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号称“卧龙”,后来果然卧于川中不得纵横四方








杜甫《蜀相》诗中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感慨不已。凡度过《三国演义》的人,也几乎都为诸葛亮数次北伐无功,最后真的如“卧龙”一般困于四川盆地而扼腕叹息。

无法立足中原

实际上除了“卧龙”这一称号以外,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罗贯中就已经为他们将来困守西南一隅的处境埋下了伏笔。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正确的指明了刘备集团的发展方向。

不与曹操争天时,不与孙权争地利,而是扬长避短,全力对刘表、刘璋这类守户之犬下手,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正是这一伟大战略帮助刘备集团转弱为强,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有利地位。

丧失荆州地利

可惜,受当时的形势限制,刘备集团远离了至关重要的中原地区。虽然诸葛亮也规划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远景规划,但这个规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天下有变和荆州不丢。

可直到诸葛亮亡故,天下有变也就是天下大乱的机会也没有出现,中原地区基本平稳的完成了刘汉到曹魏政权的过渡。同时,随着夷陵之战的失败,刘备集团及其继任者丧失了对荆州地区的控制,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可能彻底丧失。

受困蜀道天险

实际上,自从失去地广人稠物产丰富的荆州之后,诸葛亮就只能依靠成都平原和汉中盆地来供粮养兵。而这两个根据地要进入关中平原和曹军决战,必须都要翻越崇山峻岭。其中,从汉中出发经斜谷道的后勤补给线长达470里的斜谷道,而从成都平原出发则更加艰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情况看,蜀军能够取得的战果有多大,能够攻击的有多远,不是看歼灭多少敌人,攻克多少城池,而完全是由军粮储备的多少来决定的。

遭遇敌军坚守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斜谷,屯兵渭水南岸五丈原,这也是多年来蜀军进军最远的一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战果,是因为诸葛亮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已经来日无多,为此,诸葛亮做了一番精心准备。

整整3年,诸葛亮都在想方设法的囤积粮食,训练军队希望把握最后的机会全力一搏,毕其功于一役。可惜老对手司马懿也看透了这一点,更要命的是他从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判断,自己这位老对手活不长了。

因此,严令全军坚守不出,绝不给蜀军可乘之机,一直等到诸葛亮身死五丈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谋士之“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人兼得,奈何不得其时
如果换诸葛亮打东吴,刘备守蜀可能会败的更惨!
名人与高考——诸葛亮篇
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得天下,为何刘备二者皆得却只能三分天下?
庞统临死之时直言8个字,刘备听了感动,诸葛亮听完感到心寒
神机军师诸葛亮的传奇人生(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