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静思课6——气候


考向1 气候成因及影响

1(2013·新课标10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 常见天气系统 

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案】(1)C   (2)D

【解析】

(1)题,降水少、气温高和光照强都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

(2)题,图示地区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2[2015·新课标3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11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疾;瘴气等。

【解析】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铁路建设人员应针对气候湿热、雨林中蚊虫野兽多、环境恶劣等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考向2 气候变化

3(2016·新课标6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1)C    (2)D    (3)C

【解析】

(1)题,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积雪厚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故选项C正确。

(2)题,冻害是由气温过低造成的。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西北坡冬季风力最大,冻害多发,故选项D正确。

(3)题,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故选项C正确。

4(2016·新课标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答案(1)B    (2)B

【解析】

(1)题,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插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项正确。

(2)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项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项错误;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项错误;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项错误。

 

1.世界气候的分布


(1)图解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特殊地区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①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位于西风带内但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受地形影响的气候分布:如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区南北延伸、东西狭窄是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是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属于哪个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3.气候的描述技巧

(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①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等。

②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等。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4.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

在分析气候变暖的对策时,应注意理清思路,由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来分析,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据澳洲网20171月报道,澳大利亚某州一群妈妈决定建立第一所森林学校。在森林学校里,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尽情享受户外活动。这一想法得到联邦教育部的回应,称该州相关机构将于3月对这一森林学校进行考察以确定其可能性。读下图完成(1)(3)题。

(1)森林学校最不可能位于(       )

A.甲、乙  B.甲、丁  C.丙、己  D.丁、戊

(2)多年来,澳大利亚南部地区频繁爆发山火。该地山火多发的月份及原因是 (      )

A1月  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

B1月  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炎热干燥

C7月  受信风、寒流影响,干燥少雨

D7月  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带的影响,干燥少雨

(3)某些年份,与己同纬度的该大陆东岸也会爆发森林火灾,和此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

A.厄尔尼诺现象    B.拉尼娜现象 

C.臭氧空洞现象    D.北半球冷冬现象

【答案】(1)C    (2)B    (3)A

【解析】

(1)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均呈半环状分布,内陆与西部沿海()为热带荒漠,荒漠的北()、东、南()三边被热带草原包围,草原的外围(甲、丁、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森林。选C

(2)澳大利亚南部地区位于30°S40°S,1月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此时该地区受南移的副热带高压带(而不是信风带)控制,天气晴朗,空气干燥,极易引起山火,故A错误,B正确。7月为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空气湿润,降水较多,不易引起火灾,故CD错误。选B

(3)与己同纬度的该大陆东岸为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正常年份,该地空气湿度大,降水丰沛,不易引起森林火灾。但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南太平洋东侧水温升高,西侧水温降低,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会变得较干旱,容易引起森林火灾,A正确。拉尼娜现象又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在其影响下,澳大利亚东部会产生暴雨洪涝,B错误。臭氧空洞现象和北半球冷冬现象与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CD错误。选A

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东段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山地灌丛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东段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西段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西段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据此完成(1)(3)题。

(1)祁连山地区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2)有关祁连山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

A.水平方向上,东北多西南少——来自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水汽遇西北坡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B.水平方向上,东南多西北少——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遇东南部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C.垂直方向上,东北坡从山麓向山顶递减——随海拔升高水汽减少

D.垂直方向上,西北坡先升高后降低——水汽遇地形阻挡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达到最大,之后水汽减少,降水量降低

(3)祁连山东北坡植被与西南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       )

A.东北坡降水多          B.东北坡水分蒸发少

C.西南坡海拔高,气温低  D.西南坡土壤贫瘠

【答案】(1)D  (2)B   (3)A

【解析】

(1)祁连山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地是太平洋。选D

(2)由于祁连山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分布的影响,对降水分布特征的判断需要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维度来进行。水平方向上,受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的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垂直方向上,水汽沿祁连山东北坡向上爬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达到最大,之后水汽减少,降水量降低。选B

(3)祁连山东北坡比西南坡植被茂密、自然带多,这与东北坡降水多、蒸发少、海拔低、气温高都有关系,但主要是因为东北坡降水更多。选A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全球的降水、气温等发生变化。它一方面直接影响农业,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有些地区农业增产,有些地区农业减产;另一方面使登革热等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发生区域扩大。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它们一般随盛行风飞行。下图是某年7月南亚登革热主要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下列地区农业最可能增产的是  (    )

A.亚马孙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华北平原

(2)据图分析之后南亚地区登革热发病率明显增高的国家是 (    )

A.孟加拉国 B.巴基斯坦  C.尼泊尔 D.斯里兰卡

【答案】(1)C    (2)A

【解析】

(1)农业生产离不了水热条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热条件变好的地区农业增产,反之,则减产。亚马孙平原由于过于湿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北变湿是什么征兆?
2021年高考地理题组层级快练(九)
热融湖是什么湖?
我国最大沙漠现“绿洲”,西北地区转向“暖湿化”?
《高考快递》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八)(解析版)
北方暴雨将成常态?2020年一项研究表明:中国降水线大幅北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