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同营造艺术批评的健康环境(1)
共同营造艺术批评的健康环境
2012-03-22 13:31: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评论 进入文化论坛 手机看新闻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不景气,原因是很多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大多从艺术批评家身上寻找原因是很不全面的。其实,某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缺乏接受艺术批评的雅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而良好的艺术批评生态环境绝不是艺术批评家能够单独营造的,而是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乃至全社会共同营造的。

  但是,中国当代有些有影响的艺术家拒斥艺术批评的气势很盛,有的艺术家在受到一些艺术批评家的尖锐批评后就不和这些艺术批评家来往,甚至视若寇仇。即使不得不来往,也是面和心不和。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成为诤友的很少见到。这种恶劣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开始抬头并逐渐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种暗流。当然,那些当代艺术家并不是完全厌恶艺术批评。他们只是拒斥“说坏处”的艺术批评,还是欣然接受“说好处”的艺术批评的。这些当代艺术家厌恶艺术批评,不是或者至少不完全是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简单化的、幼稚而粗暴的艺术批评心有余悸,恐怕还是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

  这种消极现象一是反映了有些艺术家缺乏应有的自省,不能自觉地主动地优化自身的精神结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的精神世界也是一样,一旦失去了自我调节,必然要导致贫困和腐败。这在艺术创作上表现为审美感知力的退化,是非辨别力的异化,与人民群众离心力的增大。因此,进步的艺术家总是将自我净化作为一种贯穿艺术生命始终的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批评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有些艺术家固步自封,满足现状,缺乏应有的自省,很难自觉自愿地接受帮助他们进步的艺术批评。二是反映了有些艺术家缺乏必要的自信,不能与外部世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其实,一部艺术作品如果经不起艺术批评,或者一批就倒,那么,这部艺术作品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反而,不少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艺术批评中日益完善起来的。在世界艺术史上,大多数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反复修改中出世的。这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缺乏自信的艺术家,才拒斥各种艺术批评。

[责任编辑:章丽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方舟:我的批评观
“朋友圈”中没有批评
张俊东:没有对他人和艺术的真爱,就不配做艺术批评家​
形式主义在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中的适当性
批评?中国没有批评!
朱青生:批评的际遇与反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