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论琐语(二十六)

读书论琐语(二十六)  

2009-12-14 22:29:16|  分类: 书法漫谈 |字号 订阅

             ————2009年12月14日

书法作品的优劣,一般关注线条。不同质量的线条,直接产生于作者不同的用力方法。用力则笔死、偏僵,不用力则笔弱、显软,行笔快则笔空、呈浮,行笔慢则笔臃、乏神。余以为,书法之力不在于力,而在于意。用意不用力创作时,下笔前,清心静气,精神安舒,目光内敛,手臂虚悬,从头始逐步向下松沉,直至双脚,当产生脚充腰活感觉时,便进入了创作状态。这时身心静谧平和,情感自然外流,周身整力会从脚而生,通过腰际至脊背传导到臂、手、笔,最后作用在宣纸上,如此作为产生的线条,其线质具有柔中寓刚、刚中含柔的特点,且方圆并济、枯润相宜、厚重若轻、动中含静、无过不及,给人一种“内美”的感受。其结字和章法也一任自然,充分展现了书者的内在情感。

                                                                                (2009年12月12日)

第一通笔法。要懂笔法,要熟练运用笔法。第二,要慎选择。书法只能作为爱好。就需要善于发现古人作品对自己比较合适的、比较适合自己性情的东西。第三,善临摹。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临摹要当回事,从初级走向高级,从形似到神似,遗貌取神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第四,精鉴赏。鉴赏就是研究,反复的把玩研究,把眼福转化成眼力,书法家必须具备好眼力,眼高手才会高。

                                                                                   (2009年12月12日)

临摹的最大意义是通过准确重复古人的书写而达到与古人接近的书写状态及心理状态,入古深浅就看这了。临摹大概是现在书法活动中解决此问题的不二法门。谈技术,节奏。就是速度问题,是形能否准确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一般人都不注意。临摹的效果决定于认识,决定于对范本的心理体验程度。

                                                                                    (2009年12月12日)

临摹不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伟大传统的途径,它还成为创作的手段,换言之,它本身就可以是一种创造。临书不仅是学书的途径,还被作为自我发挥的契机。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2009年12月12日)

字如何写。大体有两种方法:一是按自己原来所写碑帖,上溯其源,下寻其流,做一番研究,然后决定主攻目标。不妨对先贤的法帖一一做些剖析,看看他们是如何继承古人,而又不被古人所缚,创出新路的。这是大有好处的,会为我们的学习提示不少可借鉴的方法。以上作法比较容易上手,也比较稳妥,但收效往往较慢。再一个方法就是有意和自己找别扭,包括多方面。一个目的:争取短期内出现大变化。这就更要有胆有识,甚至要担些风险,可能会失败,使你不得不回头重来,即便如此,也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步铺平道路。有人把这种方法比作“远亲结婚”。但要注意:一是基本功要扎实,一是目标要选的好,这样既利于出新,又不致脱离法度。

                                                                                       (2009年12月12日)

知笔,也就是要知道笔性。要知道笔的精妙究竟在什么地方,二是心态,即心性。不管你是什么样子的心态全部都会显露在笔下,不自觉的进入作品。无求:这是作书的最佳状态。强迫用心用笔达到用笔无用心,到这个时候,其心妙矣,求无求,以至于连无求都没有了,这就到了书法的最高境界了。得笔的关键是要具备眼力,眼力只有多看才可以获得,都知道“读帖”一说,能读的是在没几个。用心对待每一笔。所谓用心,其实是无所用心。也就是尽可能让自己的每一笔的心态保持一致而已。

                                                                                        (2009年12月12日)

自然之道,是万物之道,也是用笔之道,“得笔“就是得“道“,得用笔之道,用笔之精髓。“得笔“之后的点线又该是怎样呢?“得笔”者力量丰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虚实共生,哪怕极小之点线也当如是;笃实厚重.细若游丝也不失也;刚柔相济.这不是一会儿刚,一会儿柔,而是一小点之中也有刚有柔,是弹簧一样的感觉,既具外貌,更备内质;变化不可捉摸.这不是人为的变,是一种自然的无规律的变,它与提,按,顿,挫毫无关系.笔下线条能达到这几点应该说已经“得笔“了。黄宾虹有”平.重.园.留.变”五言甚是帖切,怎样才能“得笔”呢?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行话叫“眼力”,如果没有眼力,不要妄想“得笔”.

                                                                                         (2009年12月12日)

有了一定的眼力再求“得笔“就有了正确的门径.(如果在明师指导下,没有眼力也可“得笔“,可惜的是得了笔自己也不认识)老子言“知不知上,不知知下“,所以最终还是要有眼力才行,有了眼力,才能正确的肯定自己,不为人言所动,具备了眼力之后,再找到最佳范本反复揣摹,能坚持一年就小有收获,三年,五年就有小成.

                                                                                          (2009年12月12日)

传统是笔墨技巧。林散之云:“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任何一幅书法作品的完成都必须依附于笔墨,使用笔墨的技巧,是初学书法者和已成名成家者的难以穷尽的一个话题。传统即是“二王”。传统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延续。书法传统就是以笔墨技巧为中心,以创新为原则,以传载人文精神为底蕴的一笔储藏丰富的文化资源,离开这笔资源,书法将无法前行。传统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上游有无数的支流汇入,最终其本身也将汇入无边的大海。

                                                                                         (2009年12月12日)

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不学传统是愚昧,学习传统,不去学习大自然和社会,那也是最蠢的。"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陈腐框框,"魂"者,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最高境界是神韵。美的境界、诗的境界、人间至美,神而明之,非语言所可传达。常言道,"大智若愚"。真正聪明的人都是老老实实的。世界上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都是老老实实的人。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

                                                                                          (2009年12月1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云翔:山水画集
运笔用墨
中国书法的艺术性
林散之的“笔墨”探索
麋鹿国画馆—新手画国画时最容易犯的三大错误!
李国庆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集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