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学习笔记88
太阳变证/随证治之的举例/结胸证/寒实结胸/三物小白散(寒邪和痰水相结)

   下面我们看寒实结胸,讲义的第141条,77页。
   《伤寒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寒实结胸”- 结胸是病名,寒实是病性,所谓寒实,是寒邪和痰水相结的实证,因为寒邪和痰水相结,它既然是结胸,所以它有胸膈脘腹的疼痛和热实结胸是一样的。
   它不同的是,没有热证,言外之意,没有热象,那必然就应当有寒象了,象舌淡胖,苔白厚腻这些寒象,治疗与三物小白散。

   三物小白散,有温寒逐水,涤痰破结的功效。
   它的方药组成:
   桔梗三分,这个“分”字,不是指的重量,而是指的剂量的比例。因为在汉代,还没有用分来作为衡重计量的单位,在晋朝以后,我们上次说过,在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那就是六铢是一分,四分是一两。所以晋朝以后,唐代以前在方剂里出现分如果是作为衡重单位的话,你千万不要和宋以后的那个钱、两、分、厘、毫相混淆。
   宋代以前的书中,以分如果作为衡重单位的话,它是指的六铢为一分。我们现在的三物白散。“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字不是衡重单位,而是指的剂量的比例。它作为散剂呢把剂量比例列出来就可以了。

“巴豆一分,去皮心” - 皮心中含有毒素浓度比较高,所以要把它去掉。

“熬黑” - 就是炒黑。炒黑是为了去掉巴豆的油,巴豆的油的毒性也高,所以我前几次,曾经说过一句话“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泻下力太强,所以要把它炒黑了把巴豆油去掉。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 - 稻曰白,白饮就是汤,就是稻米汤,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米汤,因为散剂,干燥的药粉不好喝,不容易吞咽,所以用白米汤把它调成糊状,利于吞咽。

   每次吃多少呢?
“强人半钱匕” - 这里所说的强人是指的身高比较高,体重比较多的人。并不象武侠小说所说的,某一天行到一个小树林之中,突然从树林深处,跳出几个强人,不是指的这个强人,小说中所说的那个强人,是指的强盗、抢劫犯。而我们《伤寒论》中,所说的这个强人是指的身高比较高、体重比较多的人。也不是指的正气盛的人,正气盛的人他怎么能够的病啊。
   所以在用药剂量上,按照体重来计算的话他应当服“半钱匕”,我们讲过一钱匕大约是1克多,半钱币呢就是0.5克,或者再稍稍多一点。

“羸[léi]者减之” - 瘦弱的再减一点,再少一点,可见这个方子是非常的厉害的。

   我的一个学生在外地,在药房管理药库,这个剧毒药都是他管的,他看到巴豆这么一个小小的玩意,他想这又多大的作用啊,他就想自己尝一尝,他把巴豆掰成一半,掂量了掂量,不要吃一半,把这半个又掰开成二分之一,这就成了四分之一了吧,他想我还是不要吃这么多,把这四分之一又掰成一半,就这么一小粒,吃完了泻了一宿水样泻,可见巴豆的作用之厉害。
   你说那么一块,一个小小的巴豆的八分之一,泻了一夜,这是个棒小伙子,他说:“郝老师,巴豆的泻下力量很好,但是他觉得呢,这种泻下作用不像平常拉肚子,那个拉肚子是越拉拉得没劲,这个拉完了就是饿,晚上就吃东西,吃完了就拉,拉完了就吃,所以他不觉得没劲。”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 其实从临床运用来看,用上三物白散以后,即吐且利,又吐又拉,所以使得体内的寒痰留饮,通过催吐和泻下排出了体外。

   接着往下看这段话,比较有意思,
“不利,进热粥一杯”- 有的人是体质比较特殊,吃完了以后没有拉肚子。
   本来是想通过大便把体内的寒痰留饮排出体外,结果吃完了他不拉,你是不是接着给他吃药呢?慎重一点,不要接着给他吃药。
   “进热粥一杯”,先喝一杯热粥,一方面,用这个粥给他增加一些津液,最主要的是,喝了热粥以后,增加药物的辛热之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因为喝完了热粥,胃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了,那么胃肠的吸收能力提高了,促进药物的吸收,来助药物的辛热之性,这个药是辛热的,巴豆不是大辛大热的吗?,你看这就又是以粥来助药力的例子。
   我们前面在讲桂枝汤的时候,说桂枝汤这张方子,养正力大,发汗力弱,单用它的时候常常发不了汗,所以喝完了桂枝汤以后,要喝热稀粥一升余,然后盖被子,用热粥的这个热能来鼓动中阳,进一步通过中阳的振奋来鼓动卫阳,然后达到去邪外出而发汗的效果,那就是以热粥助药力以外散。
   以后在霍乱病篇,我们会提到理中汤,理中汤它所治疗的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的下利,在服理中汤的时候,它也要求喝热粥,但是那是要求喝热粥助药力以内温。

   桂枝汤喝热粥助药力以外散,理中汤喝热粥助药力以内温,现在用三物白散,如果不吐不利,那就喝热粥助药物的辛热之性。

“如果利过不止”- 这个人吃完了三物白散以后,下利止不住。

   这个时候怎么办?
“进冷粥一杯” - 进冷粥,实际上是制约药物的辛热毒性,客观上它,使胃粘膜收缩以减少药物的吸收,或者减缓药物的吸收,我们说是用冷粥制约了药物的辛热毒性。这种药食并用的方法,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

   我们就把结胸证的热实结胸和寒实结胸这三个证候都谈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啜粥之法浅谈
《伤寒论》教你用粥治病
太阳病小陷胸汤证
药物煮服法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使用经方须注意将息法(煎熬法,忌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