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航天员要穿那么臃肿的航天服

作者:孙梦婕

  2004年6月21日,世界首部私人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太空船1号”飞入太空。说起载人航天器,你可知道,为什么航天员要穿那么臃肿的航天服呢?

  航天员在执行航天任务中,会穿着各种不同式样的衣服。从地球出发时,航天员会身穿白色或橘色,带有头盔的服装,手提一个通过管道与身体相连的小箱子,走向飞船或航天飞机;在轨道舱内工作时,他们会穿着与地面服装相似的工作服;在舱外工作时,他们会穿着背后有一个方形大背包,看起来非常笨重的白色服装。航天员在舱内工作时穿着的普通服装称为舱内工作服,这类服装并不属于航天服。他们出发时和在舱外工作时穿着的服装才是航天服,分别是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一般由压力服、头盔、压力调节器、应急供氧与通风管路,可穿脱的手套、靴子,以及一些附件组成。压力服是舱内航天服的核心主体,其内层是气密层,可确保服装不漏气;外层为限制层,可承受相当压力,确保航天服不会因为内部的压力而膨胀变形。舱内航天服是一种在应急情况下保障航天员安全的个人防护装置,具有充气加压和应急供氧的功能,一旦航天器发生座舱泄漏等紧急情况,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在航天器发射、返回、变轨和交会对接时,航天员必须穿着舱内航天服,因为这些阶段最容易发生危险,这是航天员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1971年6月30日,苏联的“联盟11号”飞船返回时,因平衡阀门意外震开,返回舱内迅速减压,致使3名未穿航天服的航天员死亡。尽管返回程序都是正常的,返回舱也在降落伞减速下安然着陆,但当人们打开舱门时,看到的却是已经停止呼吸的3名航天员的遗体。此后,航天员在发射、返回等风险高的阶段穿舱内航天服就成了一条必须执行的规定。

  太空是一个生命体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所以,航天员在舱外开展工作时,必须使用确保生命安全的装备——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比舱内航天服更复杂,功能更完备。它相当于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能将服装内的压力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能耐受太空的真空环境和高低温交变环境,能防护辐射和微流星体对人体的危害,能提供氧气,并去除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太空工作时,航天员的体力消耗很大。为了给航天员降温,舱外航天服里面还配备了一件网状的液冷服。

  舱外航天服能够完全脱离载人航天器母体,独立支持航天员长达8小时的工作,这要归功于舱外航天服背包中的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天员的航天服上有一些操作旋钮和管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一套造价3000万,为何用5次就扔太空了?舱内/舱外航天服是怎么回事?舱外航天服又是如何工作的?
太空行走:体验一种“危险的浪漫”
解码舱外航天服:出舱活动的微型航天器
当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不会想太空中的情景吗?
印度计划在2022年前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