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梨园、杏林、杏坛、桃李这几个词语的来历

你知道梨园杏林、杏坛、桃李这几个词语的来历吗?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他将梨园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杏坛”的典故则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他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的就是此义。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以“杏坛”名之,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了儒学所及的东南亚诸国。杏林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杏坛”和“杏林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前者指教育,后者指医道

  提起“杏林”,这里也有一段典故。据晋人葛洪《神仙传·董奉》里说,有一个人叫董奉,平时他不种田,专门给人看病。但是,他从来不收病人的钱,却有一个要求:病重的好了以后种五棵杏树,病轻的好了以后种一棵杏树。几年后,这些杏树都结果了。于是,董奉又对人们说,如果谁要买杏的话,不要钱,只要用谷子换。这样,董奉又有了许多的谷子。他用这些谷子接济穷人和过路者旅资不够的人。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形容董奉为民谋利益的事。再以后,人们又将“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但都是指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替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李
庭院里的果树
为什么学生又称''桃李''?
“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每日咬文嚼字|学生为何称“桃李”?
桃李满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