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学习笔记2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任何一部能够在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对于这个学科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著作,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所以我们也从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来谈谈在那样一个年代为什么会出现《伤寒杂病论》这样流传千年而不朽的著作。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谈张仲景的生活年代的时候,已经知道,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

   我查了一下史书,从自然灾害来说,在张仲景存世的这几十年中,史书上有记载的大的自然灾害就有22起之多,象旱灾、水灾、海水倒灌、河堤决口、地震、台风、蝗虫、泥石流,我查了史书之后,我能够想象到的自然灾害,在张仲景存世的年代都有发生,而且在史书上能够记载的这不是局部的、小的灾害,这些灾害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呢?造成了生产力的被破坏,生产水平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长期的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所以历史上有句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从自然灾害的角度来讲的。

   从战争的角度来讲,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战争连年不断,中国历史上还有一句话“大兵之后,必有大疫”,正是这战争连绵不断和自然灾害的连绵不断导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所以在《东汉会要》这本记载历史大事件的书里记载“中原大地,白骨委积,人相食啖,”就已经是人吃人的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了,所以在《东汉会要》的描述,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这个建安文学,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他又一首诗叫《七哀》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啼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这是说,他在路上走着,看到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把抱着的孩子扔到了大陆边的草丛中,离开时回头听见孩子的哭泣声,自个擦擦眼泪,没有在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未知身所往”自己吃了今天的饭,不知道明天自己要到那里去,自己的生命都不能保,怎么能够使得自己和孩子都能够生存下来呢,所以她忍痛把孩子给扔掉了,这样的一个社会自然是传染病大面积流行。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说:我的家族是个大家族,曾经有过二百多口人)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没,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建安纪年,就是公元196年,建安元年以来,不到十年的的时间,我族的二百多口人,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指的外感病的总称,下面我们会提到它的含义的,就是死于传染病、死于外感病)。

   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而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止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这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那么他撰用了《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自己平脉辩证,这样才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样一个社会背景,对于张仲景的探索防治传染病的这条路,是一种激励,是一种督促,另外是他也有机会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的体会和实践的经验,也使得他有机会来收集当时的医家和百姓防治传染病的这些经验和方法。

   大家说了,今天你是伤寒教研室的,你能不能写一个治疗传染病的一个新的东西,我说我要抄书是可以的,你要让我谈实际经验我是没有的,因为现在传染病现在很少见,即使有的话,他们也到佑安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去了,在我们的普通门诊内科门诊几乎见不到,所以我不可能写出象张仲景这样的著作来,因为没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条件,你看不到那么多的传染病,而张仲景当时天天看到的就是这些病,所以他才能够有机会积累经验,收集当时的医家和百姓与传染病做斗争的经验和教训。

   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这里所说的“经”方就是经验用方,在班固所写的《汉书.艺文志》里,记载了汉代以前的医学著作,有医经7 家,有经方11家,医经7家包括了《皇帝内经》、《皇帝外径》、《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白氏旁经》。

   从流传到今天的《皇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它完全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这样一个中医基础理论的著作,所以“医经”是基础理论。

   关于“经方”,在《汉书.艺文志》里,所说的“经方”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方”,而是指的古代医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

   其实古代的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有些类似我们现在的农村的一些基层的医生,你让他讲理论他说不出来,我曾经在一个很偏僻的农村,看到一个医生,这个医生,他就是给别人看病的疗效还不错,他看病就凭一种感觉,病人来了之后,头痛,身上疼,发烧,没有汗,他就给写上,麻黄呀、杏仁呀等等一些药,有些药,即不见于药典,也不见于中药书。我说:“老先生,您为什么开这些药呀?”他说:“我的感觉开这些药它就可以”,他把开的方子留下来,过上几天病人来了,病人说:大夫,吃了你开的药,汗一出好了”,他就把方子放在桌子上边,这个方子是经过临床检验而有效的。如果来一个病人,水肿,,憋气,心慌心跳,头晕头痛,然后,医生又开了个方子,利尿的方子,过了几天,家属告诉他说:“大夫,吃了你的药,一点也没有好,病人后来死了。”这时,医生的这个方子他就不留着看了,就塞到桌子底下,过了几天,桌子底下攒的多了,他就烧掉了,桌子上面攒的多了他就订成本,流传到后来就是经验用方。

   所以经验用方就是古人凭借自己的一种感觉开出的一些方,没有更多的理论指导,从今天我们看到的甘肃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治百病方》来看,那都是西汉早期或者西汉的一些东西,那些就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什么症状用什么方或者什么病用什么方,谈不上理论指导,也谈不上系统,那么这些经验用方有11家,在这11家之中,包括了伊尹的《汤液经》。

