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钢琴家傅聪感染新冠逝世引发争议,真相究竟是什么?

2020年是个非同寻常的一年,很多名人因为疫情被夺去了生命。

眼看这年就要过去,不料又传来噩耗,12月28日,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钢琴家傅聪

傅聪去世的消息很快登上了热搜。

一时间,无数人留言表达了自己对傅聪的哀思,愿这位音乐大师一路走好!

但同时,留言区也出现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评论,有的说他父亲傅雷就因为他叛逃英国才被逼死的,有的说这样一个叛逃者死在异国他乡是罪有应得,还有的说“英国人走好!”

看到留言区这样攻击性的评论,真的让我很心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傅聪的一生吧。

1

艺术熏陶的童年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在一个诗书之家。

父亲傅雷是现代文艺评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母亲朱梅馥知书达理,家里来往的客人都是文化名人,经常聚集在客厅里高谈阔论。

傅聪从小旁听这些叔叔阿姨的有关艺术、文学、人生哲理的激辩,受益匪浅,使得他很早就窥见了艺术殿堂的瑰丽色彩。

他小时候很顽皮,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吵闹的就是他。

但很奇怪,每当家里的留声机古典音乐一响,再闹的他都会安静下来,不管时间多久,他都不会打瞌睡。

很显然,音乐的种子已在他的心里种下。父亲看在眼里,在傅聪7岁半的时候就让他学钢琴,并请了雷垣伯伯当他的启蒙老师。

雷垣教了傅聪一段时间后,大赞傅聪音乐听觉很灵敏,乐感很强,能正确理解作曲家的用意,是个大大的可塑之才。

一向严厉的傅雷听到雷垣这么赞赏有加,不惜一切租了一架钢琴回家,还自己誊录五线谱,让傅聪专心练琴。

傅聪也没有辜负父亲,每次放学回家都会扑在钢琴上,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

渐渐地,傅聪的“三分钟热情”退却了,有点偷懒了,有时练琴的时候还会停下来偷看小说。

傅雷一看这情形,顿时火冒三丈,噼里啪啦地教训了儿子一顿。

等看到傅聪知道错了,就开始给他讲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巴赫、李斯特等小时候如何刻苦练琴的故事。

为了让傅聪专心练琴,傅雷把他退学在家,自己编写富有伦理观念和哲理气息的语文课本让他学习。

傅聪在父亲的教导下,读古文,背诗词,打下了坚实的中文基础,也习得了中华民族古典哲理的教育。

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奠定了基础。

2

才华横溢的青年

不管严冬酷暑,傅聪总是日复一日地刻苦练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2年1月,18岁的傅聪第一次登上乐坛,在兰心剧场与上海交响乐合作,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获得圆满成功,从此开始了他的钢琴演奏事业。

同年,北京派人到上海选拔优秀才俊,傅聪被上海音乐界的老前辈推荐,参加即将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钢琴选拔赛,并顺利被选上。

傅聪不负众望,于次年获得此赛的钢琴独奏三等奖。

赛后,傅聪随中国艺术团到波兰访问演出。期间,他去肖邦故居参观,摸着肖邦用过的两架钢琴,默默感悟肖邦的爱国之情,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他坐到钢琴前,弹起了肖邦的作品,人们不由得被琴声镇住了,怎么会“赋有肖邦的灵魂”?而且出自一个中国人之手?!

很快,被口口相传的傅聪得到了波兰肖邦专家的重视,他被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傅聪练琴更加勤奋了,每次都弹到手指尖疼痛不已。

1955年2月22日,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开幕,傅聪代表唯一的中国人坐在了台上。

第一轮,因为前晚练琴过猛,手指受伤,再加之心里紧张,因此他排在了最末一名。

但他并没有气馁,在第二轮的时候发挥了自己的弹奏特点,顺利通过了。

最后一轮,他的心态已是好到极点。他的十个手指,恣意地在钢琴上的36个黑键和52个白键上挥洒自如,收获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他获得了此赛的第三名,更为了不起的,他荣获象征掌握波兰方言的“玛祖卡”最佳奖,且是唯一!

