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杵磨针的故事老少皆知,其中的内容究竟多少是真实,多少是谣言

铁杵磨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励志名言在中国老少皆知。与此相伴的还有一则关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事:称李白幼年时曾在山中读书,由于感觉太辛苦、太寂寞,就私自跑到山下去玩,在路过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象耳山的时候,看见一个姓武的老婆婆坐在山下的小溪旁,正打算将一根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因此受到激励,于是返回山中重新苦读,最终成就了天下闻名的“诗仙”美名。

《方舆胜览》

故事本身就比较离奇

这则故事最早出现在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著作《方舆胜览》一书中,对于铁杵磨针这样的离奇做法,只要不是“心恙之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文学杜撰。但书中编撰的事件地点也颇为离奇。因为李白5岁起随家人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迁往四川江油清廉乡,一直到19岁才离开,前往成都求见益州刺史苏颋,希望凭借自己的诗文获得赏识,进而得到推荐去做官。

李白故居

地点不可能在500里外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年幼的李白偶尔离开江油去附近游玩还能理解,但要说他自己一个人能跑到500多里外的眉州,看了一幕“铁杵磨针”就又再跑500里回去,实在让人置信。也许是因为眉山的寺庙比较兴盛,而“铁杵磨针”的说法与佛教提倡的一些精神契合,正好可以借李白的名头进行宣传,所以才如此生拉硬套。对此,李白故里都颇有微词,特意将一条小河命名为“磨针溪”,宣称是真正的事发地,后来还集资修建了一座“磨针亭”,但也不过是争夺旅游资源罢了。

诗仙李白

山中苦读的确是真的

事件地点、人物都是编撰的,但有一件事却是真的,那就是李白真的在江油城西北14公里处的匡山中苦读过,而且这段苦读完全是以自学为主。因为李白祖上曾经因罪才迁居西域碎叶城,公元701年才偷偷迁回四川江油居住,因此他根本无法进县学,也无法请名师教导,只能自己在山中苦读,但也正是这段苦读生活成就了他日后的精彩人生。

对酒当歌

与李白齐名的诗圣杜甫就曾经写信怀念李白的读书生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后来,明朝诗人方弘静所著《千一录》就记载:太白读书匡山,十年不下山;浔阳狱中,犹读留侯传。以彼仙才,苦心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传统美德:勤奋苦读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
柳体书法:铁杵磨绣针,功到成高手!
【读书故事】李白铁杵磨针
幼年李白与少年玄武,遇见一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结果都成了仙
铁杵磨针——低智商,不如花一块钱买一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