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尔衮被迫将皇位让给幼子福临后,并未放过两个始作俑者

公元1643年8月9日,清太宗皇太极患脑溢血猝然去世。长期受其压制的弟弟、雄才大略的睿亲王多尔衮对突然空缺的皇位跃跃欲试,希望趁机夺回父亲努尔哈赤本来承诺给他的皇位。

可惜事与愿违,由于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代表的两黄旗势力竭力反对,为了防止八旗内部大血拼的惨剧发生,多尔衮主动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立皇太极第9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由他和支持豪格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出任辅政大臣。眼看属于自己的皇位第二次离自己而去,多尔衮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为了报复,也为了打击自己的政敌,他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第一个目标:曾与自己争夺皇位的肃亲王豪格

豪格不但是皇太极的长子,也是镶蓝旗的主旗贝勒,皇太极所遗两黄旗势力的代表,具有较强的实力。在皇太极时代,他参与了对明朝、朝鲜及察哈尔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屡建战功,身边也聚集了索尼、图赖、鳌拜等党羽,在诸王中也是一个很有地位和影响的人物。

皇位之争,豪格自己没有继承皇位,但也否定了两白旗等势力拥立多尔衮的主张,双方看似打了平手。然而,因福临年仅6岁,实际上还没有理邦治国的能力,在议定新君时就规定暂由多尔衮辅政,而豪格则未能享有。此后,多尔衮以摄政王之尊“专掌”大小国事,这是豪格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清军挥师入关,定鼎北京,多尔衮在清统治集团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豪格集团内部不少人开始向多尔衮靠拢,甚至反戈一击。顺治元年(公元1644)四月,豪格心腹固山额真何洛会,举报豪格“语侵多尔衮”,多尔衮乘机以“悖妄罪”削豪格亲王爵,废为庶人,其党俄莫克图等皆论死。

此后,豪格集团再也无力与多尔衮对抗,但事情并不算完。同年十月,在清廷定鼎北京、大封诸王时,因“念豪格从定中原有功,仍复原封”,但其地位和影响已经大不如前。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二月,豪格帅大军灭张献忠政权凯旋回京,却因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并死于狱中,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

第二个目标:暗中支持豪格争位的镶蓝旗主

令多尔衮与皇位失之交臂的第二个罪魁祸首,就是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侄子,皇太极改元崇德后晋封的和硕郑亲王,多次领军出征,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功勋王爷。由于对皇太极的忠心,济尔哈朗及其镶蓝旗势力在皇位争夺战中一直支持豪格。也正是他的支持,打破了两白旗与两黄旗的势力均衡,迫使多尔衮放弃皇位而就任辅政大臣。

皇太极时代,济尔哈朗的地位已不下于多尔衮。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叙功大封诸王时,济尔哈朗的排名甚至还在多尔衮之前。福临继位后,济尔哈朗又成为两位辅政王之一,对多尔衮的权力与地位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不仅为了往日的恩怨,也是今时的需要,都必须除掉他。

顺治元年元月,在多尔衮及其党羽的进逼下,济尔哈朗被迫谕各部院长官,“凡事先启睿亲王”,从而使原来二摄政王并列的局面,变成多尔衮为大,而济尔哈朗居其次。顺治四年二月,多尔衮更进一步下令,不准“郑亲王预政”,一举剥夺了济尔哈朗的辅政决策权力。

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多尔衮对济尔哈朗的势力进行了最后清除,贝子屯齐、尚善等出面诬告,说皇太极初丧时,两黄旗大臣谋立肃亲王豪格,而济尔哈朗知情不报等,议罪当死,后从轻发落,由亲王降为多罗郡王,其亲信部下也大都受到牵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太极死后,八旗的势力分成了几部分?
清」多尔衮做摄政王把持朝政时,索尼、鳌拜等两黄旗大臣在干什么
皇太极活剐了亲姐姐;多尔衮砍了亲弟弟
豪格与多尔衮因争夺皇位而有过节,为何还同意多尔衮成为摄政王?
想当却当不成皇帝的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