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衰弱大国的奇迹:传奇师长改变土耳其国家命运

土耳其传奇师长改变国家命运——记“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大元帅

“我不是命令你们去战斗,而是命令你们去死。”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说这番话的指挥官过于冷血,但在土耳其军人看来,这却是军人血性的体现,因为下这道命令的人就是“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

事实上,凯末尔不仅这样鼓励士兵们去奋勇战斗,他自己在战场上也是这样去做的。

“男子汉”的军校梦

1883年冬,一个名叫“穆斯塔法”的男孩出生了。当穆斯塔法7岁时,父亲被斑诊伤寒夺去性命,母亲只好带着穆斯塔法和2岁的女儿投奔自己的哥哥。12岁时,“小男子汉”穆斯塔法看到萨洛尼卡少年军校的男孩们穿着笔挺的制服,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城市广场,被深深地吸引了。后来,穆斯塔法背着母亲报考了军校。在那里,他的老师给他取了第二个名字“凯末尔”。

在校期间,凯末尔与同学恩维尔都参加了青年土耳其党,这个组织志在拯救国家危局,特别是推翻苏丹的残暴统治。1904年,凯末尔毕业,获得上尉军衔,但他在学校的结社行为被告发,却由于证据不足而被释放,最终分配到远离帝国的驻叙利亚大马士革第5军。

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以突然宣战的方式侵犯帝国的非洲领地利比亚。凯末尔主动请缨,带着一帮参谋军官,乔装改扮成商人,经英属埃及进入利比亚东部。他把被打散的土耳其边防军和阿拉伯部落武装组织起来,以灵活突击的方式,先后在托卜鲁克、班加西、德尔纳等地重创意大利军队,全意大利都在传说着“幽灵凯末尔”的故事。

可是战争的结局不取决于利比亚的战况。由于列强均站在意大利一边,意大利军舰炮口还对准了首都伊斯坦布尔,帝国权贵屈服了,大片土地被割让给意大利。

这场失败起了恶劣的示范效应,所有邻国都向土耳其提出了领土要求。忍无可忍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政变,获得最高权力,恩维尔当上国防大臣。但恩维尔没有重用表现神勇的凯末尔,反而打发他去保加利亚当武官。

铁血师长改变历史

1914年一战爆发后,被德国收买的恩维尔将土耳其拖入同盟国集团,向英法俄等协约国宣战。虽然凯末尔一直反对参战,但当战争真的降临后,凯末尔仍旧赶回伊斯坦布尔,请求恩维尔给他一个师去打仗。

嫉妒心极强的恩维尔只给了凯末尔一个破烂不堪的预备师——第19步兵师,这个师由土耳其、阿拉伯、库尔德以及亚美尼亚人组成,官兵矛盾异常突出,发布一道命令得用好几种语言传达。但凯末尔毫无怨言,迅速率部赶往加里波利防区,进行工事修筑和训练工作,由于其超凡的军事素养和人格魅力,这个破烂部队很快焕发出活力。

1915年,协约国认定土耳其是同盟国中最弱的一环,指望通过一次大规模进攻终结这个帝国。2月19日,英法舰队炮轰达达尼尔海峡要塞,宣告为期10个月加里波利战役打响。当时恩维尔把土耳其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交给德国军事顾问利曼·冯·赞德斯,他对协约国主攻方向判断错误,在敌人的攻击方向上只留下孤零零的凯末尔部队。

4月25日,协约国大军向加里波利半岛发起攻击。协约国军队的登陆地点距离凯末尔的师部只有几公里。得到消息的凯末尔亲率一个团和一个山炮连,一路狂奔,抢占登陆点附近的制高点——971高地。

在高地顶端,凯末尔向战士们高喊:“现在我不是命令你们去战斗,而是命令你们去死。”从下午到晚上,双方军队围绕971高地展开殊死战斗,土耳其军人打光了子弹,就换上刺刀进行白刃格斗,敌人死伤2000多人却寸土未得。

