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之考向与方法总结
考向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1.旅游资源价值类型的分析思路
以所学旅游资源的价值来归类分析。如具独有特色的独有类,美学价值的欣赏类,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类,具有参与过程的体验类等等。
价值
主要的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观赏价值)
自然旅游资源:地貌景观、水域风光、大气与太空景观、生物景观
科学价值
自然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价值
人文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城乡风貌现代设施民俗风情饮食与购物
经济价值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生活体验价值
农业旅游资源、工业旅游资源等、民风、民俗、民宿旅游资源
康体娱乐价值
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
1.2.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分析思路
(1)旅游资源条件:
①旅游资源地域集群状况—种类、数量。
常用语:该地区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②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质量,独特性,与其他区域具有互补性。
常用语:旅游资源质量高,周围无雷同的景点,独特性好,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③旅游资源的价值——高或低。
常用语: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④旅游资源的季节特点:
四季皆可——人文旅游资源、四季如春的旅游资源。
四季皆少——高纬度、高海拔的旅游地。
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旅游资源不同,如黄山。
(2)地理位置与交通:
①地理位置—优越或偏僻(山区或海拔高、纬度高)。
②交通条件—位置、交通类型(公路、铁路、飞机)→通达度→出入方便程度。
常用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客源地:
①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收入高,出游率高→消费市场。
②与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旅行时间、费用。
常用语: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出游率高,客源市场广阔(或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较远,出游率低)。
③客源地的定位:
●客源地的定位—由景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知名度(品牌)决定;同时也受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景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及环境容量大小影响。
●景区的游客流量受客源地游客出行及旅游的时间、出行目的影响。
●一些知名度低的景点可以借助周围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带动发展,增加客源。例如泰山周围地区的一些景区可以借助泰山景区增加游客量。
(4)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接待能力、游客流量、旅游质量、旅游安全。
①基础设施—交通(主要)、水、电、通信。②服务设施—酒店、宾馆、购物、娱乐健身。
常用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或不足),接待能力强或弱。
(5)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景区占地面积、生态环境、景区的规划是否合理。
常用语:区域内用地广,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强。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接待能力有限。
考向二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2.1.某地区旅游开发规模大小的分析思路
(1)旅游资源类型(尤其生态环境脆弱,有珍稀野生物种保护的,必答;对旅游者身体有特殊要求的如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2)旅游地规模。     (3)旅游时间:可供旅游时间少,设备利用率低,旅游维修费用高。
(4)旅游地位置与距离。(5)旅游区的接待能力。     (6)旅游费用。
2.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分析思路
(1)交通线路设计:
①类型:公路、河道(乘船)、索道、步行路、栈道。
②要求:方式多样,便于游人欣赏不同风景;线路尽可能短;沿线景点类型、数量尽可能多。
(2)服务设施设计(一定要结合旅游景区的实际情景材料)。
①类型:酒店、宾馆、购物、健身、娱乐设施、养生设施。
②要求:齐全,类型多样,能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各种需求;沿交通线分布,距景点较近。
(3)旅游项目设计:
①吃类:品尝海鲜、农家宴、户外烧烤、咖啡厅、乡野休闲酒店。
②住类:经济型(青年旅馆、汽车旅馆、家庭旅馆)、地方主题型(度假木屋、度假旅游村、温泉酒店)、地方特色型(傣家竹楼、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蒙古包)。
③行类:坐索道、骑马、坐竹筏、坐游船、坐游艇。
④玩类:游览自然、人文风光、名胜古迹、画廊;参观厂房、车间、生产设备;利用多媒体再现原生产、生活场景;垂钓、沙雕、游泳、坐皮划艇、划船;采摘、滑雪、攀岩;体验生产工艺流程、制作瓷器;泡温泉、参观火山景观地貌;登山、漂流、森林氧吧;参观冰雕;观看大型表演。
⑤购类:纪念品店、地方特产专卖店、工艺品、各种玩具、购物中心店。
考向三 旅游活动规划与设计
3.1.旅游者活动规划设计分析思路
(1)出游前的准备:
①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
③了解旅游景观的主要特点。   ④收集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的资料。
⑤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对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要有所了解。
(2)旅游线路的考虑:
(3)旅游方式的选择:
①选择思路:旅游地距离——“远飞近车”;   旅游地特点——沿途观赏类适合徒步、自驾游等;
经济条件——飞机贵,火车廉;   时间条件——时间充足慢行、时间少快观。
②方式选择:
●徒步→健身为目的,锻炼与观光结合→灵活自由。
●自驾(车)游→收入、私家车多少、出游率→距离较近→公路发达;景点分散自驾便于旅游→灵活、自由。
●随旅行团→距离远近→公路、铁路、水运、飞机(收入)。
3.2.旅游当中应该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的分析思路
(1)区域分析:首先依据试题提供的图表、文字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等信息,再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2)分类总结:别走丢——方向(地图、定位)。
①雨林探险类——热、虫、雨、晒等;②沙漠越野类——水、热、晒;
③高山峻岭类——寒、雪、氧、紫外;④峡谷探险、河流溯源类——洪水、泥石流;
⑤雪山、极地类:寒、雪。
3.3.影响某地旅游费用高低的分析思路
(1)旅游资源的价值。(2)旅游线路的选择。(3)旅游方式的选择。
(4)旅游距离的远近。(5)旅游的服务设施。(6)旅游地消费水平。
(7)旅游设施的维护费用(旅游时间短,设备利用率低的,一般维护费用高)。
考向四 旅游活动的影响及措施
4.1.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意义)
(1)增加税收;回笼货币。          (2)促进基础设施发展。
(3)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5)促进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6)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或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农业旅游或工业旅游的意义)。
(7)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农业旅游)。
4.2.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思路
4.3.当前旅游区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或采取的措施
(1)做好旅游规划。
(2)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搞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接待能力。
(4)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5)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4.4.旅游资源面临的威胁
(1)自然威胁:①风化、各种侵蚀作用。②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③蚁虫蛀蚀作用。
(2)人类活动:损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5.促进某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1)加大宣传力度。(2)实行定期免费开放。(3)增设新的旅游景点,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4)淡季实行门票降价或免费。(5)搞好旅游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增强接待能力。
(6)实行网络预售票制度。(7)控制好游客数量。
4.6.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分析思路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体如下所示:
4.7.针对某种具体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的分析思路
(1)文物古迹: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
(2)沙漠生态旅游区:控制游客人数;植树种草,保护植被;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3)动物类自然保护区: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加强监测和管理;严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4.8.新开发某种旅游资源或原有景点评为世界级遗产的作用
(1)丰富了旅游区自然或人文景点,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价值。
(2)突出了自然或人文景观景色特点,增强了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3)游客量增多,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
(4)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发展。
4.9.游客量的变化对当地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1)游客量少,会导致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
(2)游客量多,导致景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等。
4.10.某些旅游资源保存较好的分析思路
(1)答题结构:①遭受自然威胁较小。②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举例:甘肃敦煌石窟保存较好的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受沙漠掩埋,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来源:星球地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46:旅游地理押题
【高中地理】搞定高考旅游地理重难点,有这一篇就够了!
高中地理旅游知识点最全总结
2014_2016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含解析专题14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游览冰川
考前每日练|旅游资源细分类,快速发展呈芳菲(简答题,2020届2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