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厌学、叛逆、早恋,没救了?99%的家长都应该进来看看!!!

心理变化引发的讨论

初二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是初中生活开始分化的分水岭。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常常表现出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等,让家长苦不堪言。




初二学生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初二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2.学习压力:

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学习。


中考虽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很多初二学生从他们的学长那里已经领教了中考的严酷,升学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成为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加上很多家长、学校对学业的过分重视,往往造成许多青少年忽视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甚至因为学习而牺牲自己的兴趣。


3.心理因素:

初二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行为乖巧,守规矩。升入初中后,第一学年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而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同学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



这些心理变化的影响


1.自我中心意识形成

在家庭角色中表现尤为明显。初二这个阶段的很多学生会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出于学习成绩、兴趣特长、班级职务等特点会相对收敛,但有时候在家庭角色中,他们更想对自己的事情拿到100%的决策权,对自己的房间和书桌有极强的占有欲和领地意识,有时在家会刻意回避一些学校的问题和同学关系。


2.成绩分化

初二是初中学习的关键阶段,是整合型学习习惯开始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科之间会出现联系和交汇比较多,不同于之前的学科体系特点分化明显。新增的物理就具有极强的理科交汇特点,物理的成绩会与数学基本功有很大的联系。快速掌握共性特点,善于总结和自我改变的学生会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二在成绩上的分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近似于中考分化程度,梯队性明显,两级差异巨大。


3.拒绝沟通

在这里拒绝沟通不等同于独立,独立性较强又很成熟的学生会懂得如何跟家长沟通,而真正拒绝沟通的学生其实具有这样的一个通性:自我独立意识膨胀但是不足够自信,尤其是在成绩上不够自信。其实很多拒绝沟通事件的萌芽都来自于家长或自己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成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又不愿在家长面前表现自己弱势的一面,久而久之这样的心理会畸形的演化为拒绝沟通的现象。


4.消极懒散

初二的学生在一定得程度上适应了初中的生活,也会因为自己的惰性或者无法按时完成一些任务钻空子。然而这样的现象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消极懒散的学习习惯,对成绩和品格养成阶段无疑是致命的。


5.早恋现象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共性问题,由于社会信息的公开性和复杂性,以及网络媒体的擦边球信息涌入生活,生理、心理在形成期的他们容易对异性产生好奇。这样的好奇心会有相当的比例衍生为恋爱,而这个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早恋现象已经比较普遍,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如何保证孩子积极的学习状态,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


6.理想和价值观

初二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时的孩子如果没有理想,有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虚无、仇视、冷漠等),就会形成人的发展的“价值空白”或“价值邪恶”,以后再也不好教育了。这不仅仅会造成学习上出现分化的问题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之路怎么走,都让人担忧!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学习上:


1.知识点归纳总结。让孩子定期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头脑里积累了越来越多琐碎的知识点如果没有整理,等到用的时候还是模凌两可,傻傻分不清楚。家长应尽可能督促孩子学会归纳总结,帮助孩子把所学的知识有条理有顺序的串联起来,让他们很清晰的知道学了哪些知识,这样在解题的时候就可以迅速调用相关知识,也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思路。


2.注重一题多解。在初一初二,孩子时间相对较充裕,所以在做题时应尽量让他们多想几种解法,不要仅仅满足于把这道题做出来,而应想想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不仅可以开阔他们思路,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应对压轴题或者是附加题。


题目是无限的,永远也做不完,但是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思路方法掌握了就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的题目,而不需终日沉浸在题海当中无法自拔。我们经常说怎样才叫读书?把一本书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就是读书,而做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就是这样的。


3.学会预习。预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同学都说我预习了,但是发现很多同学是这样预习的,临上课或者前一天晚上,把数学书拿出来翻到明天要讲的部分,看看概念定理,背背公式,看看例题就结束了,这样的预习起不到任何的效果甚至会影响第二天听课的质量,这样的预习莫不如不做。


预习的本质是超前,在老师没有讲到知识点之前先让孩子了解这部分的内容,让孩子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真正的预习是自己试着把明天要讲的概念定义出来,把定理试着自己证一遍,把公式试着推一遍,例题自己试着做一遍,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既然定理公式概念是自己推出来的,轻易就不会忘记,哪怕考试忘了也不会紧张我再推出来就好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节省大量的记忆时间,比被动的从老师或者书本上得到要扎实深刻的多。


4.建立一个错题集。这是几乎每个优秀的学生都会拥有的学习方法,事实证明这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叫孩子把平时在考试、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包括因为审题不认真,计算失误等这样的原因做错的题目)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把做错的步骤也要写上,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步骤。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想想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的错,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式,对提高他们考试成绩非常有帮助。



心理上:


1.早些做好心理准备,防患未然

提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意识,对孩子的近况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在发现孩子在某个阶段内情绪不对时,必要的话可以和班主任进一步沟通。初二是成绩分化波动比较大的阶段,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成绩定位的时候选择“低定位,高要求”的方式,一方面保护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一方面也说明家长对成绩出现波动具有一定的预知性,接受孩子在初二学习初期成绩上有一定的起伏区间。


2.尊重与理解

现在的中学生面对的信息量、压力和难度都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给他们足够的包容和理解。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也要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和他们平等交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以商讨的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命令和独断专行的解决方式。


我们也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听懂和分享他们喜欢的事物,是增强亲密度最有效的方式。有机会的话可以一起爬山、打球,共同运动可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解。当真正理解了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和孩子间建立了比较强的信任感,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接受起来也会比较坦然。认可一个人,才能认可他的观点,想被人认可,就要有足够被认可的理由,这是家长所要努力的。


3.培养成就感

自信在这个年纪的学生学习上是非常必要的,信心就像是成绩的催化剂,成绩越好信心越,然后信心又会让孩子推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信心和信念往往能创造奇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认可。他们摔倒了,我们可以走上去扶一把,他们跳起来了,我们走上去告诫一句,做事、学习一定要脚踏实地。


4.对待早恋

如果真的发生了,家长也没必要闹得满城风雨、不可开交,有些事情影响扩散了,想收回来就难了。而且真的把事情吵到学校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是对孩子后路的一种断送。跟孩子谈话的时候也不能说全部的错都在他们身上,首先作为一个成熟的家长,态度上要对事情的发生表示理解,但是立场上绝不支持。细致入微的分析,最后引导孩子自己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对孩子应有的基本尊重,不要过分探究他们的隐私,对自己知道的一些隐私也最好不要和别人妄加交流,成为茶余饭后的杂谈,保护孩子,就是保护家庭的希望。期间需要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带孩子走回正轨。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图文、音频、视频,文章转自网路,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应对?
孩子进入叛逆期,家长该如何是好?学会这4点很重要
【青春期心理】我的孩子叛逆、早恋、学习成绩下降怎么办?
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导致孩子早恋的原因有哪些?家长需要知道!
“可怕的初二现象”,这种“中二病”家长要重视,错过很难回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