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开创了用竹筏子过江、搭浮桥的先例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35年元旦节当天,长征红军先锋部队、红1军团2师4团在团长耿飚的率领下,到达了贵州省瓮安县境内的江界河渡口。这座渡口位于贵州第一大河乌江的岸边,附近江面宽200米,水深流急,两岸到处是悬崖绝壁,中间仅有这一处缺口可供渡船停靠,是到达黔北重镇遵义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处难以突破的天险。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为了突破乌江,耿飚团长一方面在附近砍伐毛竹,赶制竹筏,另一方面从麾下挑选了18名精习水性的战士,作为突击队先行过江。但经过1天的尝试,大家发现还是小看了乌江的厉害,它除了河面宽、水流急以外,河水的温度也很低,平均仅有10摄氏度,战士们下水不久就因寒冷刺激而力气全无。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无奈之下,突击队只好返回岸边,乘坐刚刚做好的竹筏强渡,结果刚刚行驶到一半就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击中,无功而返;当天晚上,红军战士们将8支单层竹筏合并成4支双层竹筏,再次组织强渡,结果由于水流湍急、江面漆黑,最后仅有1支竹筏成功到达对岸。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但也正是这支竹筏上搭载的5名战士,成功的在数百敌人眼皮底下隐藏了起来,次日,当突击队再度向对岸发起冲锋的时候,这5名战士突然从敌人工事下的乱石堆里钻了出来,抢占了其后方的碉堡,架起机枪一阵猛烈扫射,将岸边的守敌打得人仰马翻;红军的工兵们也不含糊,竟然用仅有的几支竹筏和临时征集的门板搭起了简易浮桥,掩护全团主力顺利冲杀过去,控制了对岸十几里纵深。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3日下午,长征红军主力也到达江界河渡口,从浮桥上渡过了乌江,北上向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挺进。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江天险重“飞渡”
突破乌江天险
三万红军被十万国军紧逼,一战士想出渡江之计,毛主席:军中神人
突破乌江
3万红军在乌江遭遇30万国军,19岁小战士石长阶献计,让毛主席赞叹不已
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完全不符合逻辑,却又真实发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