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二专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纬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的纬度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2)0°到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或热带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23°26′增大到46°52′。

(3)南北纬23°26′到南北纬66°34′之间的地区(或南北温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6°52′。

(4)南北纬66°34′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或南北寒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46°52′减小到23°26′。

 练一练


读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不同日期太阳视运动的共同点:太阳      ,原因是       ;太阳高度不断变化,       是一天中最大值。

(2)尝试判断:

①该地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                。

②A代表   ,B代表春分或秋分日,C代表         。判断理由: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                                    。

(3)计算出A、B、C三日的昼长:A    小时、B    小时、C    小时。

(4)C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1)东升西落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正午太阳高度

(2)①北 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

②冬至日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3)9 12 15

(4)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南半球各纬度

公众号试卷及答案、重点解析word文本见会员版或知识星球上:https://t.zsxq.com/fM3FIie


知识星球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较全面的地球档案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学习: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
地球运动知识整合及规律复习
太阳高度等值线判读问题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地理计算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