获悉凯末尔的战报后,赞德斯紧急从各地抽调援军。当协约国发起第二次攻势时,得到补给的凯末尔死守在971高地上,令庞大的敌军动弹不得。在长达数月的拉锯战中,凯末尔灵活调配兵力,始终掌握着所有制高点,一旦协约国军队有突破迹象,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向炮兵呼叫:“向我开炮。”

1915年12月,无可奈何的协约国集团不得不放弃加里波利作战计划,从海峡撤军。对于土耳其来说,加里波利保卫战是一场光荣的胜利。14年后,英国阿斯皮纳上校这样评价凯末尔:“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师长能对历史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一场战役,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命运。”

只有凯末尔在战斗

然而,正所谓“独木难支”,面对具有压倒性实力的协约国,土耳其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1918年10月,土耳其先于德国宣布投降,把国家拖入战争的恩维尔化装逃往德国。协约国军队开进伊斯坦布尔,曾经高高在上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变成了傀儡,而希腊也在英国默许下,于1919年5月15日登陆小亚细亚名港士麦那(今伊兹密尔)。

在此危急关头,失去部队的凯末尔毅然跟随救亡人士前往小亚细亚半岛的安卡拉,那里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本营。1919年6月22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发表通电,宣布民族抵抗运动开始,电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国家领土完整与民族独立正处在危险之中,我们将在小亚细亚抵抗希腊人、英国人、法国人,如果我们没有武器,我们将用牙齿和指甲去战斗。”这份通电打乱了协约国瓜分土耳其的计划。在伊斯坦布尔,英国代表强迫苏丹逮捕凯末尔的母亲作为人质,要求其放弃抵抗,同时希腊军队也向安卡拉逼近。凯末尔没有屈服,他首先联系上同样受协约国孤立的苏维埃俄国,取得对方的支持,得到了苏俄的援助,使重建的土耳其国民军武装起来。

1920年8月10日,在协约国强迫下,苏丹批准了《色佛尔条约》,158.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只剩45.3万平方公里,而且不能保有军队,财税大权由协约国共管。此时,只有凯末尔在遥远的阿克拉继续战斗。

凯末尔率领下的土耳其国民军承受着希腊军队的巨大压力,战线离安卡拉越来越近。凯末尔认真研究了对手,决定在以后的战斗中采取“集中兵力,突破重点”和“快速运动,迂回后方”的两大方针。

8月23日,7.7万希腊军队在安卡拉郊外的萨卡里亚河畔同凯末尔指挥的7.5万土军相遇,在随后长达20天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9月13日,希腊军队后退到萨卡里亚河西岸,安卡拉转危为安。这次战役不仅改变了战场格局,还使协约国内部发生分歧,支持希腊的国家越来越少,而站在凯末尔一方的力量却空前壮大。

1922年8月,凯末尔准备已久的总攻开始了。8月26日清晨,凯末尔来到决战地点阿菲永,他向士兵发出的命令很简单:“勇士们,你们的目标就是爱琴海!”当土耳其军队杀声震天地冲下安纳托利亚高原时,希腊军队的抵抗意志崩溃了。战役在4天后结束,土耳其军队以极小的代价,歼灭12万希腊军队。

凯末尔不愿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打到爱琴海去!”他策马在前线喊着这样的口号,激励官兵们奋勇前进。9月10日,士麦那解放了。这场胜利也宣告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的谢幕。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与凯末尔的代表重新签定《洛桑和约》,承认土耳其的完整主权,并废除《色佛尔条约》的一切规定。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成立共和国,凯末尔出任第一任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位世界名人(84)——凯末尔
三个国家的诞生(上)-唐驳虎
希土战争——历史上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发生的两次战争
无私才能伟大: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土耳其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Kemal,Mustafa)
被埃尔多安公投所终结的土耳其“凯末尔时代”到底是如何开始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