   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他熔“经方”和“医经”两家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辩证论治体系,从而就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

   “医经”它只不过是基础理论的著作,谈不上临床医学, “经方”只不过是经验用方,也谈不上一个医学体系,只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始才出现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辩证论治体系,所以中医的临床医学,奠基人是张仲景。个体化治疗方案,辩证论治这种治疗方案的奠基人也是张仲景。这就是张仲景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

   《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历史背景,非常简单,有它的社会背景,是由于天灾和战争导致了导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这就为张仲景收集当时医家防治传染病的经验创造了条件,为张仲景提供了临床实践的客观环境,在学术上,由于“医经”著作的大量问世和“经方”著作的大量流传,就给张仲景把“医经”和“经方”两家结合起来提供了学术背景,提供了学术条件,因此才使张仲景能够把握理法方药,创立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辩证论治体系,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

   第三个问题,《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流传至今的,这就是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主要版本,在公元200年前后,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从《伤寒杂病论》自序的这个话来看,说《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我们为什么说它的成书年代在公元200年前后呢?这是根据《伤寒杂病论》即我们今天的《伤寒杂病论》自序里的一段话“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他既然说建安纪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建安元年是公元196年,那不到十年的时间呢,要是说十年的话,那就是公元206年,他写这个序的时候,应当是书已经写成了的时候,以此我们推测他写书的这个时间就在公元200年前后,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那个时候并没有印刷技术,至于造纸在西汉的蔡伦虽然总结了民间的造纸技术,那么纸张已经有了,但是一般民间写东西的时候,仍然是用竹板或木板,所以这才造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它是一条一条的表述形式,所以张仲景在世的时候,他这个书肯定保存的不错,张仲景一去世,再加上战乱,天灾,再加上那个竹板或木板是拿绳子穿着的,那个时候所用的绳子或者是棉线的或者是麻绳的,过上十几年、几十年,那绳子早就自然断了,所以他的学生王叔和,收集了他的老师的《伤寒杂病论》的残卷,然后进行整理,进行编次,因为绳子断了,不知道那个竹板在那个位置了,所以要从新编次,那么这个时间是在西晋,这个人物叫太医令王叔和,他是张仲景的学生之一,这是依嘉溪先生最近考证的。

   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的结果发现,没有能够把十六卷的全部整理出来,他只整理出来十卷,而且他所整理出来的十卷的内容大多数是以伤寒病的辩证论治为中心,所以他就给它改了个名字叫《伤寒论》共10卷22篇,把《伤寒杂病论的》的一大部分内容,收集整理以后,改名为《伤寒论》,张仲景自己是不知道的(此时张仲景已经辞世),这是王叔和自己改的,自此就有了《伤寒论》这个名字,王叔和所整理的书,当然那个时候仍然没有出版,王叔和还作了另外一项工作,他自己有一本书叫做《脉经》,在《脉经》里把张仲景《伤寒论》的许多内容都收集齐了,只不过他没有保留方药而已,所以《脉经》本,也是我们今天在校勘《伤寒论》原文的时候可以参考的一部书,这是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在流传上,他是第一大功臣,如果没有王叔和的收集整理,我们今天很可能看不到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尽管他收集的不是完整的,但是他使《伤寒杂病论》得以流传到今天。

   在唐代,苏思邈写过《千金要方》,在《千金要方》里收入了《伤寒论》中的一些内容,但是没有收录全,他曾经在《千金要方》里说:“江南驻师密仲景要方不传”过去人们认为苏思邈他作为这么大的医家,他没有看到过《伤寒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江南这些医生,把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张仲景的要方都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轻易给人看,这说明当时的医生对《伤寒论》的重视,这也说明当时有许多医生都有《伤寒论》的内容,特别是唐代的这个进行医官考试,就象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唐代要进行医官考试,考试中《伤寒论》考试占的分数很高。