年纪轻轻的傅聪,已在国际钢琴比赛崭露头角,此后,各种殊荣接踵而来,他在铺满鲜花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赞誉声铺天盖面而来。

荣誉面前,傅聪写信给父亲,表示自己想念祖国、热爱祖国,将来一定不会忘了报效祖国。

3

是出走,不是叛国

1959年,傅雷被错划为“右派”,从此他家门前冷落车马稀,傅聪也因此在波兰成为“批判”的对象。

期间,傅聪被召回国参加整风“反右”,被当时文化部领导严厉批评,说他思想如果继续这样激进下去,要把他调回国下乡劳动。

傅聪回波兰后,越想越怕,自己如果下乡劳动,钢琴家的手一拿到锄头就荒废了,产生了出走英国的念头。

后来,父亲被批判得越来越严重,傅聪面临在波兰毕业后的选择。

如果选择回国,势必会面临被批斗、和父亲反目等折磨与迫害,这是自己和父亲都无法承受的,坚决不能回国。

无奈之下,他出走英国了。

这下,傅雷心碎了,他断了和傅聪的书信往来。十月后,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傅雷重又提笔给儿子写信。

傅聪内疚万分,看着父亲给他写的一封封教诲他勿忘祖国、永远维护祖国尊严的长信,给自己定下了“不入英籍、不去台湾、不做对祖国不利的事”三大原则。

傅聪来到英国后,别有用心的英国记者纷至沓来,要他同意报道他出走的原因,都遭到拒绝。

他以一个纯粹的艺人在英国艰难地活着。

后来,迫于演出需要,他才入了英国国籍,父子再度失联,是傅聪长子的出生,父子两人才再次联系。

1966年11月,远在英国的傅聪得知父母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他在一次独奏音乐会上,演奏了一曲曲父母生前最爱听的曲子,以此表达对父母的悼念之情。

傅聪在英国期间,没有做过任何攻击祖国的事,反而始终爱国、爱自己的职业。

他思念祖国,时刻想着有机会要把他的琴艺贡献给祖国人民。

4

用琴艺报效祖国

俗话说,“心有所念,必有回应”,傅聪心心念念有机会要用琴艺报效祖国的机会来了。

1978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率团访问英国,傅聪在伦敦伊丽莎白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上演奏《牧童短笛》,抒发他的乡思。

吴祖强感受到了,在他的指导下,傅聪给祖国领导写了一封想回国看看亲人并为国家做点事的信,不久就收到回复,同意其回国。

1979年4月,傅聪在父亲的沉冤得到昭雪之际回国了,他在故乡重享亲情的温暖,为菁菁学子讲课之际,更是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

之后,傅聪差不多每年回国一次,讲学、演奏,尽他的所有能力为祖国奉献力量。

他在媒体公开表示:我是新中国的儿子,是国家培养了我,有生之年我要为国家多做一点有益的事。

1982年5月18日,傅聪以音乐家的身份踏上了祖国宝岛台湾,并不是他忘了“三不原则”,而是他认为:

我已先回了大陆,之后则一定要去台湾,因为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报效祖国已是他一生的使命。

他的访台演出是非常成功的,场场爆满,回回听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媒体争相报道……

自从傅聪先后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后,海峡两岸也结束了剑拔弩张的状态,傅聪从此频繁往来海峡两岸,为两岸的听众奉献精妙绝伦的琴声,他已成为架在海峡两岸的一座文化桥。

就像他自己说的:

“我热爱音乐,能把一生奉献给这么美的艺术是多么幸福,能把所学奉献给祖国更是一种殊荣。”

5

纵观傅聪的一生,他青年时代就在国际钢琴比赛项目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后驰骋国际音乐舞台,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永葆赤子之心的大艺术家。

即使是出走英国期间,他也没有做一件对不起祖国的事,内心始终是正大光明的。

更别说后来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不远万里穿梭往来海峡两岸,用琴艺报效祖国。

别了,我们再也无法一睹那十个手指在黑白键上飞舞的风采,无法听到那优美的铿锵之声了,让我们一起送傅聪先生最后一程吧。

安息吧,您被盖棺的那一刻,一生已自有定论。愿天堂没有疼痛!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靈魂上的鋼琴鍵。
傅雷家书:原来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
中国日记丨“钢琴诗人”已去 世间余音回响
被誉为中国肖邦,一部教育典范的家书,傅聪告别了!
中国天才惊艳世界!今天她却以最决绝的方式离开了我们.....
有些人不喜欢肖邦,但是肖邦肯定不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