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河南濮阳出土的“中华第一龙”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这个问题问的挺专业的,已经有好几个的地方在争中华第一龙的称号。

首先,我们先说说濮阳西水坡相关背景

M45平面为人头形,墓室的结构为竖穴土扩,南北长4.1、东西宽3.1米,深0.5米。墓室的东西北三面各有一个小龛。东、西两边的小龛平面呈弧形,北边的小龛为长方形。墓内埋葬4人。墓主为一老年男性,经鉴定为56+岁,身高1.79米,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埋于墓室的正中。另外3人,年龄较小,分别埋于墓室东、西、北三面小龛内。

在墓室中部墓主人骨架的左右两侧,精心摆塑一龙一虎图案。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龙昂首,曲颈,弓身,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虎头微低,圈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这个应该就是题主所说的中华第一龙。

其次,这个遗址还出土两处龙图案。第二处位于M45南面20米处。图案有龙、虎、鸟、鹿和蜘蛛等组成。龙头朝南,背朝东;虎头朝北,背朝东,龙虎蝉联为一体,鹿卧于虎的背上,鹿臀上有一鸟形图案。第三处与第二处龙虎图案相距25米。图案有人骑龙和奔虎等。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有一人,也是用蚌壳摆成,两腿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好像在回首观望;虎摆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腿微曲,暴毛高竖,呈奔跑和腾飞状。

专家认为M45龙图案证明远在 6000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相当于历史上的颛顼、尧、舜时期,人们就已经用龙来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物了。

最后解开谜底,这三处龙图案都是用蚌壳摆塑而成,古代人做事还是挺细心的。

参考文献:《濮阳西水坡》

图片来自百度,侵权请删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濮阳发现一座古墓,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一千多年
第七章第三节由《易》之前三卦看龙、马、鹿的综合
河南出土6000年前古墓,内藏“中华第一龙”,或揭开龙存在的证据
龙之始者源于自-中华第一龙对联两副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于闹市中邂逅“中华第一龙”
得数大于10的朝北走,有(    )其余的朝东走,有(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