   我这里有一个资料,在唐代,所设的医官考试制度中,从医学界选拔人才和选拔官吏一样,都要进行考试,《唐汇要.见八十二医术》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自今以后(从公元759年以后),各试(各种考试)医经方术测十道(要考医学理论,要考方术,有十道题),《本草》二道(就是考中药了,有两道题),《脉经》二道(就是考诊断,有二道题),《素问》十道(就是考《皇帝内经》了),张仲景《伤寒论》十道(你看,《伤寒论》占的比例和《内经》相同),诸杂经方医二道(后世的一些杂方有两道,上述这些,显然《伤寒论》占了很重要的比例),通七以上留(你考了七十分,就可以选拔你做医官),以下放(不够七十分,就不能够做医官了)”。看起来,古代的考试的及格分数,比我们今天要高出十分,我们今天六十分就算合格,而唐代是七十分才算合格,既然在唐代医官考试制度中就有《伤寒论》的,说明唐代《伤寒论》的本子流传得很多,但是人们都是抄的,今天我们在日本看到的唐代的一些手抄本,都是那个时候医官考试的时候,你看,现在在日本看到的那个康制本,他那个《伤寒论》手抄本,就是一个摘录,有65条,那是《伤寒论》中非常重要的条文,那时唐代人抄的书,那显然是为了应付当时的考试,所以在唐代,既然考试有《伤寒论》的话,所以在唐代的《伤寒论》的这种流传还是非常广的,所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没有收入《伤寒论》是他没有,并不是他没有看到《伤寒论》的内容,而是他看到了,认为这本书很重要,在他的《千金要方》里,在他的《千金翼方》里,收录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的钱超尘老师,前几年把《千金翼方》中的《伤寒论》的内容一条一条的 摘出来,单独的印了一个小册子,把它叫做《唐本伤寒论》,这本书在书店里有卖。

   唐代还有个大的医家叫王焘他写了《外台秘要》,我们简称《外台》,它也收入了《伤寒论》的内容,但是除了《伤寒论》的内容,还有许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匮要略》中的内容,因此我们觉得王焘所看到的本子,不是来自于王叔和,很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如果说《千金》本《伤寒论》是和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10卷22片有关的话,王焘《外台》里所收录的《伤寒论》的内容,他也有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匮要略》里的内容,它很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

   在唐代的两部著作,一部是《千金翼方》,一部是《外台秘要》都是我们今天校定《伤寒论》的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在唐代医官考试制度中就有十道题出自《伤寒论》所以《伤寒论》在唐代的流传是非常广泛的,但是《伤寒论》真正有固定的本子,而且有刻板印行的应当是在宋代,在宋代成立了校正医书局,校正医书局主要有林亿、孙奇、高保衡这些官员,他们认为百病之急,只有伤寒,所以最先校订《伤寒论》10卷22篇,从此《伤寒论》才有了定本,固定的本子,以前《脉经》收集的也罢,那是收集在《脉经》里,它不是一个单独的本子,苏思邈的《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它也是收集在他的书里面,也不是一个单独三本子,只有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他们校订刻印了《伤寒论》,开始刻的是大字本,纸张也比较贵,造价也比较高,老百姓买不起,过了几年以后,他们又给皇上打报告,皇上批说你们印成了小字本,买的时候只收工本费,不要赚钱,这样让百姓能够买的起,你看宋朝皇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他是做了许多工作的,而在宋代的时候,不仅在医学上成立了校正医书局,而且在各个经、史、子、集各门类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宋代皇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宋版书纸张精良、校刊精细、字体漂亮、价值连城,今天那位家里要有一本宋版书的话,你别再家里放着,拿到故宫博物院或者拿到国家图书馆去,那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东西。我想在座的不少是书香门第,你们可以到家里去看看,家里有没有线装书,当然宋版《伤寒论》你是找不到啦,其他的宋版书,那也很棒啊,它也是价值连城的呀。

    清代的陆心源,他是个藏书的大家,他的藏书楼号称“皕宋楼”这个“皕”字是两个百,他为什么取这么一个藏书楼的名字啊,说明他自称藏了200部宋版书,我说一本宋版书就价值连城,那200部宋版书,那相当贵了, 陆心源临终的时候对他儿子说,“这可是咱们中国文化的瑰宝,你舍得身家性命也要保护好。”其实人各有志,不能勉强的, 他儿子喜欢钱,不喜欢书,在陆心源去世不久,他就以一定的钱把书卖给了日本人,现在陆心源“皕宋楼”的藏书,全在日本的一个寺院的藏经楼上,所好的是目前保全的完好,所以有人说,陆心源的儿子是个卖国贼,可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没准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一点成绩,或者说保存了这些书,咱们中国后来经常处于战乱中,而且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又不怎么重视,没准拿到日本去到现在还保存的很好,反倒是使之得以保护。不过中国的学者要求看这些书的时候是要花钱的啦,据说看这些书的时候花的钱,比当年陆心源的儿子得到的钱要多的多。所以有些散落在农村的古典的东西不要太轻视它。

