画记》卷七述南齐画人,“沈粲”一条张彦远引姚最之说云“笔迹调媚,专工绮罗,屏障所图,颇有情趣”,可遥想其韵致。此际美人图常见的题材之一是女仙,或绘于团扇,或绘于画屏,是所谓“亦有曲帐画屏,素女彩扇”也(江淹《空青赋》)。在河南邓县出土南朝画像砖中,便可看到“天人”的昳丽(图2),而在敦煌的北朝壁画里,作为供养人的“清信女”,也是合乎时尚的衣带当风,袅袅婷婷(图3),竟也教人想到“笔迹调媚”之语。


4.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屏风画


盛唐屏风画中流行的“士女画”和“子女画”,早没有如列女图那样的故事,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美人图屏风,色彩明丽娇媚,画中人无不姿容丰艳,秀色烂发(图4)。



5-1. 百戏童子 莫高窟第351窟南壁(晚唐)


莫高窟第361窟(晚唐)南壁的百戏童子:一小儿反首弓腰,鼓腹托起一个单腿独立的舞盘小儿(图5-1)。



5-2. 彩绘女舞俑 陕西周至县唐墓出土


《酉阳杂俎》中的这一则纪事虽然略如志怪,却别有真切近人的一种可爱。陕西周至县唐墓出土一组彩绘女俑(图5-2),也正如同从古屏上走来踏歌的舞人个个欲作弓腰而反身向后,眉微蹙,眼微合,“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神情之仿佛亦如其歌也。



6. 琴 陕西甘泉金代壁画墓壁画


至于两宋,今存世的美人图很少,以女性为主角的《瑶台步月图》、《招凉仕女图》之类,与其说是美人图,不如说是风俗画。然而宋宗室赵必(造字:王象)《戏题睡屏》四绝却透出此际美人图中的一点新消息。



7. 棋 陕西甘泉金代壁画墓壁画


诗曰:“一别相如直至今,床头绿绮暗生尘。当年自是文君误,未必琴心解挑人。”(之一)“点检残枰未了棋,才贪著处转成低。一番输后惺惺了,记取从前当局迷。”(之二)“翻覆于郎锦笥看,红边墨迹未曾干。宫中怨女今无几,那得新诗到世间。”(之三)“秋水盈盈娇眼溜,春山淡淡黛眉轻。人间一段真描画,唤起王维写不成。”(之四)



8. 书 陕西甘泉金代壁画墓壁画


陕西甘泉县袁庄村金代壁画墓四号墓墓室壁画中的四幅,乃清一色女儿为主人公的琴、棋、书、画图(图6~9)。出自民间工匠之手,不免画笔稚拙,但构图不俗,当有所本。墓主人并无功名,不过当地富绅之流 。而此四幅壁画与《戏题睡屏》的互证,则使人看到一向由士人所承担的风雅 ,曾几何时移到了女儿,并且又走向了民间。



9. 画 陕西甘泉金代壁画墓壁画


时尚中的女子之美,至此似乎有了来自两方面的标准,其一是女子企望用男性所拥有的儒雅风流妆点自己的生活,——如果壁画为生活场景实录的话;其一是男性希望女子具有的素养,此素养,便概括为琴棋书画。



10.《四美图》 黑水城遗址出土


金代另有一件很是出色的作品,即出自黑水城遗址的“平阳姬家雕印”木刻版画《四美图》(图10)。所绘四美各有榜题:班姬在左,绿珠在右,王昭君、赵飞燕居中。画心上面的扁框内刊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十个大字。由此可知这里另外树立了一个载道与言情之外的“选美”标准,即宫廷美人,即在作者看来是纯粹以窈窕芳容书写历史的女儿辈。


11. 宣德款青花碗(掬水月在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明以后的美人图很少再见“时世妆”。女子多如《四美图》一般身穿集萃式的可以适用于各个时代的“古装”,而背负时代风尚所赋予伊人的讲故事的功能。故事性的空前丰富,便是明代美人图的特色之一。


12. 宣德款青花高足碗(弄花香满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瓶梅》第五十九回写爱月儿房间里的一番布置,道“明间内供养着一轴海潮观音,两旁挂四轴美人,按春夏秋冬: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上面挂着一联:卷帘邀月入,谐瑟待云来”。这里的“四轴美人”,正是当日最为流行的一组四首诗意图,专意用来表现林下风流而普及到秦楼楚馆。今天所见到的,则有数量不少的器皿图案(图11~12),可据以想见其所依凭的粉本之仿佛。


13.《十二美人》之 “烘炉观雪” 、“倚门观竹”


言及清代美人图,“十二美人图”好似依循十项标准为想象中的美人作成十二幅行乐图,而如同一部标志风尚的美人画谱。


14.《十二美人》“立持如意” 、 “消夏赏蝶”


《十二美人》中所谓“烘炉观雪”,题旨或可解作美人之“事”的“咏絮”;“倚门观竹”,不妨视作“护兰”;“立持如意”,则是“春晓看花”。“消夏赏蝶”中美人面前的折扇和槛外的舞蝶,似乎暗合着“扑蝶”,“倚榻观鹊”也不免令人想到“教鸜鹆念诗”。


15.《十二美人》之“倚榻观鹊” 、“博古幽思”


“博古幽思”之幅,黑漆螺钿的小几上放着松花石砚,砚前的水盂里插着一柄小勺,几旁多宝格中的一摞书,一望可知是法帖,则美人之“技”的“临池摹帖”,其意在焉。



16.《十二美人》之“抚书低吟” 、“捻珠观猫”


“抚书低吟”中掀开的一叶展露着杜秋娘《金缕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美人居处应该有的“《玉台》《香奁》诸集”,也是同一气息。


17.《十二美人》之“桐荫品茗” 、“烛下缝衣”


名花,箫,砚,纨扇,金炉,香合,古瓶,异香,菱花,为美人之美烘托气氛的诸般物事,这里应有尽有(图13~17)。虽然《女才子书》的十项标准与“十二美人图”之间并没有一种直接的对应,虽然以上举出的种种相合或许只是巧合,但如此之多的巧合,至少表明二者背后有着共同的“潜势力”,且这“潜势力”乃是彼“标准”与此“画谱”的催生剂。


18. 唐代纸本“仕女图” 、19.莫高窟第45窟南壁观音经变局部

其实历代美人图几乎都是“雌雄同体”,从屏风上的列女图到“十二美人”屏风画,美人身上从来负担着男性或“载道”或“言情”的诉求。不过尚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即出自吐鲁番的一幅纸本“仕女图”(图18),今藏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人种学博物馆。这是一幅女子的立像,其发式姿容以及绘画风格,均与敦煌莫高窟第45窟南壁观音经变中的女子十分相近(图19)。壁画的时代为盛唐,此图的年代似亦近之。


最有情味的是画面左侧一行墨书题识,便是“九娘语四姊儿初学画四姊忆念儿即看”。此当读作:九娘语四姊,儿初学画,四姊忆念儿,即看。可知图的作者本是九娘,所绘则是九娘自己。在这幅“初学画”者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到唐代美人画的一个标准样态。难得更在于它是目前所能见到年代最早且数量极少的古代女子自画像,并且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女儿自己的声音,所言之情质素无华而唇吻亲切,若论美人图的功能意义,似唯此幅最是贴近人心。(作者:扬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辑/制作:陈晓萌 李俊良



举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发现金代壁画墓
风格多样的宋代屏风 - 新浪移动
山西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壁画墓发掘简报
山西陵川玉泉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极美的四屏风图(9P)
古艳,古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