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外地理 | 为何说“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四季之雾有何不同?


 

俗话说: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四季的雾真的有这么神奇,可以预测天气?接下来我们随着中国气象报社专家的脚步共同一看一下它们的成因。

春季通常天气依然较冷,故有春寒料峭之说。在晴朗无云的白昼,气温回升,会有微微南风把一些暖湿空气带来,因气温升高当然也就容纳的水汽增多。可到了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加快,较冷的空气因密度大而重,就沉积在冷地面上,那较暖的空气因轻而上浮在空中某一高度,形成气温上高下低的“逆温层”,使得空气变得静稳。于是地面水汽因降温达到饱和状态,凝结成雾,而难以向上扩散。在上面的空气比较暖且水汽较少的状态下,地面的雾往往也较为浅薄。当太阳出来以后,天空上面本来无云,地面受热,雾气便很快蒸发消散,这就呈现出天气谚语“春雾日头”的现象。当然,如果上面所说的“逆温层”较厚,受热上升的雾气,被阻拦着不能扩散,那末,这雾幕就会变成层云,使天空呈现一段阴沉。但一般都会消散,阳光只是姗姗来迟。所以春雾日头其实也是表达了春雾大多出现的时间,也就是在日出之前。

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尤其是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气流辐散下沉,这样地面空气层很难冷却到使水汽达到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朗的夏天,是很少有雾的。那么如果夏天出现了雾,一般都是天空有云层遮蔽,气温相对较低;或者地面有低气压产生,有冷空气扩散南下,使底层含水汽较多空气达到饱和,产生低云与雾,出现降水,故有“夏雾雨”之谚。

秋季是夏冬之交的过渡季节,与春季雷同,雾的形成与春季也相类似,常产生在晴朗的夜晚,所以白天的天气往往较好,但在仲秋以后,阳光就不一定有春天强,会有凉风习习之感,故有“秋雾凉风”之谚。

冬季天气寒冷,因常受干冷大陆高压控制,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但有时上空从南方某一层次也会有相对较暖湿的气流移来,这样会出现气温上高下低的“逆温层”,使近地层空气趋于静稳状态,有时会因空气水平流动导致“平流雾”,预兆着未来可能有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的空气交锋,会产生锋面降水,因气温骤降出现降雪也就不足为怪了,那又印证了“冬雾雪”之谚。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资料参考自《气象谚语精选》、 中国气象报社等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雾和霾形成的气象条件
什么是雾什么是霾?
航空气象学中的雾和霾
对于雾的理解??颇有感受,你知道多少?
地理科普‖“逆温”现象分类及成因
玩转地理 伦敦烟雾事件,地理与大气污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