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鑫:把村史书写在大地上

       刘鑫:把村史书写在大地上

                   施达

 感觉刘鑫失踪了好久。

     一次偶遇问起,才知道因身体开刀在休养。

     刚收到他带着油墨香的新作《紫荆花儿开》,厚厚一本20多万字的散文集,原来在养病期间,他仍然没有闲着。

     在兰溪文史界刘鑫可谓鼎鼎大名。号称“兰溪乡村活地图”“村村通”。

用双脚丈量大地

从小在老家黄店乡下长大,工作又在乡村小学和镇综合办,刘鑫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对农村始终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刘鑫说。

30多年前开始,他就迷上了当地乡村的历史传说、姓氏文化、民俗地理。一有空闲,他就走村串户,看历代宗谱,访祠堂厅堂,听老人讲故事,积累了第一手乡村文史资料。

这一走就是20多年!当年兰溪646个行政村的角角落落他都走遍了。因为“早”,他还挽救了很多濒临轶失的珍贵史料。

哪里有座山,哪里有条溪,哪里有座桥,哪里有个塔,哪里有尊佛,哪里出过名人……他了如指掌,简直就是乡村“活地图”。

他不会开车,每个周末,都会奔波在兰溪的乡村道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有时坐公交车都要耗费两个多小时,大多乡间小路都是靠双脚“丈量”。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他常常寄宿在农家,白天走访拍照,晚上整理资料,食宿简陋,冬寒夏虫,他却乐此不疲。手捧新资料的他更是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异常兴奋。

用热爱书写历史

从担任小学教师那一天起他就爱上写作。还经常给兰溪当地、电视台投稿。稿件屡屡被本地媒体、金华日报、浙江教育报等采用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写作兴趣越来越浓。

  刘鑫拉开一个抽屉,只见里面全是各种荣誉证书。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笔耕不辍,先后40余次被评为兰溪市级及以上的优秀通讯员,有20多篇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奖。

他热爱家乡,更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走遍黄店镇的46个村落后,利用业务时间陆续完成了《清清流淌甘溪水》《白露山揽胜》《走笔四十六村》《刘家文化记忆》《白露遗韵》《文化芝堰》等书稿。

他热爱兰溪,也热爱这里的乡土文化。天命之年还自学互联网传播,他写博客,把兰溪乡村文化搬上网络,坚持了3年,创作了3200多篇博文,访问量累计超过70万。随着手机移动阅读的风靡,他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兰溪乡村文化。说干就干,年近六旬的他学习怎么制作运营公众号,短短2年多时间,他的“流星雨文化”已经发送推文1700多篇。这些文字记载了兰溪乡村的历史变迁、名人轶事、民俗文化、古建筑风貌、经济发展等丰富内容,详细而忠实地展现了兰溪乡村的前世今生。

由于对地方历史人文,特别是农村的热爱,刘鑫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几条兰溪村史新发现,他发的信息不是转载,每条都是亲自收集整理的原创。

 “心欲愿而身不嫌劳多年来,积累村史资料数据已经存5个2000G的硬盘每村平均1500字,上多帧照片,兰溪文史界和乡村文化人都觉得弥足珍贵。在此之前,兰溪几十个大一点的村子或者古村落,有较完备的村史村志,其他村基本“白板”他几十年的奔波辛劳,填补兰溪村史空白。而这646个村村史,都是他牺牲大量业余时间义务撰写的。

让刘鑫倍感欣慰的是,当医生的妻子对他的工作一很支持,有时间还会陪他一起到乡村走访,帮他收集相关资料,乐当他书稿“第一读者”。刘鑫出书全是自费的,她也从无怨言。

     截止目前,他撰写、主编出版的刊达130多本,足足1300万字。

用初心留住乡愁

认真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专注一件事。刘鑫酷爱乡土文化的初心不改,几十年如一日。他长年累月收集的村史数据库,也意外地成了当地乡土文化建设的聚宝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几年,适逢国家发展农村文化的大好机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创建全国传统村落、创建浙江省传统村落、创建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文旅促进乡村振兴、文化助力乡村共富等等,让他的兴趣、专长、积累派上了好用场。

全国传统村落的创建中,黄店镇芝堰村、水亭乡西姜村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是由刘鑫主持承担的。浙江省传统村落兰溪市共批下了10个村,有7个村的筹备工作都是由他主持完成的,包括刘家、上包、上戴、聚仁等村。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的资料的整理与收集,黄店镇的芝堰村、三泉村也是由他主持承担的。

乡愁记忆是游子心中最深的烙印,留住乡愁就是留住了根脉。掌握大量史料,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版一套《兰溪乡愁记忆》丛书,每个乡镇出一本;而兰溪省级以上的传统村落,每个村又可以写一本如《文化芝堰》类似的书从姓氏文化、家谱文化延伸开去,还可以写《兰溪唐姓文化》之类的书这样就形成兰溪传统村落文化系列丛书将兰溪辉煌的乡土历史风貌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老园丁、老党员,多年来还被聘请为各种义务宣讲员:金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成员、兰溪市委宣传部宣讲团成员、黄店镇宣讲员、香溪镇的范浚讲师团团长……

他亲自动手编写教材、讲义。走村串巷之余常常挑灯夜战,笔耕不辍。《孝文化教育读本(上下册)》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省孝文化教育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被评为浙江省百校优秀德育教材主编的20部乡土课程,被列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2022-2021年乡土课程推介展示名单,在135部名单中,兰溪就占23部之多。

刘鑫成了金华地区远近闻名的乡土文化专家,金华仙桥、汤溪等地一些古村,也慕名找他编写村史收集史料。

他说村落文化、家谱文化成了热点,我非常乐意在自己庞大数据库的基础上为金华更多地方做点事情。现在大多年轻人对自己出生地的村落文化一问三不知,我希望自己的记录能被这些年轻人读到,在他们心里播下珍爱家乡、记住乡愁的种子。”

他也收获了许多荣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先进个人、浙江省文化能人、金华好人、金华最美家乡人、金华百姓学习之星……他创办的流星雨文化传媒被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联络站”,这全省属于首家。

刘鑫,一位基层党员、文化工作者,凭借一双脚、一支笔、一颗初心,用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共富,把村史书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阳镇岭脚村参观西溪南镇琶村琶塘后的思考
重构后乡土文化 助力新乡村振兴
【风雅兰溪】澡身浴德真名士​——赞热心做老年工作的刘鑫老师
蓝田张勇散文:馈赠的礼物《蓝田张寨村村史》
袁伟望 | 你去对岙洞吗?
乡村遗产:田野中的家国情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