   非常遗憾的是,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大陆还是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我去年和前年都上台湾去了,特意的象故宫博物院了解有没有宋版《伤寒论》,都没有了,没有宋版《伤寒论》,我们怎么知道在宋代有一本宋版《伤寒论》呢?这就仰赖于明代的赵开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校勘刻印的《伤寒论》的时间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年,到现在是一千年,一千年这书就找不到了,所以我们在版本史上把它叫做什么呢?把它叫做宋版《伤寒论》或者叫做治平本《伤寒论》,已经找不到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明代的赵开美在万历27年,就是公元1599年,从1065年到1599年也不就是500年左右的历史吗,到赵开美的时候,这个宋版《伤寒论》已经几乎找不到了,所以赵开美是一个刻书家,又是一个医学家,还是个出版商,他最先刻的是《注解伤寒论》,它是成无己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加了注解,给他叫做《注解伤寒论》,然后又刻了宋英宫的《伤寒类证》,它是宋英宫在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把《伤寒论》以证候进行了归类,便于人们学习,又刻了《金匮要略》,刻完这三本书以后,有一个朋友拿来一本书,给他看,说赵先生你看我这是什么东西呀? 他一看是宋版的《伤寒论》,我刚才说了,宋朝皇帝为了百姓能够买的起《伤寒论》这本书,刻了大字又刻了小字,大量的刻印发行,他看到的是小字本的,总而言之是宋版《伤寒论》,一看这个《伤寒论》才知道,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不是宋版《伤寒论》的原貌,而是他有些内容给删节了,才知道成无己的注解不是全的,于是他又刻了宋版《伤寒论》,叫《翻刻宋版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伤寒类证》
《金匮要略》
《翻刻宋版伤寒论》
这四部书刻好了之后,他给他父亲看,说老爸你看我把张仲景的这四部书都刻好了,您给它起个书名吧,他爸爸说,叫《仲景全书》吧,这儿子很孝顺,他说,“好、好,您起的名字太好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张开美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所刻的《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版伤寒论》,那个时候没有照相技术,也没有复印,他是临摹着宋版《伤寒论》来刻的,每一页又多少行,每一行有多少个字,他都模仿下来,甚至字的笔划的走向,他都在模仿宋版,所以它逼真于宋版,正是由于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的第一部著作《翻刻宋版伤寒论》能够流传到今天,才使得我们能够大体了解宋版《伤寒论》的原貌,这样的话,赵开美也是《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功不可没的一位医家。

   今天在世的,保存着的,我们知道的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只有五部了,北京图书馆有一部,我去看的时候,他们不让看,说这是善本书,我们已经封存起来了,你只能看缩微胶卷的,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有一部,我去看的时候要开上我们大学的介绍信,然后看的时候让我带上口罩,不让带钢笔,怕钢笔水会在滴上面,这是十年前的事,我去看过这本书,后来范行准先生家藏一部《仲景全书》,他也捐献给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了,后来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我又第二次去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我说要看看范行准先生捐献给你们的那本书,当我拿出来一看,一比较,范先生捐的那本书,和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原来藏的那本书是同版的刊本,同一个版的刊本,中医研究院就有两部了,还有一部是在沈阳,再有一部是在南方,沈阳和南方那两部我都没有看过,我只是看到了北京这三部。北京这三部是同一个版的刊本。我把北京图书馆的缩微胶卷给拷贝以后,因为它是反转片,它是让你在所缩微阅读器上看的,然后我又把它放大成照片,再用复印机复印,我可以把那个复印的材料拿来给大家看一看,把照片给大家看看,就知道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到今天,又有了八百多年近一千年的历史,我们国家在1982年,国务院成立了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由方颖副总理作领导小组组长,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古代的书籍都进行了整理,医术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整理《伤寒论》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们学校,那个时候任应秋在世,刘渡舟也在世没有想到这个工作还没有开展的时候,任老师就得病了,很快就去世了,那么主要由刘渡舟老师来主持这件事情,当然我也参加了,后来又把钱超尘老师也吸收进来,所以我对这个版本进行了系列的考证,我为什么有机会能够看北京图书馆的书,又能够拷贝下来,又能够去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去看这本书呢,就是为了完成我们的这项《伤寒论》的整理研究工作。

   我们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汉语、校勘、注释,在1991年出版了《伤寒论校注》,如果说我们的一版教材,二版、四版教材底本用的是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的话,我们现在的六版教材则都是用的刘渡舟老师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因为他们看不到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的原貌,而且现在国家认可的是《伤寒论校注》,是当代《伤寒论》最好的底本。

   如果在过500年,赵开美的《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版伤寒论》大家已经看不到的话,那那个时候会说刘本。

  我们回忆一下,在《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有哪些医家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呢?

