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畲乡龙灯

龙灯

本乡灯会活动,据老年人回忆。明末清初已有之多于元宵节举行,故称元宵灯,参加灯会的有龙灯、狮子,初为敬神、祝福,今已成为群众文娱活动之一,建国后灯会停止多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兴起,龙灯具有布龙、桥灯。

布龙:头、身、尾均用竹篾制成,龙头用篾丝扎成,外面饰红纸、金泊、龙身竹制成圆筒,罩以白布,上画鳞甲,至少有7节。每节可插一对红烛,下装木棍一至二条,舞龙者举棍行进。前有龙珠引导、指挥,动作统一,上下连贯。

桥灯:龙头及尾属木制,龙身以灯板连接而成,板长六尺,上装花灯二至三盏,糊花纸或画,灯内点烛,一块灯板为一桥,故称桥灯,每桥均有活楔,可连可拆,最长可连接数百节。擎龙头五人,每桥二人(轮换)、龙尾三人,放铳二人,鸣锣开道二人,举大官灯引路二至四人,火把二人,打杂二人,乐队七至九人,迎龙灯多用小跑步前进,伴奏以打击乐为主,或配以唢呐,夜间远看:如一条火龙。蜿蜓行进,龙前炮铳齐鸣,龙后乐声嘹亮,是农村中最热闹,农民最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

上朱村布龙及桥灯:上朱村原有布龙11条,以当时的各个厅分别组织,每逢元霄节前后,统一组织到圣山殿接菩萨。同时,在布龙灯的后面往往跟着数百节的桥灯,布龙活动到土地改革时停止。1985年春节,上朱村恢复布龙4条,在邻近各村活动,成为群众娱乐活动之一,据老人们回忆,上朱布龙及桥灯已有100多年历史,1946年上朱桥灯尚有80多桥。

西方坞村桥灯:民国初,西方坞村有桥灯50余桥,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去明真山殿祭神,活动路线:从柳塘章——奎塘坂——西方坞,于1935年停止。

珠带式村桥灯:清光绪年间建立,每年元宵节前后和上朱村桥灯一起到圣山殿聚会,于民国初年停止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兰溪】 走进滕家圩村:文化象征为板凳龙
上饶石人乡正月舞动板桥灯
元灯记
燃爆了!福建各地元宵民俗喜闹春
迎龙灯闹元宵!东阳最新迎龙灯时刻表来了!
童年记忆 " 正月十五”观龙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