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牌看嫡系,新编军看王牌军,两个兵团的仗硬是仅有1个军卖力

▲淮海战役形势图

1948年11月7日,国共之间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淮海战役爆发。开战仅仅半个月,国民党军败报频传,第3绥靖区2个军起义;黄百韬第7兵团5个军被围歼;黄维第12兵团4个军被围;徐州城内外的14个军被40余万华东野战军死死钳制,已经动弹不得。此时南京国防部与徐州“剿总”能够指望的,就只剩下南下蚌埠指挥所附近的李延年第6兵团和刘汝明第8兵团了。

从编制和兵力上看,这两个兵团共下辖6个军十余万人,还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可惜,这两支部队接到北上增援的命令后,始终动作迟缓,走走停停,在解放军部队的阻击下,每日进展多则十里、少则二三里,有时甚至连续几天未前进一步,直至淮海战役最后结束,这两个兵团也未对全军造成什么实际影响。

▲刘汝明部是第29军余脉

刘汝明兵团实力有限,又屡遭打击

这两个兵团中,刘汝明兵团进展迟缓并不令人吃惊,其从解放战争开始,就一贯消极避战、保存实力。该部原为驻防豫东、鲁西的第4绥靖区部队,下辖第55军和第68军两个军,都是来自老西北军的杂牌部队,其中第68军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宋哲元第29军余脉;第55军则是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旧部。

该部按编制原有2个军6个师,也一贯注意保存实力,但依然多次受到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其中,第68军的119师早在1946年10月甄南战役中就被歼灭过一次;第55军军部及所属第29、74两个师(当时为整编旅)则在鲁西南战役中全军覆灭,后来又得以重件。连番打击之后,刘汝明部名为兵团,实际上已不足4个师,装备差、士气低落,根本难堪大用。

▲中间戎装者为李延年

李延年兵团已经是空架子,部队多是“二茬货”

与刘汝明兵团不同,李延年兵团下辖的第39、54、96、99军都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李延年本人也是黄埔出身的天子门生,按理说作战积极性应该很高,不应该与刘汝明一般不堪啊!但实际上,李延年兵团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其下属的4个军中,第96、99军都是被歼灭后重新组建的,其中第96军是在1948年4月潍县战役中覆灭的,此时刚刚组建完成,连兵员、装备都还没有配齐。

第39军虽然已经中央军化,但其前身是被吞并的黔军第103师,系刚刚扩编而成, 下属各师中除103师战斗力较强外,其余都是新兵部队。整个兵团唯有第54军能够倚仗,该军系老资格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全美械装备,可惜其刚刚参加辽沈战役,在战况惨烈的塔山阵地从头打到尾,付出了惨重伤亡,下属3个师中:第8师伤亡5千余,已经打残了;暂编57师被击溃,已丧失战斗力;唯有第198师还算完整,也缺员严重。

▲装备低劣的国民党部队

各部队消极避战,战斗力再打折扣

在北上增援的过程中,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杂牌出身的刘汝明兵团始终盯着李延年兵团的动向,你向前我就向前,你后退一步我就后退两步。李延年兵团各部则把目光集中在伤兵满营的第54军身上,第54军军长阙汉骞只好强打精神,留下暂57师在后方整补,集中第198师和第8师剩余部队,向北渡过淮海、攻击前进。

但第54军的攻击阵型非常有意思,是所谓的“尖端指向敌人的宝塔式进攻部署”,以第198师所属3个团为例,1个团由军部直接掌握、1个团留作预备队,实际在一线作战的仅1个团,可即便这个攻击团,也往往如法炮制,留下部分营、连当预备队,七折八扣之下,本就不满员的第54军实际上根本派不出多少战斗兵,攻击速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54军在塔山前线伤亡惨重

战力最强的第54军尚且表现如此,其他部队自然也没有多少作战积极性了。在第54军左翼的第99军和右翼的刘汝明兵团甚至相互指责,认为对方有意拖延,导致自己过于突出,很可能遭遇危险,最后双双停止了攻击行动。等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双双覆灭的消息传来,两兵团才开始积极起来,不过不是向前进攻,而是紧急撤退到淮河以南,脱离了战场。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兵败自杀的黄百韬,以派系区分是杂牌将领?罗卓英:那我该怎么算
黄百韬战死沙场之前,已经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淮海战役期间,为什么五个兵团的兵力解救不了黄维兵团
七七事变中的29军,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帮了我军大忙,协助歼灭黄百韬兵团
华东战场有60万国军,为何华东野战军要拿黄百韬开刀?
淮海战役前,老蒋为何不用胡琏,却让杂牌将军黄百韬指挥第7兵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