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点突破 |晨昏线、近日点与远日点


来源:杜老师文综

壹:晨昏线

一、晨昏线的特征


1、晨昏圈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

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

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

5、晨昏线(圈)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7、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8、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夹角范围是0—23°26´


二、晨昏线的判读

就看晨昏线的东面,如果东面是昼,就是晨线;如果是夜,就是昏线。(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

一条看似静态的晨昏线,实际上是不断运动的,我们可以用线动、角变、点移来概括:

1.线动: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角变: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θ是不断变化的,其大小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

3.点移: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交()点随着夹角θ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1)晨昏线与纬线:除春、秋分日外,其他时间晨昏线均与某些纬线相交或相切。如图中晨线CD与北极圈相切于点C,与纬线OP相交于点E。但是随着θ的变化,切点的纬度,点E分割纬线OP而成的昼弧和夜弧比例,都是不断变化的。

(2)晨昏线与经线:除春秋分日以外的任何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在冬、夏至日时两者之间的夹角为23°26′

但是还有两不变是必须注意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照始终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三、晨昏线的运用

1、确定地方时

2、确定日期和季节


读图,回答


AB为晨线时,此日是冬至日

DF为昏线时,此日是夏至日

AD为晨线,此日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3、确定直射点位置

写出下列各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甲:0°,30°E);              

乙:(23°26´N, 90°W);

丙:(20°N,180°);            

丁:(22°N,90°W)。

4、确定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

发生极昼极夜最低纬度=90°-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5、确定日出、日落时间及昼夜长短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图表示的是每年冬至日(节气)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45°E)。

图中B、D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上,B地的日出时刻是9时。D地的昼长为18小时。

       判断昼夜长短状况(根据晨昏线走向)

贰:近日点远日点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

1月初,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为1.471亿千米,这一点叫做近日点。

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亿千米,这一点叫做远日点。

地球公转示意图

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

问题探究

是夏半年长还是冬半年长,还是一样长?

探究过程

师:回答夏半年长的请举手,回答冬半年长的请举手,回答一样长的请举手!大部分同学回答是一样长,下面我们探究一下,何为夏半年?就是太阳直射北半球。具体是从哪一天开始?哪一天结束?

生:3月21日到9月23日。

师:能否具体算一下是多少天?

生:3月还有10天,四月30天,五月31天,六月30天,七月31天,八月31天,九月23天,总共186天。

师:冬半年呢?

生:365减去186,还剩179天。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夏半年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所以时间就长,冬半年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冬半年时间就短。

生: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1、数轴法

 

2、比喻法

一月初,想成寒假,寒假时间很短暂,过得快(公转速度快)

七月初,想成暑假,相比寒假漫长,过得慢(公转速度慢)

1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乙)。图甲M点的纬度、图乙N点的月份分别是(  )

              甲                  乙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解析:由M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约为南北纬60°;由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约为7月初。

答案:B

(2009·重庆文综,1~2)右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第2题,从甲到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近日点(1月初)向远日点(7月初)运动,所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第3题,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此时为1月初,北半球是冬季,所以黄河流域不可能进入汛期;南极昆仑站为极昼期;南半球的潘帕斯草原为夏季,处于生长期;长江三峡水库是蓄清期,因为此时长江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补给较少,含沙量小。

答案:2.B  3.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轮复习知识大串讲系列(二)——地球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新高考地理备考47:整合优化专题之二:地球运动
晨昏线
因为太阳直射的点形成春夏秋冬,但地球公转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为什么没有影响气候?
12-05-25高二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公转1》(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