**首先是作者,张仲景,在公元200年前后,他写作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随后,他的学生,王叔和在他去世,二三十年之后,把《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遗留下来的残卷搜集、整理、编次,由于内容不全,把它改成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

**尽管在唐代国家考试医官的时候,已经广泛的考试《伤寒论》,但是在唐代没有一个单独的《伤寒论》的本子,不过我们很高兴的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收入了《伤寒论》的内容。

**最重要的是,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其、高保衡他们在宋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年,正式刻板、校勘、发行、刊印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从此《伤寒论》才有了定本。

**使得宋版能够流传到今天,仰仗着明代的赵开美,在万历二十七年,即公元1599年,在他刻《仲景全书》的时候,第一部著作就是《翻刻宋版伤寒论》。

而我们当代又有以刘渡舟教授首所编写的《伤寒论校注》,可能就是后世《伤寒论》所依据的底本。当然我们考试题库中,还没有涉及到刘本,而只涉及到赵开美的这个本子。

   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还刻印了几部书,那么这几部书,和我们《伤寒论》的版本有密切关系,一部书是《金匮玉函经》,共八卷,如果光看这个书名,很容易把它误认为是《金匮要略》里的内容,事实上它的内容和《伤寒论》是一样的,它的内容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即内容一样,只不过名字不同,它的特点是“调论于前,会方以后”就是《伤寒论》二十二篇,这个本子,比方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下面就是桂枝汤药物组成。这是我们看到的十卷二十二篇的内容的原貌,但是,《金匮玉函经》原文完了之后,说桂枝汤主之,下面并没有桂枝汤的方药组成,方药组成都在后两卷中,后两卷全是方子,前面六卷就是原文,所以它叫“调论于前,会方于后”,所以它作为《伤寒论》的一个别本。

   我有一次到我们中医大学图书馆的教师阅览室里的开架书中找《金匮玉函经》,我在伤寒论的这个书架子上怎么找都找不到这本书,我想这本书怎么能没有呢?因为这本书青岛的陈世杰翻刻以后,我们人们卫生出版社影印过,我想找这个影印本,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图书馆理员会不会把这本书当作《金匮要略》而放到《金匮要略》的那个架子里呀,我到《金匮要略》那个书架上一看,架子上的第一本书就是《金匮玉函经》,后来我对图书管理员说《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别本,应当把它放到伤寒论的书架上。

   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既然刻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为什么又要刻《金匮玉函经》呢?这是因为,他们在整理古书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书在史书上有书名的记载,而实际这个书丢了,他们感到非常可惜,所以他们只要见到有价值的书,宁可多刻,宁可重复,也不让它丢掉,说今后万一《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丢掉的话,那么还有《金匮玉函经》八卷,仍然是《伤寒论》的内容,不过由于《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后来在广泛的流传,所以知道《金匮玉函经》或者读《金匮玉函经》的人逐渐就少了,但是流传到今天,我们拿它作为校勘《伤寒论》的一部著作,有它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工作期间,还做了一件与《伤寒论》有关工作,就是有一个翰林学士叫汪诸,他在国家图书馆收集整理这些古书的时候发现一堆蠹简,就是虫子吃过的、残破的竹简,书面上写着《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他拿来一看,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人抄的,上卷是论伤寒病、外感病的,和已经出版的《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相比较,它的上卷是一个《伤寒论》的摘录,由此可以推测中卷、下卷是杂病部分的摘录和妇人病的摘录,汪诸就把这个残简给了林亿、孙其、高保衡,就是国家校正医书局,他们看完之后,把上卷的伤寒内容的摘录的这部分删掉了,把中卷、下卷这两部分内容重新分上、中、下三卷,也就是包括了杂病的部分,包括了治疗妇人病的部分,也包括了它的方剂,仍然把它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简称叫《金匮要略》刻板发行,流传到今天就是《金匮要略》,所以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伤寒杂病论》的流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工作之后,《伤寒杂病论》才被真正分成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和《金匮要略》三卷。

关于《伤寒论》流传的大概情况,我们就介绍这么多。我要求大家特别记住的是:
**王叔和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
**在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第一次校勘刻印《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从此《伤寒论》有了定本。
**明代赵开美将《翻刻宋版伤寒论》收入了他的《仲景全书》中,使得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宋版《伤寒论》的大体的原貌。
上述人,在《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都是功不可没的,我们都应当记住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02 讲 《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第 02 讲  《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谈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伤寒论》概述
《神医这样看病》(14——5 许叔微)
迈入中医之门第31篇:《伤寒杂病论》成书及艰难流传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