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韵 |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暮春颜色渐渐深浓,早春开过的那些花儿,渐渐在一年之初的梢头,退席而去了。人间四月芳菲尽,深山幽兰悄然绽放。中国文人君子,自来以兰为佩,以兰为品。君子温文尔雅,气质如兰似玉。数千年来,不知为兰写下多少千古佳句。而心心念念的,仍然是兰草那种秀外慧中、亭亭玉立、清高恬淡的娴雅气韵。

她蕴含着中国文人的人格理想和文化梦想。

王者之香,源远流长

追溯历史,中国古人对兰花的喜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至1000年,一段漫长的春秋时代,也是农业文明所撑起的礼乐时代。

以礼乐著称的周朝,在取代殷商王朝之后,敬畏上天,敬重自然,秉承“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等精神追求,强调统治阶级的文化修养、个人品德,以政治清明、礼乐盛行,保人民、顺天意。纵观整个春秋时代,虽然出现过诸侯争霸、礼教丧失的混乱局面,但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各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品德修养,磨砺品格,保持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生长于幽谷之中的兰花,清香淡雅,气质脱俗,临风轻轻摇曳,花开幽香清远,令人难以忘怀,成了中国文人追求品德的极致与顶峰。《诗经》之中历次赞美兰花,《郑风·溱洧》中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蕳”,即兰草,生长于幽谷道旁的泽兰。

《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芝兰当为王者香,今独与众草为伍”。从孔子到屈原,从庙堂到民间,莫不以兰为尊。在中原习俗中,没到阳春时节,人们往往手执兰草到郊外溪水之畔,以兰沾水洒身洁身自净祛除不祥。《周礼》记载,此时“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三月之间,上巳祓禊本是一种消灾祈福的民间活动,那时的政府不仅不加制止,甚至官民可以同去水边洗濯。到了魏晋时期更是被文人附会,演变为风流旖旎的韵事。

兰之姿,清雅脱俗

美好的气韵,常来自于美好的内在。对于兰花来说,那清雅的姿态,也锤炼自清越脱俗的优雅品格。

兰叶纤细柔美,姿态端秀、别具神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叶胜花“之说。微风吹拂,兰叶轻轻拂动,犹如仙之精灵堕入凡间。其秀、其纤、其幽、其静,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思绪万端。唐代诗人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之句,张九龄“兰叶春葳蕤”,都盛赞兰花的美。

兰花清雅,不仅形态清雅,而且其香味也是清远宜人,令人闻之忘俗,心旷神怡。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集高洁与清雅,高贵与恬淡于一身,数瓣花朵纯真、质朴、幽香,贯穿春夏秋冬,颇有君子风范。这种圣洁高雅、清美芬芳的习性,自然令古今名人也对它折服,因此兰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相交中,只要带了”兰“字,仿佛也便沾染了兰草的优雅之风,因此,诗文之美喻为“兰章”,友谊之真喻为“兰交”,良友喻为“兰客”,对女子的赞美中更是以”兰姿“为胜……

一束兰,穿越今古,成为中国人血脉深处的文化信仰的极致追求。

兰之品,清新高贵

一味兰,清幽淡远;一生兰,此生不渝。

兰生幽谷,与众草为伍,不为无人而不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是是兰最高贵的品质。寂寞、孤独、清贫甚至挫折、打击,都不能动摇她对美的追求与坚守,对理想、信念与品质的执着,“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苏辙笔下的这首诗,意境质朴,但颇蕴禅机,对幽兰的简约恬淡品性推崇备至。

梅之淡雅,尚须腊雪之季;竹之淡雅,只是缺少绮丽姿态;菊之淡雅,少了花叶相趣;唯有兰花,穿越四季,可居山野之远,亦能存活闹市之端。但兰草喜净,只要风清水洁,便可生根舒叶,吐露芬芳。

人世啊只管喧嚣不安,她只管开自己的花,舒自己的怀。这不正是中国文人雅士、无数贤人的精神写照吗?内在求秀美、风姿要素雅,品质要高洁,处事要高贵。

历经千古,清远高雅的兰草啊,仍然是人们座上贵宾,心灵之向导。

兰文化,万古流芳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兰花的内涵是多重的。它是士大夫为国尽忠的独立不迁;可以是坚定不阿、视死如归的民族操守;也可以是和平年代清正高雅的追求,千百年来,人们说兰、画兰、咏兰、写兰,其实都是以此来解读自身,对兰花的追求让人们明白,人的生存,是有精神世界的人、高层次的人。

从一种自然延续的传统积淀,到人的性灵升华后的稳定的意象。素心高洁、不求闻达的兰花,成为中国人不慕荣利、忠贞不渝的崇高精神的象征,这种象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也早已成了民族特性。扬州八怪的一位画家在画兰花时题词:“非素心,即赤心,为名士,为忠臣”。即是最好的写照。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现如今的社会,是多么需要兰花这种精神。颂美、扬善、求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而对兰花品格的坚守,在多元文化冲击,人们思想浮动不安的今日,再度凸显着它的清洁高贵、非同凡响。对清雅的坚守,只有穿透心灵,才具有超越生命的灵魂升华。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寒二候:幽兰独夜清琴曲
“兰”之别说
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象征意义
安君康中国画水墨兰草扇面两件(已收藏)
兰叶葳蕤,香芬弥馥
转帖:兰花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